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2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包括外壳、连接杆和支撑环;外壳:上端和前端中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外壳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外壳的前端中部交接有侧门板,且外壳的下表面所开设的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排料阀,外壳的下表面外环侧呈圆周阵列安装有卡环,且卡环的下端卡接有支撑腿,外壳的外环面右后侧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端铰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表面左前侧端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凸头;能够对耗材进行充分的过滤,避免杂物进入3D打印机内部而影响打印机的使用,同时能够对耗材进行充分的搅拌,以保证混合型耗材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杂装置
,具体为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运用三维打印机打印模型,无需传统的切削加工机床和工模具,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工件的三维模型可直接成形三维实体,3D打印所使用的耗材有时会含有杂质或颗粒较大的材料,而这些杂物会在3D打印过程中造成打印机出料不均匀或堵塞3D打印机的出料口,影响打印机的正常使用及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能够对耗材进行充分的过滤,避免杂物进入3D打印机内部而影响打印机的使用,同时能够对耗材进行充分的搅拌,以保证混合型耗材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打印质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包括外壳、连接杆和支撑环;外壳:上端和前端中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外壳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外壳的前端中部交接有侧门板,且外壳的下表面所开设的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排料阀,外壳的下表面外环侧呈圆周阵列安装有卡环,且卡环的下端卡接有支撑腿,外壳的外环面右后侧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端铰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表面左前侧端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凸头;连接杆:共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接杆分别安装于外壳的内部上下两端,且两根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的外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侧边为十字形结构的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中环下表面与上端的连接杆,固定环的四侧臂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环的四侧臂上表面所开设的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毛刷;支撑环:安装于外壳的内部上端,且支撑环的下表面与位于上端的连接杆的上表面相接触,支撑环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下表面与毛刷的上端相接触,过滤板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与搅拌桨的上端对应卡接,且连接轴的上端开设有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设置的凸头对应卡接的扣槽,连接轴的外环面下端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搅拌棒,且搅拌棒的下表面与过滤板的上表面相接触;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安装于外壳的外环面前端下侧,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且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和排料阀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吸尘器,所述外壳与过滤板的上端左侧开设有通口,通口处安装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不合格要求的原材料通过吸尘器进行收集,其收集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环,所述防撞环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撞环分别安装于外壳的外环面上下两端中部,防撞环的外环面中部开设有滑槽,且防撞环的外环面上下两端均为圆角结构。设置的防撞环能够有效的对外壳进行保护,避免外部设备撞击除杂机构而导致除杂机构损坏,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进一步的,还包括滑环和连接块,所述滑环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滑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防撞环的外环面所开设的滑槽内部,且滑环的外环面右侧端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外部预设固定扣对应卡接。设置的滑环和连接块能够使除杂机构的安装具有多种形式,从而使设备的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把手分别安装于过滤板的上端前后两侧。设置的把手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清洁,能够使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进一步的,还包括钢化玻璃和碳化硅耐磨涂层,所述侧门板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侧门板的前表面中部所开设的开口的内部安装有钢化玻璃,且钢化玻璃的后侧面喷涂有热喷涂碳化硅耐磨涂层。设置的钢化玻璃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设备内部耗材的搅拌状态与残留量,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使用,同时碳化硅耐磨涂层能够保证钢化玻璃的表面完整性,从而达到延长钢化玻璃使用寿命的目的。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方形环状结构,密封环设置于外壳的内环面前端中部,且密封环的内环面与侧门板的外表面后端相接触。设置的密封环能够加强设备的密封性,避免耗材泄漏而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进一步的,还包括卡扣,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且活动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环状结构的卡扣,卡扣的内环面设置有胶质结构的垫板,且垫板的内环面上下两端为圆角结构。设置的卡扣能够对外部送料管道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使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X形结构,且支撑板的四侧臂上表面端部均开设有与支撑腿的外环面中部相对应的卡孔。设置的支撑板能够对支撑腿进行加固,从而加强设备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罩和步进电机,所述过滤罩通过第一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的内侧靠近底部位置,过滤罩为倒锥形结构,所述过滤罩的低位处连通固定有排料管,排料管通过第二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排料管的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阀,排料管上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外壳的底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齿间啮合,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初次过滤后的耗材聚集到过滤罩内,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从动齿轮带动排料管转动,排料管带动过滤罩转动,过滤罩对耗材进行过滤筛选,筛选出的料体落入外壳内侧底部,打开排料阀,合格后的料体排出,打开出料阀,不合格的料体通过排料管排出,其采用转动筛选过滤方式,过滤能力强,能够有效避免料体聚集到一处而导致无法有效过滤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该耗材除杂机构的工作能力,同时,其对不合格料体进行收集方便,便于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具有以下好处:1、能够对耗材进行充分的过滤,避免杂物进入3D打印机内部而影响打印机的使用,同时能够对耗材进行充分的搅拌,以保证混合型耗材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打印质量。2、不合格要求的原材料通过吸尘器进行收集,其收集方便,省时省力。3、设置的防撞环能够有效的对外壳进行保护,避免外部设备撞击除杂机构而导致除杂机构损坏,同时防撞环外环面所设置的滑环和连接块能够使除杂机构的安装具有多种形式,从而使设备的使用更加方便。4、初次过滤后的耗材聚集到过滤罩内,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从动齿轮带动排料管转动,排料管带动过滤罩转动,过滤罩对耗材进行过滤筛选,筛选出的料体落入外壳内侧底部,打开排料阀,合格后的料体排出,打开出料阀,不合格的料体通过排料管排出,其采用转动筛选过滤方式,过滤能力强,能够有效避免料体聚集到一处而导致无法有效过滤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该耗材除杂机构的工作能力,同时,其对不合格料体进行收集方便,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连接杆(9)和支撑环(13);/n外壳(1):上端和前端中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外壳(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外壳(1)的前端中部交接有侧门板(4),且外壳(1)的下表面所开设的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排料阀(8),外壳(1)的下表面外环侧呈圆周阵列安装有卡环(2),且卡环(2)的下端卡接有支撑腿(3),外壳(1)的外环面右后侧上端设置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上端铰接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上表面左前侧端部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凸头;/n连接杆(9):共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接杆(9)分别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上下两端,且两根连接杆(9)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桨(10),搅拌桨(10)的外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侧边为十字形结构的固定环(11),且固定环(11)的中环下表面与上端的连接杆(9),固定环(11)的四侧臂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环(11)的四侧臂上表面所开设的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毛刷(12);/n支撑环(13):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上端,且支撑环(13)的下表面与位于上端的连接杆(9)的上表面相接触,支撑环(1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4),且过滤板(14)的下表面与毛刷(12)的上端相接触,过滤板(14)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下端与搅拌桨(10)的上端对应卡接,且连接轴(15)的上端开设有与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所设置的凸头对应卡接的扣槽,连接轴(15)的外环面下端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搅拌棒(16),且搅拌棒(16)的下表面与过滤板(14)的上表面相接触;/n其中:还包括单片机(29),所述单片机(29)安装于外壳(1)的外环面前端下侧,单片机(2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且单片机(29)的输出端与电机(7)和排料阀(8)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连接杆(9)和支撑环(13);
外壳(1):上端和前端中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外壳(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外壳(1)的前端中部交接有侧门板(4),且外壳(1)的下表面所开设的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排料阀(8),外壳(1)的下表面外环侧呈圆周阵列安装有卡环(2),且卡环(2)的下端卡接有支撑腿(3),外壳(1)的外环面右后侧上端设置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上端铰接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上表面左前侧端部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凸头;
连接杆(9):共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接杆(9)分别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上下两端,且两根连接杆(9)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桨(10),搅拌桨(10)的外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侧边为十字形结构的固定环(11),且固定环(11)的中环下表面与上端的连接杆(9),固定环(11)的四侧臂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环(11)的四侧臂上表面所开设的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毛刷(12);
支撑环(13):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上端,且支撑环(13)的下表面与位于上端的连接杆(9)的上表面相接触,支撑环(1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4),且过滤板(14)的下表面与毛刷(12)的上端相接触,过滤板(14)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下端与搅拌桨(10)的上端对应卡接,且连接轴(15)的上端开设有与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所设置的凸头对应卡接的扣槽,连接轴(15)的外环面下端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搅拌棒(16),且搅拌棒(16)的下表面与过滤板(14)的上表面相接触;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29),所述单片机(29)安装于外壳(1)的外环面前端下侧,单片机(2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且单片机(29)的输出端与电机(7)和排料阀(8)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器(17),所述外壳(1)与过滤板(14)的上端左侧开设有通口,通口处安装有吸尘器(17),所述吸尘器(17)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29)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耗材除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环(18),所述防撞环(1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撞环(18)分别安装于外壳(1)的外环面上下两端中部,防撞环(18)的外环面中部开设有滑槽,且防撞环(18)的外环面上下两端均为圆角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孙莹赖传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致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