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66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带体、主体带、松紧连接带、褶皱连接布、圆孔、乳胶垫圈、衬底、密封胶贴、引流管出口、引流管固定扣;该腹带提供了位置可变的造口开口,同时设计有引流管出口,能在适应不同位置造口的同时起到术后保护腹部伤口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
本技术属于造口术后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
技术介绍
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通常腹部手术后需要使用腹带来固定伤口,防止伤口崩裂及相对固定腹内压;对于实施肠造口术后的患者,普通腹带没有开口,所以通常是医护人员对应着造口位置在腹带上剪出一个口,用于造口袋的引出,但是这样剪切腹带会影响腹带的束腹性,影响腹带保护伤口的作用;另外术后患者伤口处通常需要埋入引流管,及时引出伤口产生的组织液,普通腹带上也没有用于引出管的出口,引流管只能压在腹带下,并从腹带下方引出,这样可能会造成引流管受到压迫,不便于引流,导致引流不畅;肠造口的位置选择也有所不同,一般降、乙结肠造口位于左下腹,回肠造口一般位于右下腹;目前市面上有些自带开口的腹带,其上只有一个开口,由于造口的位置可能会存在不同,固定开口的腹带不能很好的在保护腹部伤口的同时还能适应造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该腹带提供了位置可变的造口开口,同时设计有引流管出口,能在适应不同位置造口的同时起到术后保护腹部伤口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带体、主体带、松紧连接带、褶皱连接布、圆孔、乳胶垫圈、衬底、密封胶贴、引流管出口、引流管固定扣;所述腰部带体两侧边各通过三条横向间隔排列的松紧连接带连接着两块主体带;松紧连接带之间连接褶皱连接布;两块主体带上各开有一个圆孔;在主体带内侧,圆孔边沿上连接乳胶垫圈,乳胶垫圈外圈边沿连接衬底,且衬底也连接在主体带内侧面上;密封胶贴可拆卸的粘贴在衬底上,并将圆孔和乳胶垫圈覆盖住;主体带内侧,圆孔旁开有引流管出口;主体带内侧,引流管出口下方连接引流管固定扣;进一步的,所述一块主体带头端内侧面连接魔术贴毛面,另一块主体带头端外侧面连接魔术贴勾面;进一步的,所述衬底表面光滑,密封胶贴与衬底接触面上有黏胶;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出口内有松紧收缩布;进一步的,所述腰部带体内部连接软塑板,软塑板包覆海绵垫,外层再包覆腰部带体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腹带上有两个位置的圆孔可以适应不同位置的造口,只需撕下对应位置圆孔的密封胶贴即可使用;多个位置的圆孔可以适应不同位置做的造口,在满足不压迫造口的同时还使腹带具有很好的保护腹部术后伤口的作用;2、圆孔周围的乳胶垫圈可以避免造口处的直接压迫,可以通过乳胶垫的一个缓冲作用,减少造口处的压迫;3、引流管固定扣可以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由于牵扯造成移位,引流管出口可以将引流管从内引出,避免造成引流管在腹带下造成挤压,影响引流效果;且引流管出口内连接有松紧收缩布,引流管从其内引出后,松紧收缩布束在引流管上,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引流管在引流管出口内的随意活动;4、该腹带的腰部带体内部有软塑板,外包覆海绵垫,可以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一个承托,起到护腰的作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腰部带体,2-主体带,201-魔术贴毛面,202-魔术贴勾面,3-松紧连接带,4-褶皱连接布,5-圆孔,6-乳胶垫圈,7-衬底,8-密封胶贴,9-引流管出口,901-松紧收缩布,10-引流管固定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带体1、主体带2、松紧连接带3、褶皱连接布4、圆孔5、乳胶垫圈6、衬底7、密封胶贴8、引流管出口9、引流管固定扣10;所述腰部带体1两侧边各通过三条横向间隔排列的松紧连接带3连接着主体带2;一条主体带2内侧面上连接魔术贴毛面201,另一条主体带2外侧面上连接魔术贴勾面202,通过魔术贴可以将腹带束腹固定于患者腰腹部;松紧连接带3之间连接褶皱连接布4;两块主体带2上各开有一个圆孔5;在主体带2内侧,圆孔5边沿上连接乳胶垫圈6,乳胶垫圈6外圈边沿连接衬底7,且衬底7也连接在主体带2内侧面上;衬底7表面光滑,密封胶贴8与衬底7接触面上有黏胶;密封胶贴8可拆卸的粘贴在衬底7上,并将圆孔5和乳胶垫圈6覆盖住;撕下密封胶贴8,可以露出圆孔5及乳胶垫圈6,并在对应位置的造口处使用;两块主体带2上各连接一个引流管固定扣10;两块主体带内侧各开有一各引流管出口9;引流管出口9内有松紧收缩布901;引流管固定在引流管固定扣10上,并从引流管出口9引出外侧,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引流管因外力牵扯造成移位,且可避免引流管在腹带下造成挤压,影响引流效果;所述腰部带体1内部连接软塑板,软塑板包覆海绵垫,外层再包覆腰部带体1材料;腰部带体1还可以对腰部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1、该腹带上有两个位置的圆孔5可以适应不同位置的造口,只需撕下对应位置圆孔5的密封胶贴8即可使用;多个位置的圆孔5可以适应不同位置做的造口,在满足不压迫造口的同时还使腹带具有很好的保护腹部术后伤口的作用;2、圆孔5周围的乳胶垫圈6可以避免造口处的直接压迫,可以通过乳胶垫的一个缓冲作用,减少造口处的压迫;3、引流管固定扣10可以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由于牵扯造成移位,引流管出口9可以将引流管从内引出,避免造成引流管在腹带下造成挤压变形,影响引流效果;且引流管出口9内连接有松紧收缩布901,引流管从其内引出后,松紧收缩布901束在引流管上,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引流管在引流管出口9内的随意活动;4、该腹带的腰部带体内部有软塑板,外包覆海绵垫,可以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一个承托,起到护腰的作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带体、主体带、松紧连接带、褶皱连接布、圆孔、乳胶垫圈、衬底、密封胶贴、引流管出口、引流管固定扣;/n所述腰部带体两侧边各通过三条横向间隔排列的松紧连接带连接着两块主体带;松紧连接带之间连接褶皱连接布;两块主体带上各开有一个圆孔;在主体带内侧,圆孔边沿上连接乳胶垫圈,乳胶垫圈外圈边沿连接衬底,且衬底也连接在主体带内侧面上;密封胶贴可拆卸的粘贴在衬底上,并将圆孔和乳胶垫圈覆盖住;主体带内侧,圆孔旁开有引流管出口;主体带内侧,引流管出口下方连接引流管固定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带体、主体带、松紧连接带、褶皱连接布、圆孔、乳胶垫圈、衬底、密封胶贴、引流管出口、引流管固定扣;
所述腰部带体两侧边各通过三条横向间隔排列的松紧连接带连接着两块主体带;松紧连接带之间连接褶皱连接布;两块主体带上各开有一个圆孔;在主体带内侧,圆孔边沿上连接乳胶垫圈,乳胶垫圈外圈边沿连接衬底,且衬底也连接在主体带内侧面上;密封胶贴可拆卸的粘贴在衬底上,并将圆孔和乳胶垫圈覆盖住;主体带内侧,圆孔旁开有引流管出口;主体带内侧,引流管出口下方连接引流管固定扣。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蕊艳丁兰雷丽霞李丽娟尹菲谭福会蒋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