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196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式组织阻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同时对病人有二次伤害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包括可形成环形圈的成环件,所述的成环件上设有当环形圈形成后保持环形圈的成环定位结构,所述的环形圈内设有膨胀件,在膨胀件与环形圈之间形成容纳组织的容纳空间,所述的膨胀件与流体导管相连通,且当流体导管向膨胀件充入流体时所述的膨胀件在环形圈内膨胀以缩小容纳空间从而使位于容纳空间中的组织被挤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膨胀件从组织外部施压进行阻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延伸至组织内部后膨胀阻断的方式操作更为简单,便于实现间断性供血,同时可有效避免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式组织阻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挤压式组织阻断器。
技术介绍
在手术过程中,例如肝胆切除手术,由于需切除部分脏器,若在切除手术过程中不切断供血,则会导致患者出血量大,失血过多。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通过导丝将未充气的球囊引导至血管指定位置,再鼓入气体使球囊膨胀,与血管内壁贴合,从而堵塞血管的方式解决出血量大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操作复杂,同时对病人有二次伤害的风险。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球囊式血管阻断器[申请号:201820965795.3],该技术专利包括可置入人体主动脉血液导通孔中的置入系统;所述置入系统包括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导管、球囊Ⅰ、球囊Ⅱ、输气管Ⅰ及输气管Ⅱ;所述导管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球囊Ⅰ密封连接在导管靠近上端开口的位置,所述球囊Ⅱ密封连接在导管靠近下端开口的位置;所述球囊Ⅰ、球囊Ⅱ均为可充气膨胀并在膨胀后堵塞血液导通孔的气囊结构,所述球囊Ⅰ与输气管Ⅰ相连通,所述球囊Ⅱ与输气管Ⅱ相连通。该技术专利具有可以安全地进行切开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及手术安全性的优势,但其仍采用的是将球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形成环形圈(100)的成环件(1),所述的成环件(1)上设有当环形圈(100)形成后保持环形圈(100)的成环定位结构(2),所述的环形圈(100)内设有膨胀件(3),在膨胀件(3)与环形圈(100)之间形成容纳组织的容纳空间(4),所述的膨胀件(3)与流体导管(5)相连通,且当流体导管(5)向膨胀件(3)充入流体时所述的膨胀件(3)在环形圈(100)内膨胀以缩小容纳空间(4)从而使位于容纳空间(4)中的组织被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形成环形圈(100)的成环件(1),所述的成环件(1)上设有当环形圈(100)形成后保持环形圈(100)的成环定位结构(2),所述的环形圈(100)内设有膨胀件(3),在膨胀件(3)与环形圈(100)之间形成容纳组织的容纳空间(4),所述的膨胀件(3)与流体导管(5)相连通,且当流体导管(5)向膨胀件(3)充入流体时所述的膨胀件(3)在环形圈(100)内膨胀以缩小容纳空间(4)从而使位于容纳空间(4)中的组织被挤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件(3)固定设置在成环件(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环件(1)包括条状体(11),所述条状体(11)弯曲形成所述的环形圈(1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环定位结构(2)包括设置在条状体(11)侧部的定位通孔(21),所述的条状体(11)一端穿过定位通孔(21)从而形成所述环形圈(100),所述的条状体(11)上设有当越过定位通孔(21)之后防止退出的防退凸环(22),所述防退凸环(2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沿条状体(11)轴向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式组织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鸣岳计强刘男刘艳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