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66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包括束缚带、压力传感器和阀门,所述束缚带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紧固带,且束缚带一侧的紧固带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子母扣,并且束缚带另一侧的紧固带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子母扣,所述束缚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束缚带的边侧固定连接有软管,并且软管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垫片,所述弹性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约束气囊,且约束气囊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防止压迫引流管体的能力加强,避免使得患者压迫引流管体造成引流管体的弯折和堵塞,同时胸腹带对患者的肘关节保护能力提升,避免使得胸腹带上的肘关节约束器具造成患者压力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
本技术涉及胸腹带
,具体为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
技术介绍
胸腹带是一种可以辅助术后患者伤口愈合防止伤口再次开裂的常见医疗器具,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身姿进行辅助定位,防止患者因为不良身姿造成二次损伤,而通常术后患者需要佩戴引流管体,防止引流管体受压的胸腹带则可以避免患者压迫引流管体出现危险。然而现有的胸腹带存在以下问题:胸腹带的防止压迫引流管体的能力不足,易使得患者压迫引流管体,易造成引流管体的弯折和堵塞,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胸腹带对患者的肘关节保护能力不足,易使得胸腹带上的肘关节约束器具造成患者压力性损伤,使得患者关节受损。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胸腹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胸腹带的防止压迫引流管体的能力不足,易使得患者压迫引流管体,易造成引流管体的弯折和堵塞,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胸腹带对患者的肘关节保护能力不足,易使得胸腹带上的肘关节约束器具造成患者压力性损伤,使得患者关节受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包括束缚带、压力传感器和阀门,所述束缚带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紧固带,且束缚带一侧的紧固带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子母扣,并且束缚带另一侧的紧固带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子母扣,而且束缚带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袋,同时置物袋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支撑条,所述束缚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束缚带的边侧固定连接有软管,并且软管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垫片,而且垫片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流管体,同时束缚带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约束气囊,且约束气囊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并且约束气囊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门,而且约束气囊的外壁上套设有备用气囊。优选的,所述束缚带内部的紧固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合块,且卡合块和束缚带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紧固带和束缚带组成贯穿的伸缩结构,且紧固带在束缚带上等间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撑条通过置物袋和束缚带组成贯穿的滑动结构,且支撑条关于束缚带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垫片和引流管体组成贴合的滑动结构,且垫片的材质是软胶。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在约束气囊的内部等角度分布,且备用气囊的侧截面设置为圆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防止压迫引流管体的能力加强,避免使得患者压迫引流管体造成引流管体的弯折和堵塞,不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胸腹带对患者的肘关节保护能力提升,避免使得胸腹带上的肘关节约束器具造成患者压力性损伤,避免患者关节受损。1、通过支撑条可以避免束缚带弯折压迫引流管体,且软管和软胶材质的垫片可以进一步加强引流管体的抗弯折能力,使得装置防止压迫引流管体的能力加强,避免使得患者压迫引流管体造成引流管体的弯折和堵塞,不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2、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约束气囊和患者肘关节之间的压力进行检测,然后控制阀门的开闭使得约束气囊和备用气囊联通,平衡约束气囊气压,防止约束气囊压迫患者肘关节,使得胸腹带对患者的肘关节保护能力提升,避免使得胸腹带上的肘关节约束器具造成患者压力性损伤,避免患者关节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约束气囊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置物袋和支撑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约束气囊和备用气囊结构示意图。图中:1、束缚带;2、紧固带;3、第一子母扣;4、第二子母扣;5、卡合块;6、置物袋;7、支撑条;8、连接带;9、软管;10、垫片;11、引流管体;12、弹性带;13、约束气囊;14、压力传感器;15、阀门;16、备用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包括束缚带1、紧固带2、第一子母扣3、第二子母扣4、卡合块5、置物袋6、支撑条7、连接带8、软管9、垫片10、引流管体11、弹性带12、约束气囊13、压力传感器14、阀门15和备用气囊16,束缚带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紧固带2,且束缚带1一侧的紧固带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子母扣3,并且束缚带1另一侧的紧固带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子母扣4,而且束缚带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袋6,同时置物袋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支撑条7,束缚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带8,且束缚带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软管9,并且软管9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垫片10,而且垫片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流管体11,同时束缚带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2,弹性带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约束气囊13,且约束气囊1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并且约束气囊13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门15,而且约束气囊13的外壁上套设有备用气囊16。束缚带1内部的紧固带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合块5,且卡合块5和束缚带1组成卡合结构,便于紧固带2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定位。紧固带2和束缚带1组成贯穿的伸缩结构,且紧固带2在束缚带1上等间距分布,便于提升紧固带2对患者的紧固能力。支撑条7通过置物袋6和束缚带1组成贯穿的滑动结构,且支撑条7关于束缚带1对称设置,垫片10和引流管体11组成贴合的滑动结构,且垫片10的材质是软胶,便于支撑条7的拆卸安装以及增加装置对引流管体11的防护能力,避免引流管体11的弯折。压力传感器14在约束气囊13的内部等角度分布,且备用气囊16的侧截面设置为圆弧形,便于对约束气囊13和肘关节之间的压力进行全面监测,以及便于患者进行肘部活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时,首先如图1所示,将束缚带1缠绕在患者的腰部,紧固带2和束缚带1滑动连接,且紧固带2上的卡合块5和束缚带1卡合连接,使得装置易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然后通过第一子母扣3和第二子母扣4对束缚带1进行定位,再由于束缚带1上的连接带8以及连接带8上的紧固带2、第一子母扣3和第二子母扣4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定位,如图1和图3所示,束缚带1上的置物袋6和支撑条7贯穿滑动连接,且垫片10和引流管体11贴合滑动连接,并且垫片10的材质是软胶,方便对支撑条7的拆卸安装,支撑条7可以对束缚带1进行支撑,使得束缚带1不易弯折提升引流管体11的抗弯折能力,同时软管9和垫片10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引流管体11的保护;如图1-2和图4所示,将束缚带1安装完毕,然后将肘关节使用约束气囊13包裹,约束气囊13通过弹性带12和束缚带1连接,方便不同体型患者使用,然后约束气囊13上的第一子母扣3和第二子母扣4对约束气囊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包括束缚带(1)、压力传感器(14)和阀门(15),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紧固带(2),且束缚带(1)一侧的紧固带(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子母扣(3),并且束缚带(1)另一侧的紧固带(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子母扣(4),而且束缚带(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袋(6),同时置物袋(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支撑条(7),所述束缚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带(8),且束缚带(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软管(9),并且软管(9)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垫片(10),而且垫片(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流管体(11),同时束缚带(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2),所述弹性带(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约束气囊(13),且约束气囊(1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并且约束气囊(13)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门(15),而且约束气囊(13)的外壁上套设有备用气囊(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压的胸腹带,包括束缚带(1)、压力传感器(14)和阀门(15),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紧固带(2),且束缚带(1)一侧的紧固带(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子母扣(3),并且束缚带(1)另一侧的紧固带(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子母扣(4),而且束缚带(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袋(6),同时置物袋(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支撑条(7),所述束缚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带(8),且束缚带(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软管(9),并且软管(9)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垫片(10),而且垫片(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流管体(11),同时束缚带(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2),所述弹性带(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约束气囊(13),且约束气囊(1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并且约束气囊(13)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门(15),而且约束气囊(13)的外壁上套设有备用气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引流管道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