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44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包括圆形的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上下两组破碎部,两组所述破碎部相互水平转动实现上下错位用于将垃圾破碎的更加细碎,所述破碎部内部有对称设置的多组相互传动的破碎辊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圆形的加工仓分为上半仓和下半仓,且上半仓和下半仓各对应一个破碎部,将上半仓和下半仓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将内部的破碎部相互错开将原有纵向排布的破碎辊之间条形间隙改变为交错式的网格状间隙,对垃圾的破碎更加的细碎,同时下半仓中的各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小于上半仓中的各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对垃圾的初加工和进一步加工,保证垃圾破碎更加细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垃圾破碎机由特别设计的旋转刀轴系统跟刀片切割系统组成。长短不一的刀片随机旋转使得粗垃圾破碎机边缘区域跟中心区域都可进行有效切割,具有高产出,低维护成本的特点,是城市垃圾处理中心的好帮手,它能迅速的破碎垃圾。现有的多轴破碎机内部的多轴排布一般为横向或者纵向排布,横向的排布虽然增加了上方承接垃圾的范围,但是由于只有单次破碎容易导致垃圾破碎不够细致,纵向排布改变了横向排布的缺点,但是上方承接的范围变窄,同时由于上下多排之间水平排布,从而小于间隙的垃圾或者部分垃圾直接的竖直从间隙中滑落到下方,也致使破碎不完全不细致。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满足上述对垃圾加工的更加细致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包括圆形的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上下两组破碎部,两组所述破碎部相互水平转动实现上下错位用于将垃圾破碎的更加细碎,所述破碎部内部有对称设置的多组相互传动的破碎辊组成。所述外壳包括组成加工仓的上半仓和下半仓,所述上半仓和所述下半仓之间通过衔接仓转动连接,所述上半仓和所述下半仓与所述衔接仓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滚珠。所述上半仓和所述下半仓各安装有一个所述破碎部,所述破碎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半仓或者所述下半仓外壁的电机,该电机通过输出齿轮与安装在所述电机两侧的两个所述破碎辊上的从齿轮相啮合。相邻的两个所述破碎辊之间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破碎辊的主齿轮啮合带动中转齿轮,再由所述中转齿轮啮合带动另一所述破碎辊上的从齿轮实现传动啮合。所述上半仓和所述下半仓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向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破碎辊倾斜的侧导板,用于将两侧的垃圾引导到最外侧所述破碎辊上。所述上半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与上料斗,所述下半仓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与下料斗,所述上料斗和所述下料斗之间通过半圆周排布的多个衔接柱相固定。所述上料斗上开设有半遮式的入料口,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下料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衔接仓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衔接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圆形的加工仓分为上半仓和下半仓,且上半仓和下半仓各对应一个破碎部,将上半仓和下半仓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将内部的破碎部相互错开将原有纵向排布的破碎辊之间条形间隙改变为交错式的网格状间隙,对垃圾的破碎更加的细碎,同时下半仓中的各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小于上半仓中的各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对垃圾的初加工和进一步加工,保证垃圾破碎更加细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破碎部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底座;12、下料斗;13、衔接柱;14、上料斗;15、入料口;16、出料口;17、下半仓;18、上半仓;19、衔接仓;2、破碎部;21、电机;211、输出齿轮;22、破碎辊;221、从齿轮;222、主齿轮;23、中转齿轮;24、侧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包括圆形的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上下两组破碎部2,两组破碎部2相互水平转动实现上下错位用于将垃圾破碎的更加细碎,破碎部2内部有对称设置的多组相互传动的破碎辊22组成。外壳1包括组成加工仓的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之间通过衔接仓19转动连接,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与衔接仓19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滚珠。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滚珠,从而上半仓18在上料斗14的下表面和衔接仓19的上表面之间进行转动,下半仓17在衔接仓19的下表面与下料斗12的上表面之间进行转动。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各安装有一个破碎部2,破碎部2包括安装在上半仓18或者下半仓17外壁的电机21,该电机21通过输出齿轮211与安装在电机21两侧的两个破碎辊22上的从齿轮221相啮合。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各一个破碎部2,且上半仓18中各个破碎辊22之间的间距大于下半仓17中各个破碎辊22之间的间距,保证上半仓18的破碎部2对垃圾进行初步的破碎加工,下半仓17中的破碎部2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破碎,且两者可以交错设置,使得垃圾被破碎的更加细碎。相邻的两个破碎辊22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破碎辊22的主齿轮222啮合带动中转齿轮23,再由中转齿轮23啮合带动另一破碎辊22上的从齿轮221实现传动啮合。破碎辊22对称设置有三组,从内到外依次为靠近电机21的最内侧,次外侧以及最外侧,每组均关于电机21对称设置有两个,相邻的破碎辊22之间转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对垃圾的破碎更加的彻底。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向最外侧的两个破碎辊22倾斜的侧导板24,用于将两侧的垃圾引导到最外侧破碎辊22上。侧导板24的设置用于将落入两侧的垃圾碎料直接的导向最外侧的破碎辊22上进行破碎,避免垃圾的遗漏也避免边缘处不方便设置破碎辊22的问题。上半仓1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与上料斗14,下半仓1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与下料斗12,上料斗14和下料斗12之间通过半圆周排布的多个衔接柱13相固定。多个衔接柱13对上料斗14和下料斗12进行衔接,保证对上料斗14的支撑,从而为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的独立转动提供基础,半圆周排布为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的转动错开留有空间,保证了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之间的错位。上料斗14上开设有半遮式的入料口15,下料斗12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6,下料斗12安装在底座11上。入料口15设置为半遮式,避免出现漏料或者撒料的状况,下端的出料口16设置倾斜相一侧,便于进行承接。衔接仓19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衔接柱13。衔接仓19与衔接柱13相固定,从而直接将加工仓分为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两部分去,且两部分相互之间独立转动,同时也对上半仓18进行支撑,避免上半仓18的重力支撑在下半仓17上,无法实现各自独立的目的。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垃圾通过上料装置投入到上料斗14的入料口15中,垃圾沿着上料斗14进入到下方加工仓的上半仓18中被内部的第一组破碎部2进行初步的破碎,破碎后的垃圾落入到加工仓的下半仓17中被下半仓17中的第二组破碎部2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加工,最后落入到下方下料斗12中进行汇集,然后从出料口16排出。破碎辊22使用时:启动电机21,电机21的转动带动输出齿轮211,输出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外壳(1)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上下两组破碎部(2),两组所述破碎部(2)相互水平转动实现上下错位用于将垃圾破碎的更加细碎,所述破碎部(2)内部有对称设置的多组相互传动的破碎辊(22)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外壳(1)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上下两组破碎部(2),两组所述破碎部(2)相互水平转动实现上下错位用于将垃圾破碎的更加细碎,所述破碎部(2)内部有对称设置的多组相互传动的破碎辊(2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组成加工仓的上半仓(18)和下半仓(17),所述上半仓(18)和所述下半仓(17)之间通过衔接仓(19)转动连接,所述上半仓(18)和所述下半仓(17)与所述衔接仓(19)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仓(18)和所述下半仓(17)各安装有一个所述破碎部(2),所述破碎部(2)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半仓(18)或者所述下半仓(17)外壁的电机(21),该电机(21)通过输出齿轮(211)与安装在所述电机(21)两侧的两个所述破碎辊(22)上的从齿轮(22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碎辊可转动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破碎辊(22)之间通过其中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强许国芮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瓦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