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
技术介绍
克氏针、门型钉、钢板、卡尺和钻孔导向装置均为骨科手术中经常用到的工具。克氏针在骨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于骨折的固定,主要用于辅助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主要骨折块之外的一些较小的骨折块,或者在运用张力带固定技术时充当主要固定装置,当克氏针被用于骨折的最终固定或预计需要较长时间内留存于体内时,骨科医师经常需要对克氏针位于骨外的尾端部分进行折弯并剪去多余的部分,从而减少或避免克氏针尖锐的尾端突起激惹皮肤或损伤周围组织结构等并发症。但是传统的技术对克氏针进行折弯并剪断的操作需分为折弯、剪断两步骤进行。门型钉的外观像门或者钉书钉一样,在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常需要利用克氏针来制作门型钉,并将门型钉砸入骨质内,再将韧带悬吊固定门型钉上。在治疗骨折病人时经常要用到骨科钢板,利用骨科钢板将病人的断骨固定,钢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进行截断。卡尺主要用于测量长度,钻孔导向装置用于骨钻钻孔。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钳杆、第一铰接块和第一钳头,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钳杆、第二铰接块和第二钳头;其中:/n所述第一铰接块的厚度大于第二铰接块的厚度,第一钳头的厚度大于第二钳头的厚度,第一铰接块的中部倾斜设置有能够穿过第二钳头和第二铰接块的穿孔,第二钳头穿过第一铰接块上的穿孔后与第一钳头的位置对准,第二铰接块穿入第一铰接块的穿孔后与第一铰接块铰接,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位置相对应;/n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配合设置有克氏针拔出结构和克氏针弯折结构;所述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之间配合设置有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钳杆、第一铰接块和第一钳头,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钳杆、第二铰接块和第二钳头;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的厚度大于第二铰接块的厚度,第一钳头的厚度大于第二钳头的厚度,第一铰接块的中部倾斜设置有能够穿过第二钳头和第二铰接块的穿孔,第二钳头穿过第一铰接块上的穿孔后与第一钳头的位置对准,第二铰接块穿入第一铰接块的穿孔后与第一铰接块铰接,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配合设置有克氏针拔出结构和克氏针弯折结构;所述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之间配合设置有克氏针剪切结构;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之间配合设置有门型钉弯折结构、测距结构和钢板剪切结构,所述第一钳杆或第二钳杆上设置有钻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拔出结构包括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第一钳头面向第二钳头的端面上连续设置有若干第一“V”型槽,第二钳头面向第一钳头的端面上连续设置有若干与第一“V”型槽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弯折结构包括第三“V”型槽,第三“V”型槽开设于第二钳头面向第一钳头的端面上,与第三“V”型槽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钳头的端面上也开设有若干第一“V”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V”型槽的槽面从中间向两边设置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弯折结构包括凸块、凹槽和半圆形开口,凸块设置于第二钳头面向第一钳头的端面上,凸块的上端面到下端面之间的距离由靠近第二钳头的一端向靠近第一钳头的一端渐缩,所述凹槽开设于第一钳头面向第二钳头的端面上,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移动时凸块能够插入凹槽中,第一钳头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凹槽连通的半圆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多功能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剪切结构包括第一克氏针穿孔、第二克氏针穿孔和第一克氏针导向孔,所述第一克氏针穿孔设置于第一铰接块的穿孔以上的块体上,第二克氏针穿孔设置于第二铰接块上,第一克氏针导向孔设置于第一铰接块的穿孔以下的块体上,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张开时第一克氏针穿孔和第二克氏针穿孔对准,第二克氏针穿孔与第一克氏针导向孔的始端对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星,王利君,单玉瑶,高长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