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厂中对于钢管成型打捆设备均是采取三角形或者六边形的方式将钢管堆垛。一般情况下,三根钢管在钢厂中通常是倒三角形▽堆垛,先在成型架上进行堆垛成型,然后再由打捆设备进行打捆操作,打捆之后采用辊道方式输送,完成出料,但是由于打捆设备的打捆位置需要是水平平面上的,因此三根钢管打捆的位置是倒三角形▽的上顶面,下层是单根钢管,上层是两根钢管,无法进行正常的输送,因此需要将三根钢管的倒三角形翻过六十度角,转变成下层是两根钢管,上层是单根钢管,然后再进行输送,完成出料。在此之前,钢管厂的三根钢管成型打捆都是完全依靠人工实现,不仅效率低,危险性也高。本专利技术可以自动、高效完成三根钢管三管管捆的侧翻动作,有利于工厂实现全自动生产,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原有钢管厂三根钢管三管管捆只能依靠人工打捆,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低下,操作人员安全性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侧挡机构(A)、右侧侧挡机构(B)、平衡缓冲机构(C)调整底座(D);调整底座(D)作为自动侧翻装置的底部,左侧侧挡机构(A)安装在调整底座(D)的一侧,右侧侧挡机构(B)安装在调整底座(D)的另一侧,平衡缓冲机构(C)固定安装在左侧侧挡机构(A)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侧挡机构(A)、右侧侧挡机构(B)、平衡缓冲机构(C)调整底座(D);调整底座(D)作为自动侧翻装置的底部,左侧侧挡机构(A)安装在调整底座(D)的一侧,右侧侧挡机构(B)安装在调整底座(D)的另一侧,平衡缓冲机构(C)固定安装在左侧侧挡机构(A)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底座(D)包括手轮(1)、轴端挡圈(2)、右立板(8)、右旋丝杆(10)、右旋丝杆螺母(11)、右旋移动滑块(12)、丝杆连接套(13)、左旋移动滑块(14)、左旋丝杆螺母(15)、左旋丝杆(16)、左立板(17)、底座(18)、轴承组件、第一挡片(21)、右侧挡辊转轴(22)、左侧挡辊转轴(25)、第二挡片(26)、滑槽块(27)、铜板(28);
底座(18)固定安装于地面,滑槽块(27)固定安装在底座(18)上表面,滑槽块(27)一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立板(17),滑槽块(27)另一侧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右立板(8),安装有左立板(17)的一侧为调整底座(D)的左侧,安装有右立板(8)的一侧为调整底座(D)的右侧,滑槽块(27)中部开有水平的贯穿滑槽,贯穿滑槽中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安装有左旋移动滑块(14)和右旋移动滑块(12),左旋移动滑块(14)和右旋移动滑块(12)中间分别通过左旋丝杆螺母(15)和右旋丝杆螺母(11)活动套装有左旋丝杆(16)和右旋丝杆(10);左旋移动滑块(14)和右旋移动滑块(12)上端面、下端面沿左旋丝杆(16)方向的左右两侧均各安装一块铜板(28),每块铜板(28)与贯穿滑槽的上端面或下端面相连,使得左旋移动滑块(14)和右旋移动滑块(12)在铜板(28)的限位导向下移动;
左旋丝杆(16)的左端伸出左旋移动滑块(14),左旋丝杆(16)的右端通过丝杆连接套(13)与右旋丝杆(10)的左端同轴固定连接;右立板(8)上开有右立板通孔并且右立板通孔中固定安装有轴承组件,右旋丝杆(10)的右端伸出右旋移动滑块(12)后同轴活动连接轴承组件且端部同轴套装有手轮(1),轴端挡圈(2)通过螺栓同轴固定安装在右旋丝杆(10)的右端面;
左旋移动滑块(14)上开有轴线与左旋丝杆(16)轴线相垂直的左转轴通孔,左侧挡辊转轴(25)的一端伸入左转轴通孔中与左旋移动滑块(14)同轴活动安装,左侧挡辊转轴(25)的另一端与左侧侧挡机构(A)连接;左侧挡辊转轴(25)的中部活动套装有第二挡片(26),第二挡片(26)的一侧与轴肩相连,第二挡片(26)的另一侧与左侧侧挡机构(A)相连;
右旋丝杆(10)和贯穿滑槽之间的右旋移动滑块(12)上开有轴线与右旋丝杆(10)轴线相垂直的右转轴通孔,右侧挡辊转轴(22)的一端伸入右转轴通孔中与右旋移动滑块(12)同轴活动安装,右侧挡辊转轴(22)的另一端与右侧侧挡机构(B)相连;右侧挡辊转轴(22)的中部活动套装有第一挡片(21),第一挡片(21)的一侧与轴肩相连,第一挡片(21)的另一侧与右侧侧挡机构(B)相连;手轮(1)进行周向旋转进而带动右旋丝杆(10)和左旋丝杆(16)转动,进而带动左旋移动滑块(14)和右旋移动滑块(12)相互靠拢或者分离运动,从而对左侧侧挡机构(A)和右侧侧挡机构(B)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侧挡机构(A)包括左侧挡辊气缸(44)、左侧挡辊气缸耳座(45)、左侧挡辊气缸座(46)、左侧挡辊气缸鱼眼接头(47)、左侧挡辊气缸转轴开口销(48)、左侧挡辊气缸转轴(49)、左侧挡辊安装座(50)、直线导轨副(54)和左侧挡辊组件;
导轨固定安装在左侧挡辊安装座(50)的上表面,四个挡辊安装座滑块等间隔均匀布置并且滑动安装在导轨中形成直线导轨副(54),挡辊安装座滑块沿导轨进行滑动,左侧挡辊组件下端面分别与四个挡辊安装座滑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左侧挡辊安装座(50)的上端面开有条形长槽,平衡缓冲机构(C)穿过条形长槽与左侧挡辊组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左侧挡辊安装座(50)右端中部开有轴线与挡辊安装座滑块滑动方向垂直的左安装座转轴通孔,调整底座(D)的左侧挡辊转轴(25)另一端伸入左安装座转轴通孔与左侧挡辊安装座(50)固定连接;
左侧挡辊安装座(50)的侧下方的调整底座(D)固定安装有左侧挡辊气缸座(46),左侧挡辊气缸耳座(45)装在左侧挡辊气缸座(46)的下底面,左侧挡辊气缸(44)自带的耳轴固定穿设安装于左侧挡辊气缸耳座(45)的内孔;
左侧挡辊安装座(50)的右下角固定设置有沿右下角延伸布置的传动臂,传动臂下端开有一个传动通孔,左侧挡辊气缸转轴(49)穿过传动通孔和左侧气缸鱼眼接头(47)的一端将左侧气缸鱼眼接头(47)与传动臂铰接相连,左侧挡辊气缸转轴(49)穿出左侧气缸鱼眼接头(47)的一端端面设置有轴肩,左侧挡辊气缸转轴(49)穿出传动通孔的另一端端部开有轴线与左侧挡辊气缸转轴(49)轴线垂直的左气缸转轴通孔,并且左侧气缸转轴开口销(48)穿入左气缸转轴通孔中,左侧气缸鱼眼接头(47)的另一端与左侧挡辊气缸(44)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管管捆的自动侧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晓,吕旭东,张婷,高铭,柳玉玲,王频,任丽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