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67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包括顶盖和连接圈;顶盖内侧为上凸的弧面结构,连接圈为环形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帽状结构,连接圈沿底部周边设有松紧带;顶盖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一防护层,连接圈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二消毒剂层和第二防护层。上述头罩直接套在患者头上即可,穿脱都非常方便,减少了医生换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医生打开顶盖查看伤口情况,而无需将头罩整体穿脱;消毒剂层的设置,可对伤口形成很好的防护;防护层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消毒剂层不被外界污染;松紧带的设置提高了头罩佩戴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属于头部术后防护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开颅手术,是颅骨外科手术的一种,指通过机械设备打开患者颅骨,从而进行一些非常规治疗。现有技术中,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都习惯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然后用胶布粘贴固定消毒敷料,最后再用绷带裹紧,操作繁琐,且绷带容易松脱掉落,松脱掉落后,需要重新包装,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当医护人员需要观察伤口时,需要解开绷带、揭开消毒敷料后,才可以,观察后,还需要再次重新包装,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内侧设有消毒剂层,可对伤口形成很好的防护;穿戴方便;观察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包括顶盖和连接圈;顶盖内侧为上凸的弧面结构,连接圈为环形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帽状结构,连接圈沿底部周边设有松紧带;顶盖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一防护层,连接圈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二消毒剂层和第二防护层。上述顶盖与连接圈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医生打开顶盖查看伤口情况,查看结束后再将打开的开口闭合即可,而无需将头罩整体穿脱,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毒剂层的设置,可对伤口形成很好的防护;防护层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消毒剂层不被外界污染;松紧带的设置提高了头罩佩戴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上述“顶盖内侧为上凸的弧面结构”,指顶盖内侧为两端低、中间高的弧面结构,用于覆盖患者头顶。上述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使用时,直接套在患者头上即可,消毒剂层与患者头皮直接接触,穿脱都非常方便,减少了医生换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消毒剂层在内、与伤口直接接触,防护层在外、有效保护消毒剂层不被外界污染;可适于不同的头围,且稳定性好;便于伤口的观察。上述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的整个内侧都有消毒剂层,进一步提高了头罩的适应性,可对头部伤口形成有效防护。为了便于观察,作为本申请其中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顶盖的底部周边为由两个以上的下凸的C形边拼接而成的波浪结构,连接圈的顶部周边为由两个以上的下凹的C形边拼接而成的波浪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下凸的C形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下凹的C形边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下凸的C形边的内侧周边活动黏贴在下凹的C形边的外侧周边上。下凸的C形边,指向下突出的C形结构;下凹的C形边指向下凹陷的C形结构;相互匹配的下凸的C形边和下凹的C形边的设计,便于局部伤口的观察,同时扩大了局部观察时的打开面积。作为本申请其中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下凸的C形边的内侧周边通过魔术贴活动黏贴在下凹的C形边的外侧周边上。当然也可通过易撕胶黏贴。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装置的适应性,连接圈沿底部周边设有通道,通道上设有调节缺口,松紧带活动贯穿在通道内。可在调节缺口处调节通道内松紧带的长短(可通过打活结或设置卡扣等方法来调节),进而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为了对患者头部形成更好的防护,第一防护层由从内到外相接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一防水层复合而成;第二防护层由从内到外相接的第二弹性层和第二防水层复合而成。弹性层的设置可有效缓解外力,对患者头部起到更好的防护。为了节约治疗成本,第一消毒剂层活动黏贴在第一弹性层的内侧;第二消毒剂层活动黏贴在第二弹性层的内侧,当防护层没有受到污染时,只需要更换消毒剂层即可,减少了治疗成本。松紧带设在第二防护底部周边,这样既能确保稳定性,又不影响消毒剂层的单独更换。第一消毒剂层的底部和第二消毒剂层的顶部无缝衔接,以确保对头部的有效防护。为了减少渗液对防护层的污染,第一消毒剂层外侧复合有第一防水膜层,第一防水膜层与第一弹性层活动黏贴;第二消毒剂层外侧复合有第二防水膜层,第二防水膜层与第二弹性层活动黏贴。这也可以有效延长防护层的使用时间。可在防水膜层上设置胶黏层,胶黏层上设置易撕纸,当需要使用时,直接将易撕纸撕掉,对应的贴在防护层内侧即可,当需要更换消毒剂层时,将其直接从防护层内侧撕下更换即可。本申请顶盖和连接圈各层的形状相同、且相互匹配。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二消毒剂层均由医用吸湿棉层浸透碘伏消毒剂制备而成。医用吸湿棉层的原料可以是聚酯纤维棉。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使用时,直接套在患者头上即可,穿脱都非常方便,减少了医生换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顶盖与连接圈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医生打开顶盖查看伤口情况,而无需将头罩整体穿脱,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消毒剂层的设置,可对伤口形成很好的防护;防护层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消毒剂层不被外界污染;松紧带的设置提高了头罩佩戴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顶盖厚厚度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7中顶盖厚厚度方向示意图;图中,1为顶盖,11为第一消毒剂层,111为第一防水膜层,12为第一防护层,121为第一弹性层,122为第一防水层,13为下凸的C形边,2为连接圈,21为松紧带,22为下凹的C形边,23为通道,24为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申请“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所示或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包括顶盖和连接圈;顶盖内侧为上凸的弧面结构,连接圈为环形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帽状结构,连接圈沿底部周边设有松紧带;顶盖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一防护层,连接圈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二消毒剂层和第二防护层;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二消毒剂层均由医用吸湿棉层浸透碘伏消毒剂制备而成,医用吸湿棉可以是聚酯纤维棉。上述顶盖与连接圈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医生打开顶盖查看伤口情况,而无需将头罩整体穿脱,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毒剂层的设置,可对伤口形成很好的防护;防护层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消毒剂层不被外界污染;松紧带的设置提高了头罩佩戴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上述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使用时,直接套在患者头上即可,穿脱都非常方便,减少了医生换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消毒剂层在内、与伤口直接接触,防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和连接圈;顶盖内侧为上凸的弧面结构,连接圈为环形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帽状结构,连接圈沿底部周边设有松紧带;顶盖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一防护层,连接圈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二消毒剂层和第二防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和连接圈;顶盖内侧为上凸的弧面结构,连接圈为环形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帽状结构,连接圈沿底部周边设有松紧带;顶盖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一消毒剂层和第一防护层,连接圈厚度方向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相接的第二消毒剂层和第二防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其特征在于:顶盖的底部周边为由两个以上的下凸的C形边拼接而成的波浪结构,连接圈的顶部周边为由两个以上的下凹的C形边拼接而成的波浪结构,顶盖的底部周边下凸的C形边与连接圈的顶部周边下凹的C形边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下凸的C形边的内侧周边活动黏贴在下凹的C形边的外侧周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其特征在于:下凸的C形边的内侧周边通过魔术贴活动黏贴在下凹的C形边的外侧周边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术后头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