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破窗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的发展,人们使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越来越频繁,故车辆安全就成了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破窗器,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机械式和爆破式破窗器,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机械式破窗器的使用有的需要一定的力或需要一定的技巧,在使用不当的情况(如击打位置选得不对或力不够)下短时间内不能可靠击碎玻璃,也可能因受伤或空间问题不能使用装置破窗,不能保证破窗成功,导致不能有效逃生;而爆破式破窗器,一般使用高压气体或火药,具有安全隐患,可能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再者不能二次利用,不够节能环保。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端固定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箱壳(2),所述一号箱壳(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所述安装板(1)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设置在一号箱壳(2)内,所述移动机构(4)的右端面延伸贯穿侧板(3)的右端面,所述移动机构(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左端与侧板(3)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1)右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2),四个所述连接架(12)的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箱壳(5),所述二号箱壳(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板(13),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箱壳(2),所述一号箱壳(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所述安装板(1)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设置在一号箱壳(2)内,所述移动机构(4)的右端面延伸贯穿侧板(3)的右端面,所述移动机构(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左端与侧板(3)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1)右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2),四个所述连接架(12)的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箱壳(5),所述二号箱壳(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板(13),所述后板(13)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能机构(7),所述充能机构(7)的前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旋转机构(8),所述旋转机构(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破窗机构(9),所述二号箱壳(5)的上内壁面上和下内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励磁板(18),所述充能机构(7)活动连接在两个励磁板(18)之间,所述二号箱壳(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板(10),所述前板(10)的前端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旋转筒(6),所述充能机构(7)、旋转机构(8)和破窗机构(9)均活动连接在旋转筒(6)内,所述旋转筒(6)的后端延伸至充能机构7的中间位置,所述二号箱壳(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仓(19),所述蓄电池仓(19)内卡接固定有二号蓄电池(20),所述安装板(1)的右端上部和右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5)和一号蓄电池(16),所述控制器(15)和一号蓄电池(16)均设置在一号箱壳(2)内,所述侧板(3)的右端前部开设有导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左端与安装板(1)的右端中部后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42),所述驱动螺杆(42)上螺纹套接有驱动块(43),所述驱动块(43)的右部活动连接在导槽(14)内,所述驱动块(4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44),所述驱动板(44)的右端与支撑架(11)的左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长途客车用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6)的内圆周面上开设有旋转滑槽(61),所述旋转滑槽(61)为螺旋槽,所述旋转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