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头以及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03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头,按摩头包括:底座,底座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部,底座通过连接部连接在支架上;以及至少三个电极片,至少三个电极片设置于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且电极片相互间隔设置;其中,底座为弹性底座,且在受到人体部位压力时以连接部为支点,随人体部位发生弹性变形,以带动电极片贴靠在人体部位。由此,通过在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头底座上间隔安装设置至少三个电极片,可以提升按摩头对用户颈部的按摩效果,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头以及颈部按摩仪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申请人于2020年7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按摩头以及颈部按摩仪”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1413948.7”的优先权。
本技术涉及颈部按摩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按摩头以及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因为工作或生活等导致的颈部酸痛得到缓解。颈部按摩仪以它能够有效舒缓颈部肌肉酸痛的功能得到用户的认可,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相关技术中,虽然颈部按摩仪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的酸痛,使用户的颈部得到放松。但是由于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头上一般安装设置一个或两个电极片,所以会导致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手法比较单一,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头,该按摩头上可以安装设置至少三个电极片,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根据本技术的按摩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及至少三个电极片,所述至少三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且所述电极片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底座为弹性底座,且在受到人体部位压力时以所述连接部为支点,随所述人体部位发生弹性变形,以带动所述电极片贴靠在所述人体部位。由此,通过在按摩头的底座上安装设置至少三个电极片,使得按摩头不仅能够对颈部形成较好地包裹,可以向颈部提供更大范围的电刺激,而且可以丰富颈部按摩仪对颈部按摩时的手法,另外,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极片能够因为受到底座变形的弹性回复力从而压持在颈部,可以使电极片与颈部的贴合更加紧密。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三个所述电极片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奇数个时,在所述底座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所述电极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和所述底座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在人体皮肤的投影重合;或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偶数个时,在所述底座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极片关于所述底座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片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d满足关系式:2mm≤d≤10mm。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设置有绝缘条,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条。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头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所述至少三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导电件朝向人体的一侧且均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电件为一体式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极片相对应的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导电区域。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头还包括:接电件,所述接电件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所述接电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凝胶片;或所述电极片为凝胶片;所述按摩头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凝胶片且相对所述底座安装和拆卸。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承载件在对应所述凝胶片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凝胶片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粘接连接,以将所述承载件夹持在所述凝胶片与所述底座之间。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头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导电件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片为导电凝胶片、导电硅胶片或导电金属片。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片为柔性或弹性电极片,能够随所述底座一同发生弹性变形。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包括:软胶本体和硬胶骨架,所述硬胶骨架嵌设于所述软胶本体内或与所述软胶本体层叠设置,所述硬胶骨架随所述软胶本体一同发生弹性变形。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片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表面为导电面,所述至少三个电极片的导电面面积之和为S,S满足关系式:S≥2500mm2。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表面为椭圆形、跑道形或腰形。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底座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所述底座端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底座的厚度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的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架;上述按摩头,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支架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架的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和所述底座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在人体皮肤的投影重合;设定所述支架的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对应的角度为0°,所述电极片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表面为导电面,所有导电面在所述支架内的分布的弧度范围不超过-90°~90°。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在人体颈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支架在人体颈部的轴向长度。在本技术的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底座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所述底座端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爆炸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按摩头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0-颈部按摩仪;10-按摩头;11-底座;111-连接部;14-电极片;15-绝缘条;17-接电件;18-承载件;19-凝胶片;21-导电件;211-导电片;212-排线;24-软胶本体;25-硬胶骨架;26-导电面;27-通孔;3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头10,该按摩头10可以应用于颈部按摩仪100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头10可以包括:底座11和至少三个电极片14,至少三个电极片14安装设置在底座11上,至少三个电极片14可以与用户的颈部进行贴合并且对用户的颈部输出电刺激,使用户颈部的肌肉得到放松,从而缓解用户颈部疲劳。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底座11可以包括:连接部111,连接部111设置于底座11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底座11通过连接部111连接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安装于按摩仪的支架,所述按摩头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及/n至少三个电极片,所述至少三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且所述电极片相互间隔设置;/n其中,所述底座为弹性底座,且在受到人体部位压力时以所述连接部为支点,随所述人体部位发生弹性变形,以带动所述电极片贴靠在所述人体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16 CN 20202141394871.一种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安装于按摩仪的支架,所述按摩头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至少三个电极片,所述至少三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且所述电极片相互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底座为弹性底座,且在受到人体部位压力时以所述连接部为支点,随所述人体部位发生弹性变形,以带动所述电极片贴靠在所述人体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电极片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奇数个时,在所述底座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所述电极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和所述底座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在人体皮肤的投影重合;或
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偶数个时,在所述底座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极片关于所述底座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片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d满足关系式:2mm≤d≤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设置有绝缘条,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所述至少三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导电件朝向人体的一侧且均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一体式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极片相对应的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导电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电件,所述接电件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所述接电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凝胶片;或所述电极片为凝胶片;
所述按摩头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凝胶片且相对所述底座安装和拆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简康宁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