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81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双层冷却管和漏板,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双层冷却管,所述双层冷却管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双层冷却管下侧设置有所述漏板,所述漏板下侧设置有漏网,所述漏网下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漏网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侧设置有输送链板,所述双层冷却管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冷却管,使从冷却箱内进入的冷却液得到缓冲,不会对滴丸的形成过程产生影响,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通过设置水位高于双层冷却管的冷却箱,利用连通器原理,使冷却箱内的冷却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双层冷却管,能够减少一个泵的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滴丸机冷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滴丸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以下要求:基质包括水溶性基质和非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聚乙二醇、明胶和硬脂酸等,冷凝液必须安全无害,常用的有液状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和水等,滴丸应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使用、贮藏的要求,在滴制成丸后可包糖衣或薄膜衣,滴丸剂宜密封贮存,防止受潮、发霉、变质,滴丸是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因此滴丸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冷却装置。现有的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中进入双层冷却管内的冷却液会对滴丸的冷却过程产生影响,从而使滴丸形状不均匀,导致产品不合格,另外现有的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需要使用两个泵才能将冷却液从储液箱回流到双层冷却管内,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双层冷却管(2)和漏板(9),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双层冷却管(2),所述双层冷却管(2)底部设置有阀门(3),所述双层冷却管(2)下侧设置有所述漏板(9),所述漏板(9)下侧设置有漏网(10),所述漏网(10)下侧设置有储液箱(11),所述漏网(10)一侧设置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上侧设置有输送链板(12),所述双层冷却管(2)一侧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一侧设置有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内部设置有压缩机(5),所述冷却箱(4)一侧壁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中部设置有抽水泵(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双层冷却管(2)和漏板(9),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双层冷却管(2),所述双层冷却管(2)底部设置有阀门(3),所述双层冷却管(2)下侧设置有所述漏板(9),所述漏板(9)下侧设置有漏网(10),所述漏网(10)下侧设置有储液箱(11),所述漏网(10)一侧设置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上侧设置有输送链板(12),所述双层冷却管(2)一侧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一侧设置有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内部设置有压缩机(5),所述冷却箱(4)一侧壁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中部设置有抽水泵(8),所述进水管(7)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滴丸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冷却管(2)与所述底座(1)插接,所述阀门(3)与所述双层冷却管(2)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贺贺汪浩杨小芳朱飞跃李为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誉隆亚东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