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及桌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22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及桌具,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桌架及活动桌板,活动桌板能够相对桌架进行翻转;在桌架内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与活动桌板之间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臂和驱动杆;支撑臂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活动桌板滑动配合;驱动杆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二铰接点,驱动杆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臂上;驱动杆能够伸缩调节,驱动杆伸长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前转动,活动桌板后端向上升起;驱动杆收缩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后转动,活动桌板后端下降;通过驱动杆带动支撑臂转动以调节活动桌板的倾斜角度,整体结构上稳定;且使得驱动杆在较短的行程下,能够将活动桌板打开至足够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及桌具
本技术涉及学习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及桌具。
技术介绍
学习桌的桌面板具有角度可调整的需求,使儿童或学生在学习使用时,能够调节桌面板倾斜角度以使坐姿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学习桌大部分调整的角度范围不足30度,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即使有部分角度升降器的调整角度范围可到80度的大角度,但是由于采用角度升降器断续调整方式,仅能有几个档位的角度调节不连续升降,不能做到无级调节;给学习桌面调节带来不便;也有一部分学习桌通过气杆控制调节学习桌的角度,但是要么是学习桌的打开角度完全取决于气杆的行程大小,对气杆的需求较高,成本不可控;要么是改变气杆的连接位置,使得气杆在较小行程即可调节桌板打开足够的角度,但是又会导致整体受力不稳定,结构强度不足。CN201420489552.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学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桌包括两个底脚;每个底脚上垂直安装有一个支脚;两个支脚之间的外侧面设有一个挡板;支脚之上设有一个承重框架,承重框架之上设置有桌板,其中桌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桌板,固定连接在承重框架上,另一部分为活动桌板,铰接连接在承重框架上;所述承重框架中部设有一个横撑;所述横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承重框架上;活动桌板和横撑之间连接有气杆。该升降学习桌虽然能够通过气杆调节桌板的角度,但是桌板的打开角度大小完全取决于气杆的行程长度;这就导致如果需要使桌板的打开角度足够,也需要配备行程足够长的气杆;但是产品给与的安装空间有限,很突兀的裸露在产品某处不能很好的融入产品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CN201910901029.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儿童成长桌”,包括两个升降桌腿、两个升降电机、两个固定桌腿、矩形支撑架、升降桌板、倾斜桌板、小桌板,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在升降桌腿上,且可驱动升降桌腿做升降运动,其特证在于:还包括控制升降桌板升降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两个升降桌腿的上方安装有矩形支撑架,所述矩形支撑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桌板,右侧活动安装有能够调节倾斜角度的倾斜桌板,所述升降桌腿与固定桌腿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两个固定桌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小桌板。该学习桌的桌板通过气杆以调节升降,且该气杆底端连接位置靠近于桌板前端;使得调节时气杆在较小的运动行程内即可使学习桌打开足够的角度;虽然能够降低对气杆行程的要求,节省成本;但是气杆的底端靠近桌板前端,气杆上端连接活动桌板后端,使得人体下压活动桌板的时候活动桌板和气杆形成一个长力臂,对气杆的底端靠近活动桌板前端固定旋转点精度过高,使活动桌面不稳定,强度不够,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升降组件以调节活动桌板的倾斜角度;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臂和作用于支撑臂的驱动杆,在桌架上设有支撑部,支撑臂下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第一铰接点设置在活动桌板前端的后方;支撑臂上端与活动桌板滑动配合;驱动杆的下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二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后方;驱动杆上端铰接在支撑臂上;从而使得驱动杆升降即可驱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转动,以带动活动桌板的后端升起或下降;驱动杆通过支撑臂间接作用于活动桌板,使得驱动杆在较小的伸缩行程中,亦可使活动桌板翻转至足够的角度;降低了对驱动杆的要求,节省成本;且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后方,使得活动桌板处于倾斜时,改变了驱动杆对活动桌板的支撑力方向,使人体下压活动桌板的压力方向与驱动杆对活动桌板的支撑力方向相对应.使得活动桌面板稳定,强度更好;使用所需空间更小。继而该桌具中,控制驱动杆即可调节活动桌板的倾斜角度,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桌架及位于桌架上端的活动桌板,所述活动桌板的后端能够绕其前端相对桌架进行翻转;在所述的桌架内设有与桌架相对固定的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活动桌板的下方;所述支撑部与活动桌板之间设有对活动桌板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臂和作用于支撑臂的驱动杆;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且该第一铰接点设置在活动桌板前端的后方;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桌板上,且与活动桌板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二铰接点,该第二铰接点设置在第一铰接点的后方;驱动杆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臂上;所述驱动杆能够伸缩调节,驱动杆伸长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前转动,所述活动桌板后端向上升起;所述驱动杆收缩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后转动,所述活动桌板后端下降。通过驱动杆带动支撑臂转动以调节活动桌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整体结构上稳定;且合理布局能够驱动杆的伸缩行程要求,使得驱动杆在较短的伸缩行程下,能够将活动桌板打开至足够的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部为一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桌架内的纵梁,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桌架固定,纵梁的前端处于靠近活动桌板前端的位置;所述的第一铰接点位于该纵梁的前部,第二铰接点位于该纵梁的后部。该纵梁并非特意设置在桌架上的,而是桌架自身带有的用于加强强度的加强杆,充分利用桌架自身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桌架上端具有固定桌板,所述活动桌板的前端与固定桌板铰接,且该铰接点为定位点。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铰接点位于定位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且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靠近定位点。第一铰接点更靠近定位点,使得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在较小范围内转动,即可有效调节活动桌板的升降;使得驱动杆在小范围内伸缩即可有效调节活动桌板的角度,降低驱动杆的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杆的前端与支撑臂铰接于第三铰接点,且所述第三铰接点的位置靠近第一铰接点。第三铰接点位置靠近第一铰接点,同样使得在使活动桌板打开一定角度时,驱动杆所需的伸缩行程更短。作为优选,在所述的活动桌板与支撑臂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座和导向销,所述的滑座设置在活动桌板或支撑臂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的导向销设置在活动桌板或支撑臂的另一个上。支撑臂上端与活动桌板滑动配合,使得支撑臂转动以相对活动桌板滑动,从而带动活动桌板的后端上升或下降。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座安装在活动桌板的下表面上,滑座的两侧壁上具有沿活动桌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的导向销对应设置在支撑臂上端的侧面上,所述的导向销限制在导向槽内且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来回滑移。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杆为伸缩气杆。驱动杆为线控的伸缩气杆,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调节驱动杆的伸缩十分方便。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桌架及位于桌架上端的活动桌板,所述活动桌板能够相对桌架进行翻转;桌架内设有与桌架相对固定的支撑部,支撑部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活动桌板的下方;所述支撑部与活动桌板之间设有对活动桌板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臂和作用于支撑臂的驱动杆;所述支撑臂的上端铰接在活动桌板上,支撑臂下端能够沿支撑部的长度方向来回滑移;所述驱动杆位于支撑臂的后方,且驱动杆的前端铰接在支撑臂上,驱动杆的后端铰接在支撑部上;所述驱动杆能够伸缩调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及位于桌架上端的活动桌板,所述活动桌板的后端能够绕其前端相对桌架进行翻转;在所述的桌架内设有与桌架相对固定的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活动桌板的下方;所述支撑部与活动桌板之间设有对活动桌板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臂和作用于支撑臂的驱动杆;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且该第一铰接点设置在活动桌板前端的后方;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桌板上,且与活动桌板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二铰接点,该第二铰接点设置在第一铰接点的后方;驱动杆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臂上;所述驱动杆能够伸缩调节,驱动杆伸长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前转动,所述活动桌板后端向上升起;所述驱动杆收缩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后转动,所述活动桌板后端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及位于桌架上端的活动桌板,所述活动桌板的后端能够绕其前端相对桌架进行翻转;在所述的桌架内设有与桌架相对固定的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活动桌板的下方;所述支撑部与活动桌板之间设有对活动桌板进行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臂和作用于支撑臂的驱动杆;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一铰接点,且该第一铰接点设置在活动桌板前端的后方;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桌板上,且与活动桌板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撑部铰接于第二铰接点,该第二铰接点设置在第一铰接点的后方;驱动杆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臂上;所述驱动杆能够伸缩调节,驱动杆伸长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前转动,所述活动桌板后端向上升起;所述驱动杆收缩以带动支撑臂绕第一铰接点向后转动,所述活动桌板后端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为一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桌架内的纵梁,该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桌架固定,纵梁的前端处于靠近活动桌板前端的位置;所述的第一铰接点位于该纵梁的前部,第二铰接点位于该纵梁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架上端具有固定桌板,所述活动桌板的前端与固定桌板铰接,且该铰接点为定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接点位于定位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且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靠近定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杆的前端与支撑臂铰接于第三铰接点,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顾世昌邹永飞费攀燕肖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两平米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