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30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机体,机体的上侧通过下料管连接下料罐,下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下料罐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重量感应器,下料罐的上部连接有入料管,入料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第二阀门,机体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开启水泵和第二阀门,水泵通过入料管将试剂吸入下料罐内,重量感应器感应到试剂的重量并传递给显示屏,当达到设定的重量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和第二阀门关闭,从而下料罐完成对不同试剂的配料称重,通过在出气阀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搅拌过程中产生气体进入第一出气口内,气体推动挡板向上运动,挡板将弹簧向上挤压,当挡板的位置超过第二出气口时,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试剂配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
技术介绍
试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料混合均匀进行配制,最终形成所需要的试剂产品。传统的试剂配制工作台是分别用烧杯称取所需配制体积的水和试剂,把试剂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在这个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且配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经常出现飞溅的情况,非常危险,有时候也会出现温度过高器皿炸裂的情况,且现有的试剂配制工作台,不能有效的对多种存储状态下的物料进行定量输送,不能进行持续的物料配制,影响配料时物料添加的速度和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包括机体、下料罐、下料管、第一阀、重量感应器、液位感应器、入料管、水泵、第二阀门、电机、搅拌杆、搅拌叶、温度感应器和出气阀,所述机体的上侧通过下料管连接下料罐,下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下料罐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重量感应器,下料罐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下料罐的上部连接有入料管,入料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第二阀门,机体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上焊接有搅拌叶,机体的上侧通过第一出气口连接出气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阀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侧连接有重力件,出气阀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气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加热管,机体的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机体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机体的上侧设置有蓄电池,加热管可以对机体内的试剂进行加热,从而使搅拌更加均匀快速,温度感应器将机体内温度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便于观察。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三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杆,支杆的侧面连接有锁定杆,锁定杆通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栓,支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通过滚轮实现装置的自由移动功能,通过向下转动锁定螺栓,实现装置的固定功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量感应器、水泵、电机、温度感应器、显示屏和控制器均通过线路和蓄电池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机体的上侧通过下料管连接下料罐,下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下料罐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重量感应器,下料罐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下料罐的上部连接有入料管,入料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第二阀门,机体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使用时,开启水泵和第二阀门,水泵通过入料管将试剂吸入下料罐内,重量感应器感应到试剂的重量并传递给显示屏,当达到设定的重量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和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开启,试剂进入机体内,从而下料罐完成对不同试剂的配料称重。本技术通过在出气阀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侧连接有重力件,出气阀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搅拌过程中产生气体进入第一出气口内,气体推动挡板向上运动,挡板将弹簧向上挤压,当挡板的位置超过第二出气口时,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排出。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1中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2-下料罐、3-下料管、4-第一阀门、5-重量感应器、6-液位感应器、7-入料管、8-水泵、9-第二阀门、10-电机、11-搅拌杆、12-搅拌叶、13-温度感应器、14-显示屏、15-出料口、16-第三阀门、17-支杆、18-锁定杆、19-滚轮、20-锁定螺栓、21-蓄电池、22-出气阀、23-重力件、24-弹簧、25-第一出气口、26-第二出气口、27-控制器、28-挡板、29-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包括机体1、下料罐2、下料管3、第一阀门4、重量感应器5、液位感应器6、入料管7、水泵8、第二阀门9、电机10、搅拌杆11、搅拌叶12、温度感应器13、显示屏14、出料口15、第三阀门16、支杆17、锁定杆18、滚轮19、锁定螺栓20、蓄电池21、出气阀22、重力件23、弹簧24、第一出气口25、第二出气口26和控制器27。机体1的上侧通过下料管3连接下料罐2,下料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下料罐2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重量感应器5,下料罐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6,下料罐2的上部连接有入料管7,入料管7上设置有水泵8和第二阀门9,机体1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14和控制器27,使用时,开启水泵8和第二阀门9,水泵8通过入料管7将试剂吸入下料罐2内,重量感应器5感应到试剂的重量并传递给显示屏14,当达到设定的重量时,控制器27控制水泵8和第二阀门9关闭,第一阀门4开启,试剂进入机体1内,从而下料罐2完成对不同试剂的配料称重。机体1上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1,搅拌杆11上焊接有搅拌叶12,机体1的上侧通过第一出气口25连接出气阀22,开启电机10,电机10输出端带动搅拌杆11转动,搅拌杆11带动搅拌叶12转动,从而对机体1内的混合试剂进行搅拌。所述出气阀2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28,挡板28的上侧设置有弹簧24,弹簧24的上侧连接有重力件23,出气阀2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气口26,搅拌过程中产生气体进入第一出气口25内,气体推动挡板28向上运动,挡板28将弹簧24向上挤压,当挡板28的位置超过第二出气口26时,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26排出。所述机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加热管29,机体1的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3,机体1的上侧设置有蓄电池21,加热管29可以对机体1内的试剂进行加热,从而使搅拌更加均匀快速,温度感应器13将机体1内温度通过显示屏14显示出来,便于观察。所述机体1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15,出料口15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6,当试剂配制完成,通过出料口15将试剂排出。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杆17,支杆17的侧面连接有锁定杆18,锁定杆18通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栓20,支杆1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19,通过滚轮19实现装置的自由移动功能,通过向下转动锁定螺栓20,实现装置的固定功能。所述重量感应器5、水泵8、电机10、温度感应器13、显示屏14和控制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包括机体(1)、下料罐(2)、下料管(3)、第一阀门(4)、重量感应器(5)、液位感应器(6)、入料管(7)、水泵(8)、第二阀门(9)、电机(10)、搅拌杆(11)、搅拌叶(12)、温度感应器(13)和出气阀(2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侧通过下料管(3)连接下料罐(2),下料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下料罐(2)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重量感应器(5),下料罐(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6),下料罐(2)的上部连接有入料管(7),入料管(7)上设置有水泵(8)和第二阀门(9),机体(1)上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1),搅拌杆(11)上焊接有搅拌叶(12),机体(1)的上侧通过第一出气口(25)连接出气阀(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包括机体(1)、下料罐(2)、下料管(3)、第一阀门(4)、重量感应器(5)、液位感应器(6)、入料管(7)、水泵(8)、第二阀门(9)、电机(10)、搅拌杆(11)、搅拌叶(12)、温度感应器(13)和出气阀(2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侧通过下料管(3)连接下料罐(2),下料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下料罐(2)的内部底侧设置有重量感应器(5),下料罐(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6),下料罐(2)的上部连接有入料管(7),入料管(7)上设置有水泵(8)和第二阀门(9),机体(1)上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1),搅拌杆(11)上焊接有搅拌叶(12),机体(1)的上侧通过第一出气口(25)连接出气阀(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自动配制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阀(2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28),挡板(28)的上侧设置有弹簧(24),弹簧(24)的上侧连接有重力件(23),出气阀(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