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51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卸料机构,输送机构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设于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包括底座、夹块、传送带和驱动组件,底座有多个,底座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固定在传送带上,底座上设有凸台,夹块弹性铰接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凸台的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夹块与凸台之间设有用于弹性夹持线缆的间隙,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间歇性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结构巧妙,自动化程度高,输送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飞速发展。太阳能接线盒是介于太阳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为用户提供了太阳能电池板的组合连接方案。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由正反面的两层玻璃层以及位于玻璃层中间的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玻璃的绝缘性优于背板,双玻组件可以满足更高的系统电压,耐磨性优势明显,适用于较多酸雨或者盐雾大的地区的光伏电站。由于其结构与背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同,一般采用分体式的接线盒,分体式的接线盒盒体呈横向长条状,安装在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上不会遮挡电池片,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线缆的用量,线缆也不会遮挡电池片。太阳能接线盒在生产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在接线盒中安装端子、二极管、线卡等零件并连接线缆。太阳能接线盒在使用过程中对连接器的电气性能要求很高,需要具有很好的耐压性能和壳体绝缘性,所以对装配的要求较高。目前,接线盒的组装生产大多需要经过多种设备多道工序,各组装工序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水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巧妙,自动化程度高,输送效率高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设于工作台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底座、夹块、传送带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有多个,所述底座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凸台,所述夹块弹性铰接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凸台的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夹块与凸台之间设有用于弹性夹持线缆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间歇性移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升降座和下压块,所述升降座和下压块能相对于基座上下同步移动,所述下压块的位置与夹块相对应且能下压夹块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与凸台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升降座位于基座的正上方,所述升降座上设有与线缆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卸料机构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输送机构的末端,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块卸料爪、安装座、气缸、固定座和转动盘,所述卸料块位于夹块的上方且能相对于夹块上下移动,所述卸料块能下压夹块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与凸台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工作台,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上方,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的向上伸出的推杆上,所述转动盘竖直设置且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卸料爪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盘上,所述卸料爪另的一端设有对称开合的两个夹头,所述卸料爪用于夹持,被夹块与凸台松开的线缆通过安装座的上升和转动盘转动将线缆移动。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链轮,所述链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所述传动带是绕设于两个链轮之间的链条,所述伺服电机驱动链轮带动传动带转动。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上方且位于输送机构的靠近电阻焊机构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从电阻焊机构延伸至卸料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宽度大于接线盒的长度。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多个工位孔。所述基座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限位槽的顶端设有导滑槽。所述卸料爪可通过转动盘翻转180°。相邻底座间设有连接板。所述夹头上设有带凹槽的橡胶层。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的输送机构包括底座、夹块、传送带和驱动组件,设计巧妙,定位准确,输送效率高。下压块的位置与夹块相对应,当下压块上升,放置好的线缆即被夹紧,保证在输送过程中线缆的锁紧状态,装配精度高。(2)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的卸料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卸料块下压夹块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与凸台之间的间隙变大,卸料爪夹持被夹块与凸台松开的线缆,通过转动盘翻转180°卸料实现自动化卸料。(3)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的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卸料机构相配合,可以将每一根线缆均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输送,使输送过程中每一根线缆与各个工作台上的工位机构准确契合,保证精度,提高效率,是自动化组装流水线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卸料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标记如下:输送机构1,底座11,凸台12,夹块13,传送带14,安装板15,工位孔151,定位机构2,基座20,升降座21,下压块22,限位槽23,卸料机构8,卸料块81,卸料爪82,夹头821,安装座83,气缸84,固定座85,转动盘86,工作台200,线缆30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200、输送机构1、定位机构2和卸料机构8,输送机构1沿工作台200的长度方向设于工作台200上,输送机构1包括底座11、夹块13、传送带14和驱动组件,底座11有多个,底座11沿传送带14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固定在传送带14上,底座11上设有凸台12,夹块13弹性铰接固定在底座11上且位于凸台12的沿传送带1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设有用于弹性夹持线缆300的间隙,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14间歇性移动。定位机构2包括基座20、升降座21和下压块22,升降座21和下压块22能相对于基座20上下同步移动,下压块22的位置与夹块13相对应且能下压夹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的间隙变大,升降座21位于基座20的正上方,升降座21上设有与线缆300相匹配的限位槽23。卸料机构8设在工作台200上且位于输送机构1的末端,卸料机构8包括卸料块81卸料爪82、安装座83、气缸84、固定座85和转动盘86,卸料块81位于夹块13的上方且能相对于夹块13上下移动,卸料块81能下压夹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的间隙变大。固定座85固定连接工作台200,气缸84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5的上方,安装座83固定连接在气缸84的向上伸出的推杆上,转动盘86竖直设置且与安装座83转动连接,卸料爪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盘86上,卸料爪82另的一端设有对称开合的两个夹头821,卸料爪82用于夹持,被夹块13与凸台12松开的线缆300通过安装座83的上升和转动盘86转动将线缆300移动。输送机构1的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链轮,链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工作台200的两端,传动带14是绕设于两个链轮之间的链条,伺服电机驱动链轮带动传动带14转动。输送机构1还包括安装板15,安装板15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00的上方且位于输送机构1的靠近电阻焊机构5的一侧。为了防止线缆300在连接接线盒后运输过程中,因接线盒自重导致线缆弯曲发生碰撞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00)、输送机构(1)、定位机构(2)和卸料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1)沿工作台(200)的长度方向设于工作台(200)上,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底座(11)、夹块(13)、传送带(14)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11)有多个,所述底座(11)沿传送带(14)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固定在传送带(14)上,所述底座(11)上设有凸台(12),所述夹块(13)弹性铰接固定在底座(11)上且位于凸台(12)的沿传送带(1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设有用于弹性夹持线缆(300)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14)间歇性移动;/n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基座(20)、升降座(21)和下压块(22),所述升降座(21)和下压块(22)能相对于基座(20)上下同步移动,所述下压块(22)的位置与夹块(13)相对应且能下压夹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升降座(21)位于基座(20)的正上方,所述升降座(21)上设有与线缆(300)相匹配的限位槽(23);/n所述卸料机构(8)设在工作台(200)上且位于输送机构(1)的末端,所述卸料机构(8)包括卸料块(81)卸料爪(82)、安装座(83)、气缸(84)、固定座(85)和转动盘(86),所述卸料块(81)位于夹块(13)的上方且能相对于夹块(13)上下移动,所述卸料块(81)能下压夹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固定座(85)固定连接工作台(200),所述气缸(84)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5)的上方,所述安装座(83)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84)的向上伸出的推杆上,所述转动盘(86)竖直设置且与安装座(83)转动连接,所述卸料爪(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盘(86)上,所述卸料爪(82)另的一端设有对称开合的两个夹头(821),所述卸料爪(82)用于夹持,被夹块(13)与凸台(12)松开的线缆(300)通过安装座(83)的上升和转动盘(86)转动将线缆(300)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接线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00)、输送机构(1)、定位机构(2)和卸料机构(8),所述输送机构(1)沿工作台(200)的长度方向设于工作台(200)上,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底座(11)、夹块(13)、传送带(14)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11)有多个,所述底座(11)沿传送带(14)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固定在传送带(14)上,所述底座(11)上设有凸台(12),所述夹块(13)弹性铰接固定在底座(11)上且位于凸台(12)的沿传送带(1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设有用于弹性夹持线缆(300)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带(14)间歇性移动;
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基座(20)、升降座(21)和下压块(22),所述升降座(21)和下压块(22)能相对于基座(20)上下同步移动,所述下压块(22)的位置与夹块(13)相对应且能下压夹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升降座(21)位于基座(20)的正上方,所述升降座(21)上设有与线缆(300)相匹配的限位槽(23);
所述卸料机构(8)设在工作台(200)上且位于输送机构(1)的末端,所述卸料机构(8)包括卸料块(81)卸料爪(82)、安装座(83)、气缸(84)、固定座(85)和转动盘(86),所述卸料块(81)位于夹块(13)的上方且能相对于夹块(13)上下移动,所述卸料块(81)能下压夹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夹块(13)与凸台(12)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固定座(85)固定连接工作台(200),所述气缸(84)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5)的上方,所述安装座(83)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84)的向上伸出的推杆上,所述转动盘(86)竖直设置且与安装座(83)转动连接,所述卸料爪(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而立汤弼琛金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霍利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