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在骨科手术中,往往需要利用夹持装置将碎骨取出或将断骨固定进行接骨。例如公开号:CN110584800A中涉及一种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消毒棉、第一固定钳、第一摄像头、第一扩充板、第一数据线、第一连杆、八字活动杆等;通过设置的若干肢体固定器中固定板放入垫住患者需要固定位置的底部,通过液压缸调整高低,底部吸嘴吸住固定板,通过气缸带动限位板顶住患者需要固定部位,防止其乱动;通过医生握住握柄通过第一万向杆和第二万向杆调节至合适位置,按住按钮后按钮推动活塞上八字活动杆下移,八字活动杆两侧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带动第一固定钳和第二固定钳闭合实现夹持;设置的摄像头进行观察内部情况,通过数据线传输到显示器中,方便医生在夹持时精确的找到位置和夹持后及时观察内部情况,降低了安全风险。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盒体(1)和段管(4);所述主盒体(1)前后两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收纳格(2),内部置有夹持器(3)和夹持头(5),且盖板(101)通过主盒体(1)顶面前后两侧的第一滑槽(102)与主盒体(1)活动连接;所述收纳格(2)共设有两组,每组中央均设有隔板(203),两端固定连接小转轴(201),并设有圆顶凹槽(202);所述夹持器(3)外表面固定粘接防滑垫;所述段管(4)共设有四组,每组顶部均通过圆管(402)固定连接半圆形凸顶(401),且每组段管(4)内部有三组设有弹簧杆(403)和孔洞的内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盒体(1)和段管(4);所述主盒体(1)前后两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收纳格(2),内部置有夹持器(3)和夹持头(5),且盖板(101)通过主盒体(1)顶面前后两侧的第一滑槽(102)与主盒体(1)活动连接;所述收纳格(2)共设有两组,每组中央均设有隔板(203),两端固定连接小转轴(201),并设有圆顶凹槽(202);所述夹持器(3)外表面固定粘接防滑垫;所述段管(4)共设有四组,每组顶部均通过圆管(402)固定连接半圆形凸顶(401),且每组段管(4)内部有三组设有弹簧杆(403)和孔洞的内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格(2)顶面相背离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一卡槽(204),当收纳格(2)向下翻转时,盖板(101)通过第一卡槽(204)与收纳格(2)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3)包含上夹持杆(301)、下夹持杆(302)、抵杆(303)、助力片(304)、连接片(305)、液压合页(306),上夹持杆(301)与下夹持杆(302)中部通过锅钉组件活动连接;助力片(304)共设有三支,一支底端固定连接上夹持杆(301)下方内侧,一支底端固定连接下夹持杆(302)下方内侧,另一支底端通过连接片(305)固定粘接抵杆(303),且三支助力片(304)顶端均通过锅钉组件活动连接;抵杆(303)通过液压合页(306)与夹持器(3)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杆(301)包含第一转杆(3011)、第一转轴(3012)、第一半圆槽(3013)、第一凸块(3014),第一转杆(3011)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凸块(3014),末端外露在第一半圆槽(3013)内部;第一转轴(3012)两端固定焊接上夹持杆(301);第一半圆槽(3013)长度为上夹持杆(301)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杆(302)包含第二转杆(3021)、第二转轴(3022)、第二半圆槽(3023)、第二凸块(3024),第二转杆(3021)前端固定连接第二凸块(302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