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41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存储装置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虽然可集中管理大量的文件,但是因可连接的磁盘装置的个数和磁带装置的个数限制了容量规模能力,而不能长期交换管理随时间增加的大量信息。存储装置系统构成为可连接不同种存储装置来进行控制,对存储装置系统内部具有的存储区域和不同种存储装置具有的存储区域构筑文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系统所用的存储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在特开平9-297699号公报(第3-4页、图1)中公开了将高速存储装置和低速存储装置连接到被称为等级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的系统。在特开平9-297699号公报(第3-4页、图1)中,将使用频率高的文件存储在磁盘装置等高速存储装置中,将使用频率低的文件存储在磁带装置等廉价的低速存储装置中。然后,使用用以管理每一文件的访问频率表,决定将哪个文件配置、即存储在哪个存储装置中。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的软件,实现了在小容量磁盘装置和大容量磁带装置间根据使用频率来移动文件的等级存储控制。在等级存储控制中,推测过去访问频率高的数据将来的访问频率也高,并根据与数据访问频率有关的统计信息和可高速访问的存储装置的使用容量,来决定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然后,通过提高使访问频率高的数据存在于可高速访问的存储装置中的概率,而实现处理效率的提高和大量的文件管理。现有技术的问题是根据可连接到计算机的磁盘装置的数目和磁带装置的数目来限制容量规模能力,不能充分长期交换管理随时间增加的大量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可长期交换保管大量文件信息的容量规模能力的存储装置系统。存储装置系统构成为可连接外部存储装置系统,且可控制对外部存储装置系统的输入输出,另外,存储装置系统针对存储装置内部具有的存储区域和外部存储装置系统具有的存储区域构筑文件系统。存储装置系统可以构筑具有容量规模能力的NAS。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2是表示存储装置外观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适配板的外观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NAS通道适配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存储在文件系统控制用存储器中的程序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存储在盘阵列控制用存储器中的程序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不同种存储装置连接控制用通道适配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存储在不同种存储装置连接控制用存储器中的程序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不同种存储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10是表示将一个不同种存储装置连接到存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1(a)是表示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1(b)是表示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1(c)是表示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将多个不同种存储装置连接到存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混合使用存储装置和不同种存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混合使用存储装置和不同种存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5(a)是表示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5(b)是表示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5(c)是表示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本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例。(1)系统结构的一例图1表示在第一实施形态中的计算机系统的一例的图。下面,x表示任意整数。存储装置1是具有盘控制器11(下面,称为“DKC11”)、多个磁盘装置17xx(下面,称为“盘17xx”)和管理装置18的盘阵列系统。本实施形态中,盘17xx为具有光纤通道(下面,称为“FC”)型接口的FC盘。下面,说明存储装置1的DKC11结构的一例。DKC11具有一个或多个NAS通道适配器110x(下面,称为“CHN110x”)、一个或多个不同种存储装置连接适配器111x(下面,称为“CHD111x”)、多个盘适配器12x(下面,称为“DKA12x”)、公共存储器13(下面,称为“SM13”)、公共存储器控制器15(下面,称为“SMC15”)、高速缓冲存储器14(下面,称为“CM14”)和高速缓冲存储控制器16(下面,称为“CMC16”)。CHN110x是通过文件I/O接口与和局域网20(下面,称为“LAN20”)相连的计算机40x(下面,称为主机40x)相连的接口控制装置。CHD111x是通过块I/O接口与和存储区域网30(下面,称为“SAN30”)相连的其他存储装置50x(下面,称为“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相连的接口控制装置。下面,将CHN和CHD统称为“通道适配器”(下面,称为“CH”)。将SMC15与CHN110x、CHD111x、DKA12x和SM13相连。SMC15控制CHN110x、CHD111x及DKA12x与SM13间的数据传送。将CMC16与CHN110x、CHD111x、DKA12x和CM14相连。CMC16控制CHN110x、CHD111x及DKA12x与CM14间的数据传送。SM13具有卷管理表131。卷管理表131存储、管理作为具有一对逻辑上连续的地址空间的内部存储区域的逻辑结构单位的“逻辑设备(下面,称为LDEV)”的结构。将盘17xx连接到DKA12x。各DKA12x控制对与DKA12x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盘17xx的输入输出。存储装置1中,所有的CH可以经CMC16和SMC15,访问CM14、SM13、所有的DKA12x和所有的盘17x。管理装置18在存储装置1内部与DKC11相连,经各CH和各DKA进行存储装置的结构管理。将结构信息存储在SM13中,各CH和各DKA共用该结构信息。不同种存储装置50x是设置在存储装置1的外部、与存储装置1不同种类的存储装置。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经SAN30连接到CHD111x。若从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看去,存储装置1位于发出I/O的主计算机的位置。另外,虽然不同种存储装置50x在下面的说明中是与存储装置1种类不同的存储装置,但在应用中,不同种存储装置50x也可以是与存储装置1的种类相同的存储装置。LAN20与CHN110x和主机40x相连。一般地,LAN使用IP网。SAN30与CHD111x和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相连。通常,SAN使用光纤通道(FC)。但是,作为SAN,也可以使用利用IP网,在连接到SAN的设备之间通过IP分组包化根据SCSI协议的SCSI命令后进行发送接收的iSCSI。在本实施形态中,SAN30作为用于连接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的专用SAN,SAN30不连接主机40x。管理终端600经管理LAN70与存储装置1具有的管理装置18相连。另外,管理终端600还经管理LAN70,与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相连。管理终端600使进行存储装置1和不同种存储装置50x的设定、管理用的管理软件动作。另外,图1所示的存储装置1虽然仅具有通过LAN路径与主机40x连接用的NAS接口(CHN110x),但是本实施形态也可构成为还包括用于通过SAN路径将存储装置1连接到主机的SAN接口(SAN通道适配器),可以选择NAS接口和SAN接口两者。(2)存储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一例图2是表示存储装置1的外观的一例的图。DKC单元19是DKC11的构成要素,存储CHN110x、CHD111x、DKA12x、SM13和CM14。SM13实际上由多个控制板13x构成。另外,CM14也由多个高速缓冲板14x构成。存储装置1的使用者可增减这些板的数目来构成具有所希望的存储容量的CM14或SM13的存储装置1。盘单元(下面,称为“DKU”)180和DKU181存储多个盘17xx。在槽190中存储作入CHN110x、CHD111x、DKA12x、控制板13x、高速缓冲板14x的适配板。在本实施形态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计算机和第二存储装置系统相连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包括:第一存储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和第二控制装置,控制向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系统进行的输入输出,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系统具有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 相连的第二存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上构筑文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2-16 037596/20041.一种与计算机和第二存储装置系统相连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包括第一存储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和第二控制装置,控制向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系统进行的输入输出,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系统具有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第二存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上构筑文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将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内构筑的逻辑单元管理为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系统所具有的RAID组;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使用所述RAID组,将文件系统构筑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若从所述计算机接收到访问文件的访问请求,则确定存储有所述文件的文件系统构筑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上,并经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执行对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上的文件的访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多个第二存储装置系统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文件系统,并进行管理,使得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文件系统和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文件系统由计算机识别为单个文件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文件系统,并维持所述文件系统的构造地将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文件系统的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文件系统的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内后,删去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所述文件系统的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在将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文件系统的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内时,附加用以禁止从所述计算机向所述文件系统进行写入的属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系统与管理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管理装置的指示,执行文件系统的构筑、将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的文件系统的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内和所述属性的附加。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其中通过所述管理装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新的文件系统的时刻;在到达上述时刻时,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存储装置上构筑新的文件系统;将从所述计算机写入的数据存储在所述新的文件系统中,将存储有在所述时刻之前从所述计算机写入的数据的、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构筑的文件系统移至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存储装置系统,还包括管理表;其中所述存储装置系统通过所述管理表管理文件系统的结构。12.一种存储由计算机访问的文件的系统,包括第一存储装置系统和第二存储装置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系统与所述计算机相连,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并直人薗田浩二山本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