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及挤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卫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及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卫浴类的铝合金产品一般需要挂在墙壁上使用,其中,有一种外形为圆形的底座比较常用,用量大,为长期生产的产品,之前传统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挤压出铝棒、切割出“铝饼”、切削、雕铣、氧化等。其中,挤压铝棒时要进行磷化处理,以起到减小摩擦和提升润滑的作用,防止挤压的工件断裂。该加工方法,需要实心的铝棒切削出凹槽状,产生的废铝屑比较多,利用率较低,浪费比较大,成本高,而且加工时间比较长,同时,实心的铝棒在成型过程中,型材的中心会出现挤压裂纹、气泡、夹杂、麻面、黑斑等缺陷,而产品氧化后,这些缺陷会很清晰地显示出来,影响产品外观。另外,虽然磷化处理可以防止工件断裂,但是该过程会产生是大量的磷化渣,需要除渣设备来处理,而且磷化后工件表面会产生磷化膜,需要清洗去除后才能氧化,特别地该磷化过程和后续去磷处理都会引起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使用下料机切割出铝合金薄板;/n(2)将铝合金薄板放置在挤压模具内且保证铝合金薄板侵泡在润滑液中,开启挤压机,下压所述挤压模具,形成内壁具有纵向突筋的凹槽状工件;/n(3)取出凹槽状工件,清洗后进行车削,修整出铝合金底座外形;/n(4)在凹槽状工件的外壁雕铣出螺孔;/n(5)在凹槽状工件的纵向突筋底部雕铣出斜面;/n(6)进行抛光,去除表面毛刺;/n(7)表面进行氧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使用下料机切割出铝合金薄板;
(2)将铝合金薄板放置在挤压模具内且保证铝合金薄板侵泡在润滑液中,开启挤压机,下压所述挤压模具,形成内壁具有纵向突筋的凹槽状工件;
(3)取出凹槽状工件,清洗后进行车削,修整出铝合金底座外形;
(4)在凹槽状工件的外壁雕铣出螺孔;
(5)在凹槽状工件的纵向突筋底部雕铣出斜面;
(6)进行抛光,去除表面毛刺;
(7)表面进行氧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铝合金薄板预先放置在挤压模具的凹模内的挤压腔,随后挤压机下压挤压模具的凸模,对铝合金薄板进行挤压,也将挤压腔内的润滑液排挤到环绕所述挤压腔的环形腔内,在成型后挤压机上升所述凸模,润滑液又向挤压腔回流,为下一次挤压过程做准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模上升的同时,所述挤压模具内的弹性结构顶起凹槽状工件,用以挤压模具脱开凹槽状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完成后,使用手工工具夹住凹槽状工件,在凹槽状工件要脱离凹模时,倾斜凹槽状工件,让凹槽状工件内的润滑液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挤压机设置为以8-12mm/s的速度下压所述挤压模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依次切削凹槽状工件的底面、侧面和顶面,再加工出底面处的第四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先保持凹槽状工件竖立,预先在凹槽状工件的侧壁钻孔,再进行攻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钻孔位置位于所述侧壁背对突筋位置,所述螺孔贯通侧壁和突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保持凹槽状工件平方,雕铣突筋底部朝向外壁方向的斜面,所述斜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15度斜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液设置为石油基矿物油。
11.一种挤压模具,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铝合金底座的加工方法,所述挤压模具安装在所述挤压机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黄清森,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