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43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属于控制、调节的技术领域。该智能遮光罩包括:柱形圆环、至少三个支撑杆、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遮光材料、自动伸缩环,自动伸缩环的口径根据压力检测数据实时调节,灵活调节遮光罩与皮肤检测区域的贴合程度,避免外界光线对荧光图像观测的影响,有效缩短皮肤病诊疗仪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属于控制、调节的

技术介绍
皮肤病诊疗仪用于辅助诊断色素性、感染性皮肤病,依靠特定波长激发光使皮损产生不同程度和颜色的荧光表现,对皮损被激光照射后产生的荧光表现进行图像采集。观察皮肤诊疗仪采集的荧光图像能够甄别平时诊疗环境中难以发现和确定的皮肤病。医生在观察皮肤病诊疗仪所采集的紫外荧光图像时,可见光会对观察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荧光观察结果不明显甚至无法观察到荧光图像,影响诊断结果,所以需要在完全避光的暗室环境中进行荧光图像观察,以确保清楚对比皮损与正常组织的荧光图像。因此,医生会使用一种固定的遮光罩遮挡外部光线,但是,这种固定口径的遮光罩无法与小块皮肤检测区域贴合,例如:背部和胳膊处的皮肤面积大小有差异,当检测胳膊部位的皮肤时,由于遮光罩口径过大,遮光罩无法与皮肤贴合,外界光线从遮光罩未贴合皮肤的方向透入,在这样混杂着外界光线的情况下观测荧光图像不利于患处细节上的充分观察,影响医生对病患处的准确判断。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自动贴合皮肤检测区域的智能遮光罩以减少外界光线对荧光图像观测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通过检测罩体贴合皮肤时的压力调节罩体口径,解决了现有皮肤诊疗仪检测小面积皮肤区域时遮光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包括:柱形圆环、至少三个支撑杆、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遮光材料、自动伸缩环,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柱形圆环上,且每个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套设在自动伸缩环上的小圆环固定连接,遮光材料敷设在所有支撑杆组成的骨架上,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自动伸缩环与皮肤接触的外侧面上形成压力传感器阵列。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自动伸缩环为伸缩环头部连接到伸缩环头架的圆环,圆环内侧面设有齿条,所述伸缩环头架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机和齿轮,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单元接收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的压力数据,电机接收控制单元输出的指令,齿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在电机转动的带动下与齿条啮合。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自动伸缩环与皮肤接触的外侧面上每隔一厘米安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的再进一步优化方案,信号处理单元为模数转换单元。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的再进一步优化方案,控制单元在至少一个压力数据未超过最低阈值时输出正转指令,在所有压力数据都超过最低阈值时输出停止指令。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涉及的遮光罩通过调节自动伸缩环口径使得支撑杆的一端随口径变化在环体上滑动,灵活调节遮光罩与皮肤检测区域的贴合程度,避免外界光线对荧光图像观测的影响,皮肤诊疗仪的荧光图像成像效果更优,增加了对比皮损与正常组织荧光图像的准确度,有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2)自动伸缩环通过常见的电机拖动方式使得齿轮和齿条的啮合程度随着压力检测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罩体口径的自动化、智能化调节,可以有效缩短皮肤病诊疗仪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遮光罩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遮光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伸缩环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动伸缩环的控制流程图。图中标号说明:1、柱形圆环,2、支撑杆,3、遮光材料,4压力传感器,5、小圆环,6、自动伸缩环,7、齿条,8、小齿轮,9、电机,10、控制单元,11、信号处理单元,12、伸缩环头架,13、伸缩环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涉及的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如图1、图2所示,包括:柱形圆环1、若干支撑杆2、遮光材料3、自动伸缩环6,每个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在柱形圆环1上,且每个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套设在自动伸缩环6上的小圆环5固定连接,遮光材料3敷设在若干支撑杆组成的骨架上,若干压力传感器4安装在自动伸缩环6与皮肤接触的外侧面上形成压力传感器阵列。遮光材料3为弹性不透光材料,其形状可随支撑杆2和自动伸缩环6的形变而发生改变。在自动伸缩环6与皮肤接触的外侧面上每隔一厘米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4形成压力传感器阵列。自动伸缩环6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圆环,如图3所示,自动伸缩环6为伸缩环头部13连接到伸缩环头架12的圆环,圆环内侧面设有齿条7,伸缩环头架12包括:控制单元10、信号处理单元11、电机9和小齿轮8。阵列式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各压力数据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11,信号处理单元11对接收的压力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数字压力数据至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对数字压力数据进行阈值判断,控制单元10在有数字压力数据低于阈值时输出正转指令至电机9并在所有数字压力数据都超过阈值时输出停止转动的指令至电机9,控制单元10在检测完毕后输出反转指令至电机9,电机9收到正转指令时带动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小齿轮8沿着缩小自动伸缩环6口径的方向与齿条7啮合,电机9收到反转指令时带动小齿轮8沿着扩大自动伸缩环6口径的方向与齿条7啮合以使自动伸缩环复原至初始状态。套设在自动伸缩环6上的若干小圆环5随着伸缩环口径的变化滑动,小圆环5的滑动使得若干支撑杆2所组成的骨架口径发生变化,进而改变遮光材料3遮挡的区域面积。。自动伸缩环的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a)给阵列式压力传感器设置一个最低的阈值,控制单元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来判断遮光罩与皮肤的贴合情况,当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都超过了设定的最低阈值时,则认为遮光罩达到了足够贴合的状态。(b)检测皮肤病时,打开皮肤病诊疗仪的开关,当有一部分压力传感器检测数据达不到设定的最低阈值时,表明被检测皮肤区域(例如,胳膊处)比较小而遮光罩口径相对较大,此时,遮光罩未与被检测皮肤区域贴合,控制单元输出正转指令至电机,此时,电机带动其输出轴上的小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收缩口径,当压力传感器检测数据都达到最低阈值时,表明伸缩环的口径收缩到合适大小,此时,遮光罩与被检测皮肤紧密贴合,控制单元输出停止转动的指令至电机。(c)检测完成后,关闭皮肤病诊疗仪的开关,控制单元输出反转指令至电机使遮光罩恢复到原来的口径时停止转动,以便下次使用。综上,本申请通过常见的电机拖动方式实现伸缩环内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进而实现伸缩环口径的变化,通过在伸缩环上滑动的圆环带动支撑杆移动进而实现遮光区域面积的调节,避免外界光线对荧光图像观测的影响,提高检测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圆环、至少三个支撑杆、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遮光材料、自动伸缩环,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柱形圆环上,且每个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套设在自动伸缩环上的小圆环固定连接,遮光材料敷设在所有支撑杆组成的骨架上,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自动伸缩环与皮肤接触的外侧面上形成压力传感器阵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圆环、至少三个支撑杆、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遮光材料、自动伸缩环,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柱形圆环上,且每个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套设在自动伸缩环上的小圆环固定连接,遮光材料敷设在所有支撑杆组成的骨架上,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自动伸缩环与皮肤接触的外侧面上形成压力传感器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皮肤病诊疗仪的智能遮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伸缩环为伸缩环头部连接到伸缩环头架的圆环,圆环内侧面设有齿条,所述伸缩环头架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机和齿轮,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单元接收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田峥张正军魏明生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