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9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延伸后弯曲形成侧支管,侧支管上设有可膨胀的封堵气囊,管体的端部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定位柱,定位柱与管体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靠近管体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柱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定位柱与管体所形成的分叉在盲插过程中遇到气管隆突而受阻,提示操作者将管体回退,避免分叉长时间刺激气管隆突,并且侧支管上的封堵气囊仍位于支气管内,从而实现封堵气囊的定位,操作简单、可靠。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支气管封堵管配合气管导管使用时,管体在气管导管内移动的过程中,定位柱与封堵气囊不会重叠,更有利于操作者操作管体穿过气管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
技术介绍
肺隔离以及单侧肺通气是开胸手术的常用技术,主要目的是使手术侧胸前的肺叶选择性萎缩以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此外,当患者的一侧胸腔潜在有血液或大量分泌物流入肺内的可能时也需要使用肺隔离技术防止分泌物流入对侧胸腔的肺叶。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主要有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阻塞导管两种肺隔离及单肺通气方法。其中,支气管阻塞导管需要依赖于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来实现对阻塞导管的定位,耗时漫长,并且对于不具备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或操作不熟练的操作者而言,阻塞导管的定位更加困难,可能会出现阻塞导管的气囊进入支气管过深或过浅,甚至误入另一侧支气管的问题。并且,过程中,阻塞导管容易刺激患者的气管隆突,甚至造成气管隆突损伤,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以解决阻塞导管定位困难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后弯曲形成侧支管,侧支管上设有可膨胀的封堵气囊,管体的端部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管体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靠近管体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柱的长度。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将本方案中的定位柱贴近管体,将管体穿入气管导管内进行使用,当管体的侧支管穿出气管导管时,定位柱仍处于气管导管内,此时,由于定位柱具有弹性,因此,定位柱对管体具有向对侧方向的推挤作用,助力侧支管向同侧支气管内运动;而待定位柱穿出气管导管后,定位柱恢复与管体的夹角,定位柱和管体所形成的分叉在盲插过程中遇到气管隆突而受阻,提示操作者将管体回退,避免分叉长时间刺激气管隆突,并且侧支管上的封堵气囊仍位于支气管内,从而实现封堵气囊的定位,进而实现肺隔离及单肺通气,操作简单、可靠,无需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不仅如此,由于定位柱与管体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靠近管体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柱的长度,因此,管体在气管导管内移动时,定位柱与封堵气囊不会重叠,管体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小,更有利于操作者操作管体穿过气管导管。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侧支管与管体之间的夹角为19°-30°,所述定位柱与管体之间的夹角为30°-50°。本方案中,限定侧支管与管体之间的夹角为19°-30°,并限定定位柱与管体之间的夹角为30°-50°,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得侧支管和定位柱分别进入两侧的支气管,避免侧支管和定位柱分别进入两侧的支气管后接触支气管的气管壁。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为1-2cm。本方案中,将定位柱的长度限定在1-2cm的范围内,使得定位柱的长度合适,在定位柱能够助力侧支管向同侧支气管内运动的同时,避免定位柱过深地进入另一侧支气管内。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柱远离管体的一端为圆头。本方案中,定位柱远离管体的一端为圆头,能够避免定位柱的端部不小心划伤气管壁。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远离封堵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持翼片。本方案中,方便操作者通过把持翼片拉动管体。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把持翼片垂直于定位柱轴线与侧支管轴线共同所在的平面,把持翼片的表面涂覆有标识层。本方案中,操作者能够通过辨识把持翼片上的标识层所在的位置,从而判断侧支管所在的方向,从而判断封堵气囊所在的方向。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刻度线。本方案中,操作者通过管体上的刻度线来把控管体回退的距离,从而避免管体回退距离过大而导致封堵气囊退出支气管内。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外套设有四通管,四通管具有四个接口,其中一接口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内侧顶壁的圆心处设有圆柱形的凸起,密封盖与凸起均开设有供管体穿过的通孔,该接口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有可供管体穿过的弹性胶管,弹性胶管的外径沿定位柱至密封盖的方向逐渐减小。本方案中,将密封盖拧紧在四通管对应的接口上时,弹性胶管的端部进入凸起的通孔内,弹性胶管受到挤压而发生形变,将管体锁紧,从而防止管体移动,进而防止封堵气囊在支气管内移动,避免操作者一直手动固定管体,解放操作者的手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远离侧支管的一端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具有三个接口,其中一接口与管体连通。本方案中,三通管的设计使得管体能够同时满足肺萎陷时抽气、放气以及肺复张时充气的需求。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远离封堵气囊的一端设有充气指示囊,充气指示囊通过充气管与封堵气囊连通,充气指示囊连通有充气阀。本方案中,充气指示囊与封堵气囊连通,两者的内部气压相通,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充气阀对充气指示囊和封堵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封堵气囊的体积膨胀,从而封堵支气管,实现肺隔离。并且,操作者还能够通过充气指示囊的膨胀程度判断封堵气囊的膨胀程度,避免封堵气囊膨胀体积过小或过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把持翼片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管体1、侧支管2、封堵气囊3、定位柱4、充气指示囊5、充气阀6、充气管7、把持翼片8、标识层9、四通管10、密封盖Ⅰ11、凸起12、通孔13、弹性胶管14、密封盖Ⅱ15、三通管16、密封盖Ⅲ17。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包括管体1,管体1可以为空心管或者实心管,若管体1为实心管时,管体1的直径可以大幅度减小,适用于婴幼儿、儿童等气管内径较小人群的支气管封堵,避免对婴幼儿、儿童的气管、支气管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管体1为空心管。管体1的右端延伸后弯曲形成侧支管2,侧支管2上固定连接有可膨胀的封堵气囊3,本实施例中,侧支管2贯穿封堵气囊3,封堵气囊3的两端与侧支管2焊接。管体1的右端焊接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定位柱4,定位柱4与管体1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3左端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柱4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定位柱4与管体1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3左端的距离等于定位柱4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柱4与管体1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3左端的距离是指定位柱4与管体1的连接点与封堵气囊3左端之间的管的长度。定位柱4的长度为1-2cm,定位柱4与管体1之间的夹角为30°-50°,定位柱4远离管体1的一端为圆头,侧支管2与管体1之间的夹角为19°-30°。本实施例中,定位柱4的长度为2cm,定位柱4与管体1之间的夹角为43°,侧支管2与管体1之间的夹角为20°。管体1的左端设有充气指示囊5,充气指示囊5连通有充气阀6,充气指示囊5通过充气管7与封堵气囊3连通,本实施例中,充气管7的一部分位于管体1的侧壁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后弯曲形成侧支管,侧支管上设有可膨胀的封堵气囊,管体的端部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管体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靠近管体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柱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后弯曲形成侧支管,侧支管上设有可膨胀的封堵气囊,管体的端部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管体的连接点距封堵气囊靠近管体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柱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管与管体之间的夹角为19°-30°,所述定位柱与管体之间的夹角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远离管体的一端为圆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远离封堵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持翼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定位功能的支气管封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翼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奥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