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11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其中床体支撑结构用于作为基本单元形成床板,其包括:床面板,用于形成所述床板的床面;底板,底板与床面板上下相对设置的,床面板通过限位旋转机构与底板连接,限位旋转机构伸缩设置,其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旋转头,床面板与旋转头连接,并能够沿旋转头转动;弹性件,弹性件设于床面板和底板之间,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床面板相对底板发生转动和/或移动时提供支撑力和复位弹性力。床板由若干个上述床体支撑结构拼接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能够根据人体相应部位的弧度自适应,以使得整体床板贴合人体曲线,提高人体卧姿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床上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睡眠,床体作为重要的床上用品,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择床体时,更加注重床面的舒适性体验。目前,床体产品主要为平板床和排骨架床。对于平板床,由于单个床板几乎没有适应性,在人体躺卧时,无法根据人体的复杂曲线进行舒适性补偿,导致人体躺卧时某些部位过度受力,时间久了疼痛感加强,更加难受;对于排骨架床,床体具有一定的整体弹性,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力学原理,相比普通的平板床,排骨架床的弹性加上床垫的弹性,会使人躺上去时更加舒适,但前提是必须和床垫一起使用,并且对床垫的性能有一定要求,才能够满足一定的舒适性要求;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可能没有配备床垫的条件,譬如医院的病床,一般没有配备弹性合适的床垫,但是病人卧姿的舒适性急需得以保证。因此,现有的床体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使用需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能够根据人体相应部位的弧度自适应,以使得整体床板贴合人体曲线,提高人体卧姿的舒适性。为解决其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床体支撑结构,用于作为基本单元形成床板,其包括:床面板,所述床面板用于形成所述床板的床面;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床面板上下相对设置的,所述床面板通过限位旋转机构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限位旋转机构伸缩设置,其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旋转头,所述床面板与所述旋转头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旋转头转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床面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床面板相对所述底板发生转动和/或移动时提供支撑力和复位弹性力。进一步地,上述旋转头匹配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设有与所述旋转头匹配的旋转槽,所述床面板通过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旋转头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限位旋转机构包括滑柱和套筒,所述滑柱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头,所述滑柱的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限位旋转机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柱、套筒相互抵紧。进一步地,上述滑柱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滑柱(330)远离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所述限位部抵于所述套筒的顶部。进一步地,上述弹性件为拉压弹簧。进一步地,上述弹性件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件以所述限位旋转机构为中心分布设置。进一步地,上述拉压弹簧的两端设有螺纹连接件,所述拉压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床面板、底板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螺纹连接件设有安装部和螺纹连接部,所述安装部的外表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螺旋环结构,所述螺旋环结构与所述拉压弹簧的螺旋环结构吻合,所述拉压弹簧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螺纹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床板,由若干个上述任一所述的床体支撑结构拼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床体支撑结构及床板,将床板分设成多个床体支撑结构的基本单元,通过限位旋转机构的伸缩设置和旋转头的设计,使得床面板能够相对底板上下移动和转动,在受到人体的压力后,各个床体支撑结构能够根据人体相应部位的弧度自适应,以使得整体床板贴合人体曲线,减弱人体某些部位的局部压力过大,将局部压力分散支撑,进而提高人体卧姿的舒适性;弹性件在床面板进行移动和转动时给与支撑,并在床体支撑结构不受力时带动床面板自动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床体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床体支撑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床体支撑结构的螺纹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床体支撑结构,用于作为基本单元形成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面板100,所述床面板100用于形成所述床板的床面;底板200,所述底板200与所述床面板100上下相对设置的,所述床面板100通过限位旋转机构300与所述底板200连接,所述限位旋转机构300伸缩设置,其一端与所述底板20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旋转头310,所述床面板100与所述旋转头310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旋转头310转动;弹性件400,所述弹性件400设于所述床面板100和底板200之间,所述弹性件400用于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体支撑结构,用于作为基本单元形成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面板(100),所述床面板(100)用于形成所述床板的床面;/n底板(200),所述底板(200)与所述床面板(100)上下相对设置的,所述床面板(100)通过限位旋转机构(300)与所述底板(200)连接,所述限位旋转机构(300)伸缩设置,其一端与所述底板(20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旋转头(310),所述床面板(100)与所述旋转头(310)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旋转头(310)转动;/n弹性件(400),所述弹性件(400)设于所述床面板(100)和底板(200)之间,所述弹性件(400)用于在所述床面板(100)相对所述底板(200)发生转动和/或移动时提供支撑力和复位弹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体支撑结构,用于作为基本单元形成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面板(100),所述床面板(100)用于形成所述床板的床面;
底板(200),所述底板(200)与所述床面板(100)上下相对设置的,所述床面板(100)通过限位旋转机构(300)与所述底板(200)连接,所述限位旋转机构(300)伸缩设置,其一端与所述底板(20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旋转头(310),所述床面板(100)与所述旋转头(310)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旋转头(310)转动;
弹性件(400),所述弹性件(400)设于所述床面板(100)和底板(200)之间,所述弹性件(400)用于在所述床面板(100)相对所述底板(200)发生转动和/或移动时提供支撑力和复位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310)匹配有旋转座(320),所述旋转座(320)设有与所述旋转头(310)匹配的旋转槽,所述床面板(100)通过所述旋转座(320)与所述旋转头(3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旋转机构(300)包括滑柱(330)和套筒(340),所述滑柱(330)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头(310),所述滑柱(330)的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套筒(340)内,所述套筒(340)与所述底板(2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旋转机构(300)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波王心醉陈俊江刘奇蔡后勇辛海兵李鹏飞梁岳青李希华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