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管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048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属于铸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的运输车,还包括第一绕线轮、第二绕线轮、传动装置、编码器以及控制模块;第一绕线轮设有第一连接绳;第二绕线轮设有第二连接绳;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连接;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绕线轮或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生成转数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编码器和所述运输车电连接;通过编码器能够对第一绕线轮或第二绕线轮上的转动的圈数进行检测;第一绕线轮始终张紧第一连接绳,控制模块通过转数信号计算收卷的第一连接绳的长度,并在运输车运动至预设位置后,控制模块控制运输车停止运动,从而便于对运输车的位置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管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管生产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铸管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铸铁管是用铸铁浇铸成型的管子,铸铁管用于给水、排水和煤气输送管线;在对铸管浇铸完成后,需要对铸管进行后续处理;在铸管生产线中,通过运输车将铸管运送至待处理工位,以便于对铸管进行处理;运输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以便对铸管进行输送;在对浇铸完成的铸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铸管进行水冷,因此车间内会存在大量水汽;现有技术中通过激光测距对运输车的位置进行定位,但是,由于车间的水汽较大,会对激光测距产生影响,因此不便于对运输车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管运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对运输车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包括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的运输车,还包括第一绕线轮、第二绕线轮、传动装置、编码器以及控制模块;第一绕线轮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轮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绕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包括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绕线轮,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轮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绕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与所述运输车的滑动方向平行;/n第二绕线轮,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轮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绕线轮连接,另一端设有重物;/n传动装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同步转动;所述重物用于在重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绕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同步转动、并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对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包括轨道以及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绕线轮,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轮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绕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与所述运输车的滑动方向平行;
第二绕线轮,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轮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绕线轮连接,另一端设有重物;
传动装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同步转动;所述重物用于在重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绕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同步转动、并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对所述第一连接绳进行收卷;
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绕线轮或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绕线轮或所述第二绕线轮转动的圈数,并生成转数信号;以及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编码器和所述运输车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编码器的转数信号并计算所述运输车运动的长度,在所述运输车运动至预设长度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运输车停止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轮位于所述轨道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架,所述第一绕线轮的转轴设有连接部并与所述传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绕线轮的转轴与所述传动架转动连接,并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插接、以使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同步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管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军黄志尧韩志勇秦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