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2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避雷导线拐点处进行定位,呈“伞”形,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呈夹角α连接;以及第二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用于避雷导线顺直处进行定位,呈倾斜的“T”形,包括倾斜板体和竖直板体,竖直板体设置在倾斜板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能够快捷高效同时精确度高的进行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避免人工定位和测量偏差,同时避免了个体差异造成的产品差异;降低了过程控制的风险,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风电叶片是由PS面壳体和SS面壳体、腹板使用合模胶进行合模粘接而成,腹板是由前缘腹板与后缘腹板通过连接条进行粘接组装到一起。其中在后缘侧腹板上布置有避雷导线,避雷导线基本是沿着腹板中心线布置,在距根部一定距离的位置会向下延伸到腹板的粘接面,以便于后续与法兰盘进行连接。避雷导线拐点的位置是有坐标米数和角度要求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靠人工来进行角度和坐标米数的定位存在偏差,无法保证工艺要求。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提高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准确性,开发一种可以使腹板避雷导线定位更精确的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高、避免偏差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避雷导线拐点处进行定位,呈“伞”形,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避雷导线拐点处进行定位,呈“伞”形,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板体(3),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呈夹角α连接;以及/n第二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用于避雷导线顺直处进行定位,呈倾斜的“T”形,包括倾斜板体(4)和竖直板体(5),竖直板体设置在倾斜板体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避雷导线拐点处进行定位,呈“伞”形,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板体(3),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呈夹角α连接;以及
第二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用于避雷导线顺直处进行定位,呈倾斜的“T”形,包括倾斜板体(4)和竖直板体(5),竖直板体设置在倾斜板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呈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并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截面(13)和第一下截面(14)相连;第二板体(2)呈具有倾斜面的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三侧面(21)和第四侧面(22),并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三上倾斜面(23)和第四下倾斜面(24)相连;其中,第一侧面(11)与第三侧面(21)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侧面(12)与第四侧面(22)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板体(3)呈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五侧面(31)和第六侧面(32),并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三左侧面(33)和第四右侧面(34)相连,底部通过第三底面(35)相连,顶部与第一板体(1)的第一下截面(14)、第二板体(3)的第四下倾斜面(2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板体(3)的前后两侧与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的前后两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巨娜王文刚朱宝乐赵亚男何占启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