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卫仁妹专利>正文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31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圈,和外圈同轴设置的内圈,外圈与内圈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锁止组件,包括设于内圈两侧的两个保持架和至少一组滚动体,保持架设有与滚动体对应的装配槽,滚动体的一端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内,另一端设于保持架的装配槽中;滚动体容置空间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其中,保持架径向运动,带动至少一组滚动体进入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锁定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使其不能相对转动;相反,至少一组滚动体远离楔形区域的限制端,则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滚动体在楔形区域内楔合作用实现锁止,锁止牢固,尺寸小,灵敏度高,易于控制,操作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扶手角度调节,靠背角度调节,以及座椅底座的旋转调节。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高铁/飞机等座椅扶手安装在座椅的侧翼转轴上,座椅扶手位置调节有几种类型:销轴和滑槽配合来控制扶手转动;棘轮棘爪控制;齿轮棘爪控制,这些方案只能保证有几个固定的角度调节。从收起的位置从下而下的转动,可以放置1到4个位置。相对于座椅靠背,这些位置是固定在的几个角度,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舒适性要求,不能调节到一部分人要求的舒适角度。另一方面,由棘轮或者齿轮机构来组成的调角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噪音,松脱,不能锁住的情形,不同的位置之间不能很顺畅,灵活的切换。现有扶手竖直收起时,其位置的固定是依靠扶手与座椅靠背侧翼之间的摩擦力,这种对扶手的约束力不牢靠;扶手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竖直收起状态下,当汽车紧急刹车时,扶手容易从竖直位置松脱下来,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发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圈(2),和所述外圈(2)同轴设置的内圈(1),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锁止组件(40),包括保持架(4)和至少一组滚动体(5),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沿周向的相对转动;所述一组滚动体包括两个滚动体(5),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对应的装配槽(41),所述内圈(1)两侧各设有一所述保持架(4);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41)组装,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圈(1)并和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41)组装;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方向延伸,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包括限制端(31),所述限制端(31)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区域小于所述滚动体(5)的尺寸,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远离所述限制端(31)的方向,其径向空间尺寸增大至超过所述滚动体(5)的径向尺寸;驱动组件(60),与所述保持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其中,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锁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远离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解除锁定,两者能够相对转动。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相对设置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分别锁止了所述外圈(2)、所述内圈(1)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所述滚动体设为柱状滚动体,柱状滚动体具有一定长度,如果由一个保持架单边驱动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滚动体,柱状滚动体一端受力,不能很好的驱动柱状滚动体运动,因此由两个保持架双边驱动所述柱状滚动体,能保证锁定和解锁的迅速、顺畅和稳定。优选的,所述外圈(2)设为圆环状,所述内圈(1)的外圆周包括至少一个线型平面,每个所述线型平面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的两端形成所述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所述锁止组件(40)包括一组滚动体(5),分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两端。具体的,所述内圈(1)的线型平面还可以设为弧形边,所述内圈(1)的弧形边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此处不做限制。优选的,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面(45)与第二功能面(46),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其中一个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面(45)与所述第二功能面(46)之间的空间内;以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功能面(47)与第四功能面(48),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另一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三功能面(47)与所述第四功能面(48)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均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角度不包括直角和平角。所述保持架(4)靠近轴心运动时,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分别作用于两个滚动体(5),并且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具有一定弧度;所述保持架(4)远离轴心运动时,所述第二功能面(46)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分别作用于两个滚动体(5),所述第二功能面(46)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具有一定弧度。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与径向方向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制。优选的,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弧形槽(41),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弧形槽(41),所述弧形槽(41)包括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优选的,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装配槽(49)和第二装配槽(40),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两个滚动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配槽(49)和所述第二装配槽(40);所述第一装配槽(49)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一功能面(45)与靠近轴心的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二装配槽(40)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三功能面(47)与靠近轴心的第四功能面(48)。优选的,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于靠近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销(42),对应的,另一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固定销(42)配合的销孔(421),所述内圈(1)沿径向设有条形槽(12);所述固定销(42)穿过所述条形槽(12)与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销孔(421)贯通连接。所述条形槽限定所述保持架只能沿径向方向运动,限制其发生偏移,影响滚动体的运动方向,影响解锁或锁定的稳定性。同时保持架通过固定销与销孔(421)的贯通连接,保证了两个保持架运动的一致性。优选的,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的所述两个所述保持架(4)之间还通过连接销(43)连接,进一步保证了两个保持架运动的一致性。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至少设置有2个,均匀设于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所述锁止组件(40)以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相适配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设置的数量越多,锁止牢固、稳定。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的数量设为3-15个。在小扭矩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可以设置为一组、两组;大扭矩的负载时,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为三组、四组、五组、六组或更多。优选的,还包括轴向定位件,穿设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圈(2),和所述外圈(2)同轴设置的内圈(1),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n锁止组件(40),包括保持架(4)和至少一组滚动体(5),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沿周向的相对转动;所述一组滚动体包括两个滚动体(5),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对应的装配槽,所述内圈(1)两侧各设有一所述保持架(4);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并和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n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方向延伸,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包括限制端(31),所述限制端(31)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区域小于所述滚动体(5)的尺寸,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远离所述限制端(31)的方向,其径向空间尺寸增大至超过所述滚动体(5)的径向尺寸;/n驱动组件(60),与所述保持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n其中,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锁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n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远离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解除锁定,两者能够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圈(2),和所述外圈(2)同轴设置的内圈(1),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
锁止组件(40),包括保持架(4)和至少一组滚动体(5),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沿周向的相对转动;所述一组滚动体包括两个滚动体(5),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对应的装配槽,所述内圈(1)两侧各设有一所述保持架(4);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并和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
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方向延伸,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包括限制端(31),所述限制端(31)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区域小于所述滚动体(5)的尺寸,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远离所述限制端(31)的方向,其径向空间尺寸增大至超过所述滚动体(5)的径向尺寸;
驱动组件(60),与所述保持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
其中,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锁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远离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解除锁定,两者能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设为圆环状,所述内圈(1)的外圆周包括至少一个线型平面或至少一个弧形面,每个所述线型平面或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每个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的两端形成所述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所述锁止组件(40)包括一组滚动体(5),分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面(45)与第二功能面(46),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其中一个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面(45)与所述第二功能面(46)之间的空间内;
以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功能面(47)与第四功能面(48),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另一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三功能面(47)与所述第四功能面(48)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均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角度不包括直角和平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弧形槽(41),所述弧形槽(41)包括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装配槽(49)和第二装配槽(40),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两个滚动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配槽(49)和所述第二装配槽(40);
所述第一装配槽(49)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一功能面(45)与靠近轴心的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二装配槽(40)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三功能面(47)与靠近轴心的第四功能面(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仁妹
申请(专利权)人:卫仁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