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22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包括混合箱、加料箱、第一驱动组件、固定架、加料盒、下料管、搅拌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盛装组件和电液推杆;所述混合箱和所述加料箱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加料箱固定安装在混合箱的正上端。通过混合箱、加料箱、第一驱动组件、固定架、加料盒、下料管、搅拌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盛装组件和电液推杆的配合使用,第一驱动组件可分别控制多组固定架转动,转动过程中各组加料盒会依次与加料箱相抵触,从而分别与混合箱连通,并向混合箱内添加耗材;该装置在对耗材进行添加和混合时更方便,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在更换耗材时更方便,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现有的3D打印机在进行多色打印时,都是通过使用多组喷头或一组“两进一出”式喷头来进行。其中多组喷头仅适用于色彩分层明确的部件打印,而“两进一出”式喷头造价高,在使用时,其内夹杂的多种耗材混合不便,且所能够混合的耗材数量少,在使用过程中,更换和添加耗材需将打印机暂停使用,降低了使用便利性,同时也浪费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包括混合箱、加料箱、第一驱动组件、固定架、加料盒、下料管、搅拌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盛装组件和电液推杆;所述混合箱和所述加料箱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加料箱固定安装在混合箱的正上端,且两者均为竖直设置;所述混合箱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混合箱的内部空腔和所述加料箱的内部空腔通过进料口连通;所述加料箱的一侧开设有切口,所述加料箱内顶面与切口连接处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混合箱的上端;若干组所述固定架水平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上,且若干组固定架呈环形阵列设置;若干组所述加料盒可分别卡接在一组固定架内,所述加料盒的上端可与斜面相抵触,各组所述加料盒的下端可分别与进料口相互对正并连通;所述下料管竖直设置,并转动安装在混合箱的内顶部;所述盛装组件活动卡接在混合箱内,所述盛装组件下端活动卡接在出料口内,并活动套接在下料管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混合箱,并与下料管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下料管上,且搅拌组件的下端与盛装组件的上端活动贴合;若干组所述电液推杆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混合箱内底部,且若干组所述电液推杆活塞杆的一端均与盛装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固定杆和连接架;所述第一电机竖直设置在混合箱的上端,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架套设在固定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管和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管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架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为上下颠倒设置的圆台结构,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其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管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中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加料盒包括壳体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壳体设置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壳体活动卡接在第一固定管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其下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其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壳体上端的高度水平位于斜面上下端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块为上下颠倒设置的圆台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空腔,其上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其下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出料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与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可与第一固定块内表面贴合;所述壳体内活动卡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可与第二固定块的上端相抵触;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测距仪,所述测距仪的检测端竖直朝向压板;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活动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下端可与混合箱上端相抵触,所述限位组件的上端可与第二固定块内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通孔;若干组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若干组所述凹槽呈环形阵列设置;各组所述凹槽分别与一组通孔连通,且相连的通孔与凹槽,其两者中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组第三固定块、若干组限位杆、限位块和弹簧;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下端可与第二固定块内壁贴合;各组所述限位杆分别活动插接在一组通孔内,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下端穿过凹槽位于第二固定块的下方;所述限位块设置为球形结构,各组所述限位块分别与一组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各组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一组凹槽内,且各组限位块分别通过一组弹簧与一组凹槽底面弹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包括第二固定管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管竖直设置在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转盘轴承与混合箱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侧端与第二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出料孔,若干组所述第二出料孔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各组第二出料孔的底面均与第四固定块上端面位于同一弧形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若干组搅拌叶,若干组所述搅拌叶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搅拌叶的上端面开设有弧面,所述弧面的一端与搅拌叶的底面连接,所述弧面的另一端与搅拌叶的侧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竖直设置在混合箱的上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贯穿混合箱位于其内部,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固定管上,且第二齿轮的位于若干组第二出料孔之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盛装组件包括第五固定块和卡接管;所述第五固定块为上下颠倒设置的圆台结构,所述第五固定块内部设置有空腔,且其上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五固定块活动卡接在混合箱内,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侧端与混合箱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卡接管的上端固定贯穿第五固定块的下端,且卡接管的上端面与第五固定块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弧形面上,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卡接管的下端活动卡接在出料口内,所述卡接管的上端可活动套接在第二固定管的下端;所述搅拌叶的下表面可与第五固定块的内表面活动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混合箱、加料箱、第一驱动组件、固定架、加料盒、下料管、搅拌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盛装组件和电液推杆的配合使用,第一驱动组件可分别控制多组固定架转动,转动过程中各组加料盒会依次与加料箱相抵触,从而分别与混合箱连通,并向混合箱内添加耗材;该装置在对耗材进行添加和混合时更方便,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在更换耗材时更方便,实用性更强;2、通过在加料盒底部活动安装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的下端可与混合箱上端相抵触,限位组件的上端可与第二固定块内壁贴合,使得加料盒在未使用时,限位组件能够对加料盒进行封闭,加料盒在使用时,限位组件能够自动打开对加料盒的封闭,该加料盒完整性更高,独立性更强,无需人工对其进行打开或关闭,简化了使用过程,使用更方便;3、通过在加料盒内活动卡接压板,使得堆积在加料盒内的耗材会始终处于被压板压迫的状态,从而使得耗材在使用时,其上表面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且耗材不会粘接停留在加料盒的侧壁上,耗材使用率更高;4、通过在加料盒的上端安装测距仪,使得测距仪能够对其到压板的距离进行检测,从而得出加料盒内耗材的使用情况,无需使用者对其观察,节省了人力,且检测精度更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加料箱(2)、第一驱动组件(3)、固定架(4)、加料盒(5)、下料管(6)、搅拌组件(7)、第二驱动组件(8)、盛装组件(9)和电液推杆(10);/n所述混合箱(1)和所述加料箱(2)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加料箱(2)固定安装在混合箱(1)的正上端,且两者均为竖直设置;所述混合箱(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空腔和所述加料箱(2)的内部空腔通过进料口(101)连通;所述加料箱(2)的一侧开设有切口(201),所述加料箱(2)内顶面与切口(201)连接处设置有斜面(202);/n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均设置在混合箱(1)的上端;若干组所述固定架(4)水平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上,且若干组固定架(4)呈环形阵列设置;若干组所述加料盒(5)可分别卡接在一组固定架(4)内,所述加料盒(5)的上端可与斜面(202)相抵触,各组所述加料盒(5)的下端可分别与进料口(101)相互对正并连通;/n所述下料管(6)竖直设置,并转动安装在混合箱(1)的内顶部;所述盛装组件(9)活动卡接在混合箱(1)内,所述盛装组件(9)下端活动卡接在出料口(102)内,并活动套接在下料管(6)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混合箱(1),并与下料管(6)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组件(7)安装在下料管(6)上,且搅拌组件(7)的下端与盛装组件(9)的上端活动贴合;/n若干组所述电液推杆(10)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混合箱(1)内底部,且若干组所述电液推杆(10)活塞杆的一端均与盛装组件(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加料箱(2)、第一驱动组件(3)、固定架(4)、加料盒(5)、下料管(6)、搅拌组件(7)、第二驱动组件(8)、盛装组件(9)和电液推杆(10);
所述混合箱(1)和所述加料箱(2)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加料箱(2)固定安装在混合箱(1)的正上端,且两者均为竖直设置;所述混合箱(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空腔和所述加料箱(2)的内部空腔通过进料口(101)连通;所述加料箱(2)的一侧开设有切口(201),所述加料箱(2)内顶面与切口(201)连接处设置有斜面(202);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均设置在混合箱(1)的上端;若干组所述固定架(4)水平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上,且若干组固定架(4)呈环形阵列设置;若干组所述加料盒(5)可分别卡接在一组固定架(4)内,所述加料盒(5)的上端可与斜面(202)相抵触,各组所述加料盒(5)的下端可分别与进料口(101)相互对正并连通;
所述下料管(6)竖直设置,并转动安装在混合箱(1)的内顶部;所述盛装组件(9)活动卡接在混合箱(1)内,所述盛装组件(9)下端活动卡接在出料口(102)内,并活动套接在下料管(6)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混合箱(1),并与下料管(6)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组件(7)安装在下料管(6)上,且搅拌组件(7)的下端与盛装组件(9)的上端活动贴合;
若干组所述电液推杆(10)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混合箱(1)内底部,且若干组所述电液推杆(10)活塞杆的一端均与盛装组件(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11)、固定杆(12)和连接架(13);
所述第一电机(11)竖直设置在混合箱(1)的上端,所述固定杆(12)的下端与第一电机(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架(13)套设在固定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包括第一固定管(14)和第一固定块(15);所述第一固定管(14)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架(13)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为上下颠倒设置的圆台结构,且第一固定块(15)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其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管(1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中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耗材混合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盒(5)包括壳体(16)和第二固定块(17);
所述壳体(16)设置为圆形柱状结构,所述壳体(16)活动卡接在第一固定管(14)内,所述壳体(1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其下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其上端开设有安装孔(1601),所述壳体(16)上端的高度水平位于斜面(202)上下端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块(17)为上下颠倒设置的圆台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空腔,其上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其下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出料孔(1701);所述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与壳体(16)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17)可与第一固定块(15)内表面贴合;
所述壳体(16)内活动卡接有压板(18),所述压板(18)的下端可与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相抵触;所述安装孔(1601)内安装有测距仪(19),所述测距仪(19)的检测端竖直朝向压板(18);
所述第二固定块(17)内活动安装有限位组件(20),所述限位组件(20)的下端可与混合箱(1)上端相抵触,所述限位组件(20)的上端可与第二固定块(17)内壁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义王玲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爱三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