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984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的纳米银线制备方法,预先分别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氯盐和溴盐溶于乙二醇中备用,将上述三种溶液依次按配方混合均匀,再缓慢加入新配置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反应母液,将反应母液倒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并搅拌,30min后停止通气并密封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成核温度,维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至成线温度,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容器放入冷水中冷却,反应产物经洗涤离心后得到纳米银线分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合成的纳米银线直径在30~50nm,线径均一,且颗粒、短棒等杂质含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银线因其优异的导电性、透光度和挠曲性能,有望成为传统导电材料ITO的理想替代品,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可穿戴设备和柔性传感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纳米银线制备方法为多元醇法,其具有产率高,线径均匀等优点。现有研究表明,形核控制剂是影响纳米银线直径的关键因素。早期常用Cl-作为形核控制剂,被还原的Ag原子在AgCl的表面形核,进而生长银线,但制备的纳米银线直径在50nm以上。Li等人使用Cl-和Br-作为混合控制剂,成功制备了直径在20nm以下的纳米银线,然而Br~的引入同时也将导致颗粒和短棒等杂质的增加。Ye等人认为在纳米银线生长过程中均相形核和异相形核均同时发生,并提出了抑制二次均相成核理论,以减少产物中的杂质。Du等人指出,纳米银线生长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并依据Ostwald熟化机理自发进行。专利CN109622984A公开了一种先升温后降温的方法来制备超细纳米银线,但该方法需要频繁升降温,且在降温过程速率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分别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5mol/L的溶液A,将氯盐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1mol/L的溶液B,将溴盐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1mol/L的溶液C,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为K30、K60和K90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氯盐为氯化钾或氯化铵或二者的混合,溴盐为溴化钾或溴化铵或二者的混合;/n(2)分别量取10~40mL的溶液A、6mL的溶液B、1mL的溶液C和3~33mL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体积为50mL的混合溶液;称取0.425~1.7g的硝酸银溶于50mL的乙二醇中,溶解完全后以1~5mL/min的速度缓慢加入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5mol/L的溶液A,将氯盐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1mol/L的溶液B,将溴盐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1mol/L的溶液C,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为K30、K60和K90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氯盐为氯化钾或氯化铵或二者的混合,溴盐为溴化钾或溴化铵或二者的混合;
(2)分别量取10~40mL的溶液A、6mL的溶液B、1mL的溶液C和3~33mL乙二醇混合均匀得到体积为50mL的混合溶液;称取0.425~1.7g的硝酸银溶于50mL的乙二醇中,溶解完全后以1~5mL/min的速度缓慢加入至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完毕后即得反应母液;
(3)将反应母液倒入烧瓶中,通入N2并搅拌,30min之后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朱佩佩危伟王灿陈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