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井川专利>正文

自压示温保温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4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保温瓶,现有保温瓶使用不便、不卫生,普通保温瓶需启盖、拔塞、拎起倾倒使用.气压保温瓶出水量较少,往往需要多次揿压,且保温性能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瓶胆底部开设一小孔,引出管和温包通过该孔插入瓶胆内,使用时触按揿键.瓶内的水便可自动排出.瓶壳上装有温度计,可显示瓶内贮水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造形美观、经久耐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容器。现有的保温瓶使用不便、不卫生。普通保温瓶需启盖、拔塞、拎起倾倒使用。结构较复杂的气压保温瓶,出水量较少、使用时往往需多次揿压,它的出水导管直接与外界相通,气压装置容易造成散热损失,故保温性能差。当气泵吸入外界空气,压入瓶内时,也必然把空气中的灰尘充入水中,同时灰尘也容易从气泵揿盖的缝隙中进入泵体。另外,拔出吸水管,或用手开启和放置瓶塞时,瓶塞、吸水管易被手指上的污物或细菌沾污。再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热水时,对水的温度也有所要求,而现有保温瓶不能显示瓶内贮水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的装置,其特点是1、自动出水,使用方便,省时、省力。2、可显示瓶内的贮水温度。3、清洁卫生、经久耐用、造型美观。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它由指针式温度计(1)、引出管(2)、阀(3)、波纹管(4)、弹簧(5)、揿键(6)、出水嘴(7)、手柄(8)、瓶胆(9)、环腔(10)、橡胶圈(11)、瓶塞(12)、瓶盖(13)、连通槽(14)、通气孔(15)、平衡簧(16)、平衡阀(17)、密封圈(18)温包(19)温包密封圈(20)、保温层(21)、瓶壳(22)、底座(23)组成。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为在玻璃壳瓶胆(9)的底部开设一小孔,通过该孔使内外瓶壳的底部熔封为一体,它同时可防止内外壳的相对移动,故可取消石棉垫支撑工艺、及消除由石棉垫造成的传导热损失。它通过密封塞(18)密封该孔,并从密封塞(18)的中心孔中插入引出管(2)。出水嘴(7)至底座的距离大于水杯等器皿的高度。指针式温度计(1)镶置在瓶壳(22)的壁面上。温包(19)从温包密封圈(20)的中心孔中插入到引出管(2)里,以显示瓶内贮水温度。出水嘴(7)和引出管(2)插接,出水嘴(7)的延出部分镶装在手柄(8)的底部,手柄(8)同时起着外观装饰和保护出水嘴(7)的作用。使用时,用水杯等器皿触按揿键(6)、压缩波纹管(4)、弹簧(5)、开启阀(3),瓶内的贮水便由势能自动排出。停止触按揿键(6)时,弹簧(5)推动阀(3)自动关闭。保温层(21)用于减少引出管(2)的散热损失。使用放水时、瓶内需要补充空气。当瓶内压力低于常压时,平衡阀(17)即可被向下推开,此时空气经环腔(10)、连通槽(14)、通气孔(15)充入瓶内。瓶内压力过高时则可向上推开平衡阀(17)泄压,因此它又可起到保护瓶胆(9)避免爆破的作用。平衡簧(16)的两端分别与平衡阀(17)、瓶盖(13)连接。瓶塞(12)凹陷于瓶盖(13)的平面内,并联结成一体。瓶盖(13)通过多头螺纹与瓶壳口快速连接,同时压紧瓶塞(12)。环腔(10)与连通槽(14)、通气孔(15)连通,并可向瓶内充气或泄压。瓶胆(9)与瓶壳(22)由橡胶圈(11)密封,瓶壳(22)、底座(23)通过螺纹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压示温保温瓶,其特点是由瓶壳(22)、瓶胆(9)、指针式温度计(1)、密封圈(18)、瓶塞(12)瓶盖(13)、自动泄压和排水装置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压示温保温瓶,其特点是由瓶壳(22)、瓶胆(9)、指针式温度计(1)、密封圈(18)、瓶塞(12)瓶盖(13)、自动泄压和排水装置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轴向两端带孔的玻璃壳瓶胆(9),底孔通过密封圈(18)密封,并从其中插入引出管(2)、温包(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带有手柄和温度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井春冯井云冯井祥褚富林冯井江冯井川
申请(专利权)人:冯井川冯井云褚富林冯井春冯井祥冯井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