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46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申请公开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垃圾箱体;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上的垃圾投放口;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与所述垃圾投放口连接的进料筒;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底面,用以回收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垃圾桶;与所述进料筒连接的分类导向筒;所述分类导向筒两端开口,上端口与所述进料筒活动连接,下端口悬空设于所述分类垃圾桶上方;与所述分类导向筒连接,用以改变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朝向的分类操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对投放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降低垃圾分类回收的难度以及成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处理,适于规模化安装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本申请涉及垃圾分类回收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变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今垃圾管理中密切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目前,在社区中,一般会在每栋单元楼下都会并排设置几个垃圾桶,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此类方法虽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多个垃圾并排安装,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大范围布置。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单一投放口实现不同垃圾分类的设备,但是此类设备大多需要内置电力驱动设备进行动力控制,增加了制作成本,安装位置也需要有电源输入,并不实用,也不适于大规模推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能够对投放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降低垃圾分类回收的难度以及成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处理,适于规模化安装推广,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能够对投放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降低垃圾分类回收的难度以及成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处理,适于规模化安装推广。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垃圾箱体;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上的垃圾投放口;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与所述垃圾投放口连接的进料筒;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底面,用以回收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垃圾桶;与所述进料筒连接的分类导向筒;所述分类导向筒两端开口,上端口与所述进料筒活动连接,下端口悬空设于所述分类垃圾桶上方;与所述分类导向筒连接,用以改变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朝向的分类操控组件。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分类操控组件包括:滑轮组、滑绳以及控制踏板;所述滑轮组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外壁上;所述滑绳设置于所述滑轮组上,一端连接所述分类导向筒,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踏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控制踏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分类操控台上表面的安装固定座;与所述安装固定座活动连接的踏板;设置于所述踏板底面,用以使所述踏板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垃圾箱体外形呈L形,所述垃圾箱体包括:垃圾料箱;设置于所述垃圾料箱一侧的分类操控台;所述分类操控台与所述垃圾料箱内腔连通。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控制踏板设置于所述分类操控台上表面;所述控制踏板与所述分类操控台上表面之间存在固定夹角。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分类垃圾桶的数量为2至4个;所述分类垃圾桶沿所述垃圾料箱中轴圆周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分类操控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分类垃圾桶的数量相同;不同的所述分类操控组件控制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不同的位置朝向。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垃圾料箱顶面设有上盖板;所述垃圾投放口设于所述上盖板中心位置;所述垃圾料箱侧面设有垃圾回收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垃圾投放口、所述进料筒以及所述分类导向筒自上而下同轴设置且三者的端口横截面积依次增大。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上盖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分类导向筒的第二复位弹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垃圾箱体;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上的垃圾投放口;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与所述垃圾投放口连接的进料筒;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底面,用以回收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垃圾桶;与所述进料筒连接的分类导向筒;所述分类导向筒两端开口,上端口与所述进料筒活动连接,下端口悬空设于所述分类垃圾桶上方;与所述分类导向筒连接,用以改变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朝向的分类操控组件。其中,垃圾从所述垃圾投放口进入,依次经过所述进料筒、所述分类导向筒,落入所述分类垃圾桶中;其次,所述分类导向筒悬空设于所述分类垃圾桶上方;结合所述分类操控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的朝向,使垃圾落入不同的所述分类垃圾桶中,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对投放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降低垃圾分类回收的难度以及成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处理,适于规模化安装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分类垃圾桶圆周均匀分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垃圾箱体1;垃圾料箱101;分类操控台102;垃圾投放口2;进料筒3;分类垃圾桶4;分类导向筒5;分类操控组件6;控制踏板601;滑绳602;滑轮组603;安装固定座7;踏板8;第一复位弹簧9;上盖板10;垃圾回收门11;第二复位弹簧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垃圾箱体;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上的垃圾投放口;/n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与所述垃圾投放口连接的进料筒;/n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底面,用以回收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垃圾桶;/n与所述进料筒连接的分类导向筒;所述分类导向筒两端开口,上端口与所述进料筒活动连接,下端口悬空设于所述分类垃圾桶上方;/n与所述分类导向筒连接,用以改变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位置朝向的分类操控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箱体;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上的垃圾投放口;
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与所述垃圾投放口连接的进料筒;
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底面,用以回收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垃圾桶;
与所述进料筒连接的分类导向筒;所述分类导向筒两端开口,上端口与所述进料筒活动连接,下端口悬空设于所述分类垃圾桶上方;
与所述分类导向筒连接,用以改变所述分类导向筒下端口位置朝向的分类操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操控组件包括:滑轮组、滑绳以及控制踏板;所述滑轮组设置于所述垃圾箱体内外壁上;所述滑绳设置于所述滑轮组上,一端连接所述分类导向筒,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踏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分类操控台上表面的安装固定座;与所述安装固定座活动连接的踏板;设置于所述踏板底面,用以使所述踏板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体外形呈L形,所述垃圾箱体包括:垃圾料箱;设置于所述垃圾料箱一侧的分类操控台;所述分类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龙王大伟陈立全方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华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