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33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和不锈钢外壳,所述内胆是由圆片形的钛钢复合板通过拉伸制成,其内胆体和内胆底为一体结构,所述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位于内胆的内表面,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位于内胆的外表面,所述内胆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与不锈钢外壳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成本低,工艺简单,可靠性增强;内胆与食物饮品接触面为钛材料,易清洁,更加卫生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保温杯,基本上为不锈钢真空保温杯,而304不锈钢材质的耐酸性和重金属含量两个指标,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场景,比如在盛装茶水、饮料、酸性饮品或食品过程中容易受到酸性腐蚀或者导致重金属析出,影响人体健康。近几年,因为钛材料本身的优势,可以解决304不锈钢材质的上述缺点,更加健康,市场上逐渐有钛保温杯上市,但其高昂的价格,一直不能被消费者接受。随后又出现了与食品接触的内胆材料为钛,外壳为不锈钢的保温杯产品,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能保证人体健康;但其制造方法一直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钛材料内胆和不锈钢外壳两种不同材料焊接具有较大难度。如专利号为201420047402.2的技术专利《一种钛合金内胆保温杯》、专利号为201310692540.6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钛合金的复合保温杯》,其公开的技术方案,相当于在不锈钢真空杯的内部再镶嵌一层钛材料的内胆层用于与食品饮料接触,钛材料内胆与不锈钢真空杯体插接并用紧固圈固定(机械结合),该技术方案避免了钛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但钛内胆会因紧固圈的损坏、松脱导致脱落,有一定的使用风险;又如专利号为201820780404.0的技术《一种纯钛与不锈钢复合的双层真空器皿》,其公开的技术方案,设置了钛圈和不锈钢圈,采用钛圈和不锈钢圈钎焊的方式来使钛内胆和不锈钢外壳进行结合封接,但是钛和不锈钢的焊接属于异种金属焊接,直接焊接很难得到稳定的结果,后期非常容易导致接缝断开,引发风险;又如专利号为202010068652.4的专利技术申请《一种具有钛制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及其制造工艺》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采用两层内胆体和两层内胆底,一层为不锈钢、一层为钛,内胆体和内胆底对应材质进行焊接,不锈钢材质的外壳与不锈钢材质的内胆进行焊接,该技术方案的两层内胆之间是用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虽然钛内胆不会脱落,但可能导致钛内胆不固定的转动,且焊接的位置较多,容易导致焊缝不良漏气,内胆内表面的焊缝也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成本低,工艺简单,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内胆与食物饮品接触面为钛材料,易清洁,更加卫生健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和不锈钢外壳,所述内胆是由圆片形的钛钢复合板通过拉伸制成,其内胆体和内胆底为一体结构,所述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位于内胆的内表面,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位于内胆的外表面,所述内胆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与不锈钢外壳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内胆的胆身通过旋薄机旋压形成旋薄段。所述旋薄段的厚度为0.11~0.12mm。所述内胆经过缩口形成向内收缩的缩口部和内胆口部,缩口部的内壁与杯盖下端抵触配合构成水密封。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外壳口部设有用于螺接杯盖的螺纹。所述不锈钢外壳由外壳体和外壳底焊接构成,所述内胆与不锈钢外壳之间为真空层。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和不锈钢外壳,所述内胆包括内胆体和内胆底,内胆体和内胆底均由钛钢复合板制成,内胆体和内胆底的内侧均为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内胆体和内胆底的外侧均为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内胆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与不锈钢外壳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至少内胆体下端的外表面与内胆底上端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内胆的胆身通过旋薄机旋压形成旋薄段。所述内胆经过缩口形成向内收缩的缩口部和内胆口部,缩口部的内壁与杯盖下端抵触配合构成水密封;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外壳口部设有用于螺接杯盖的螺纹。所述不锈钢外壳由外壳体和外壳底焊接构成,所述内胆与不锈钢外壳之间为真空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胆是由圆片形的钛钢复合板通过拉伸制成,其内胆体和内胆底为一体结构,所述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位于内胆的内表面,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位于内胆的外表面,这种结构,无需对钛金属层和不锈钢层进行焊接,且钛金属层和不锈钢层不会脱落或相对转动,工艺简单,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内胆与食物饮品接触面为钛材料,可以保证健康;一体结构的内胆没有焊缝,易清洁,更加卫生健康;所述内胆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与不锈钢外壳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这种结构,焊接处为相同的不锈钢材料,工艺成熟,加工简单,焊接质量能够保证。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内胆的胆身通过旋薄机旋压形成旋薄段,这种结构,使保温杯重量降低,实现了轻量化。本技术另一种技术方案,与上述方案的不同点在于:内胆为分体结构,至少内胆体下端的外表面与内胆底上端的外表面焊接,这种结构,当内胆体下端的外表面与内胆底上端的外表面焊接时,焊接处为相同的不锈钢材料,工艺成熟,加工简单,焊接质量能够保证;当内胆体下端的内表面与内胆底上端的内表面也焊接时,焊接处为相同的钛金属材料,工艺成熟,加工简单,焊接质量能够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视图;图6是图4中内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6,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是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不锈钢外壳2,所述内胆1是由圆片形的钛钢复合板通过拉伸制成,内胆1的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为一体结构,所述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1-1位于内胆1的内表面,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1-2位于内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1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1-2与不锈钢外壳2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焊接优选激光焊接。作为优选,所述内胆1的胆身通过旋薄机旋压形成旋薄段1-5,旋薄段1-5的厚度为0.11~0.12mm,内胆1其它部位的壁厚为0.4毫米左右。所述内胆1经过缩口形成向内收缩的缩口部1-6和内胆口部1-7,缩口部1-6的内壁与杯盖下端抵触配合构成水密封。所述不锈钢外壳2由外壳体2-1和外壳底2-2焊接构成,壁厚为0.25-0.32毫米,不锈钢外壳2的外壳口部设有用于螺接杯盖的螺纹,所述内胆1与不锈钢外壳2之间使用常规的方法形成真空层。实施例2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不锈钢外壳2,所述内胆1包括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均由钛钢复合板制成,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的内侧均为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1-1,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的外侧均为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1-2,内胆1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1-2与不锈钢外壳2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内胆体1-3下端的外表面与内胆底1-4上端的外表面焊接,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不锈钢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是由圆片形的钛钢复合板通过拉伸制成,其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为一体结构,所述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1-1)位于内胆(1)的内表面,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1-2)位于内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1)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1-2)与不锈钢外壳(2)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不锈钢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是由圆片形的钛钢复合板通过拉伸制成,其内胆体(1-3)和内胆底(1-4)为一体结构,所述钛钢复合板的钛金属层(1-1)位于内胆(1)的内表面,钛钢复合板的不锈钢层(1-2)位于内胆(1)的外表面,所述内胆(1)杯口上端的不锈钢层(1-2)与不锈钢外壳(2)的杯口上端通过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胆身通过旋薄机旋压形成旋薄段(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薄段(1-5)的厚度为0.1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经过缩口形成向内收缩的缩口部(1-6)和内胆口部(1-7),缩口部(1-6)的内壁与杯盖下端抵触配合构成水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外壳口部设有用于螺接杯盖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钛钢复合内胆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2)由外壳体(2-1)和外壳底(2-2)焊接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武胡杨海徐召展张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