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头和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03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头和颈部按摩仪,按摩头设置于颈部按摩仪的支架上,按摩头包括:至少两个按摩组件和弹性连接件,相邻的按摩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按摩组件用于按摩人体颈部的不同区域,弹性连接件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按摩组件之间,相邻的按摩组件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间的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以提供给相邻的两个按摩组件压贴于颈部的弹性力。通过设置弹性连接件,使得相邻两个按摩组件之间可以以弹性连接件为支点发生相互转动,从而使得按摩组件适应性地贴合在人体颈部,即可以提升按摩头的浮动贴肤能力,这样可以适应不同脖围和形状的用户脖子,减小因接触不良产生的刺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头和颈部按摩仪
本技术涉及按摩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按摩头和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颈部按摩仪小巧,能有效代替人工按摩,舒展紧张的筋骨和肌肉,减轻用户的紧张和压迫感,更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收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相关技术中,按摩仪通常包括两个按摩头,每个按摩头包括一个电极。按摩仪工作时,电极与按摩部位直接接触,产生作用于按摩部位的电流。但两个按摩头的摆动联动性较差,在摆动时容易落在不同的柱面上从而形成相互干涉,与人体的贴合效果以及包裹性较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头,通过设置弹性连接件,使得相邻两个按摩组件之间可以以弹性连接件为支点发生相互转动,从而使得按摩组件适应性地贴合在人体颈部。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于颈部按摩仪的支架上,所述按摩头包括:至少两个按摩组件和弹性连接件,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按摩组件用于按摩人体颈部的不同区域;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之间,任意一个所述按摩组件运动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联动与其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运动,以贴合于所述人体颈部,且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间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以提供给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压贴于颈部的弹性力。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头,通过设置弹性连接件,使得相邻两个按摩组件之间可以以弹性连接件为支点发生相互转动,从而使得按摩组件适应性地贴合在人体颈部,即可以提升按摩头的浮动贴肤能力,这样可以适应不同脖围和形状的用户脖子。此外,在颈部活动时,相邻的按摩组件能够通过弹性连接件的联动而发生同步浮动,即便是按摩头局部受到颈部的推顶,仍然能够使得位于按摩头上的多个按摩组件同步的贴合在颈部,相邻的按摩组件在浮动的同时又使得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变形的弹性连接件为相邻的按摩组件提供了主动向颈部贴靠的驱动力,不但适应的颈部的尺寸形态,又对于颈部存在一定的压贴力,保证了按摩组件与颈部的有效稳定贴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安装件和按摩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连接件,所述按摩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和所述安装件构造成一体成型的弹性软胶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外环框,所述外环框环绕在所有所述安装件的外周和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端部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内形成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按摩件封盖在所述通孔的一侧;还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片通过所述通孔并通过导电层贴合电连接在所述按摩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层之间连接有电连接部,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上设置有电输入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片上背离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发热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底座,所述按摩头通过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至少两个所述按摩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底座为弹性底座,所述底座能够至少随同所述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并产生驱动所述按摩组件贴合在颈部的形变复位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件和安装件,相邻的所述安装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连接件,所述按摩件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按摩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浮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为软胶件,所述按摩件能够通过挤压所述安装件而相对所述底座浮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上形成有空腔,以使得所述按摩件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浮动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底座的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件之间形成有间隙且在所述弹性连接件处形成有凹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背离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在背离人体颈部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安装件背离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件相对所述底座浮动的形变力小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形变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为软胶底座,且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按摩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片,所述弹片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按摩组件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片包括金属弹片、塑料弹片和软胶弹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铰链和扭簧,所述铰链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之间,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铰链上且两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上,至少一个所述铰链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按摩组件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按摩组件为至少三个,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的形状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的一部分边缘为弧形边缘,位于长度方向中间的所述按摩组件朝向人体颈部的按摩面为矩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的形变力大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形变力,所述按摩组件受到颈部的推顶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变形而摆动贴合在颈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为刚性按摩组件;或所述按摩组件为弹性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的弹性形变力大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形变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金属电极片,所述金属电极片用于输出按摩电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组件为电刺激按摩组件、电加热按摩组件、振动按摩组件和揉捏按摩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架和所述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时,至少部分的所述按摩组件与支架之间形成间隙,以使所述按摩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摆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可浮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能够相对颈部的径向移动和摆动,而紧密贴合在颈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支架的浮动力形变力小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形变力;一个所述按摩组件受到颈部的推顶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联动与其相邻的按摩组件一同相对所述支架浮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爆炸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设置于颈部按摩仪的支架上,所述按摩头包括:/n至少两个按摩组件,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按摩组件用于按摩人体颈部的不同区域;以及,/n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之间,任意一个所述按摩组件运动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联动与其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运动,以贴合于所述人体颈部,且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间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以提供给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压贴于颈部的弹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设置于颈部按摩仪的支架上,所述按摩头包括:
至少两个按摩组件,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按摩组件用于按摩人体颈部的不同区域;以及,
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之间,任意一个所述按摩组件运动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联动与其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运动,以贴合于所述人体颈部,且相邻的所述按摩组件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间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以提供给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压贴于颈部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
安装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连接件;
按摩件,所述按摩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和所述安装件构造成一体成型的弹性软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外环框,所述外环框环绕在所有所述安装件的外周和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端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内形成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按摩件封盖在所述通孔的一侧;
还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片通过所述通孔并经由所述导电层贴合电连接在所述按摩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层之间连接有电连接部,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上设置有电输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上背离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发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按摩头通过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至少两个所述按摩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底座为弹性底座,所述底座能够至少随同所述弹性连接件发生弹性变形,并产生驱动所述按摩组件贴合在颈部的形变复位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件和安装件,相邻的所述安装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连接件,所述按摩件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按摩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浮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软胶件,所述按摩件能够通过挤压所述安装件而相对所述底座浮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上形成有空腔,以使得所述按摩件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浮动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底座的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件之间形成有间隙且在所述弹性连接件处形成有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背离人体颈部的一侧表面在背离人体颈部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安装件背离人体颈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周彬彬林桂典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