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及塔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06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及塔笼,改良结构包括多个呈圆周阵列的立杆,每个立杆具有第一直杆段、第二直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直杆段和第二直杆段之间的过渡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所述第二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其中第一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第二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塔笼包括但不限于动力装置、驱动组件、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多个板链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改善常规塔笼所运载的板链单元之间拉伸应力过于侧偏并且集中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及塔笼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及塔笼。
技术介绍
烘焙类食品,例如面包、汉堡、蛋糕、甜甜圈之类的,一般都有可能需要接受发酵等延时工艺;又或者是肉食品食材,需要进行解冻,都需要在带一定条件的温湿度密室内进行延时处理。在过去,要完成上述食品的相应工艺,都需要使用到塔笼或者迂回的自动化输送线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实现该步骤的延时,然而,由于这些设备都容易发生输送板链单元张力过于集中或者偏载的现象,使得板链单元的使用寿命减少,并且,如果应力过度集中,还容易发生往上卷翻起来的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及塔笼,用于改善板链单元之间拉伸应力过于侧偏并且集中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呈圆周阵列的立杆,每个立杆具有第一直杆段、第二直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直杆段和第二直杆段之间的过渡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所述第二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其中第一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第二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立杆靠近外部板链单元的一侧具有沿立杆延伸的拨转凸起,所述拨转凸起用于伸入板链单元之间的空隙,带动板链单元从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的位置蜿蜒移动至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倾斜段与第一直杆段之间、所述过渡倾斜段与第二直杆段之间均设置有迂回部。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塔笼,应用了所述的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还包括但不限于:动力装置、驱动组件、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多个板链单元;所述驱动组件架设于所述塔笼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塔笼做旋转运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为驱动组件提供旋转动力;所述输入机构用于将板链单元逐一地输送至所述塔笼,所述输出机构用于将所述板链单元逐一送离所述塔笼。进一步地,所述板链单元首尾相接,并且,相邻的板链单元之间包括活动连接扣,每个板链单元位于输送方向的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连接位,所述活动连接扣活动地串接相邻的两板链单元。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塔笼的外周呈相切形态,所述输出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塔笼的外周呈相切的形态。进一步地,所述塔笼具有呈螺旋轨迹分布且均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多个托杆,所述托杆用于承托板链单元螺旋地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改良后的竖杆的形变,使得塔笼的结构有所改变,原来仅单一直径的螺旋轨迹,改为由第一螺旋缓变为第二螺旋(轻微缩小基础圆的直径),即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变为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如此改良,可使得板链单元之间的应力偏侧集中情况得到缓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塔笼与输入机构、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和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图3改良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切向视图);图4相邻板链单元之间的间隙连接方式(直道输送);图5相邻板链单元之间的间隙连接方式(转弯)。图中,10、塔笼;101、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102、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11、竖杆;121、第一直杆段;122、第二直杆段;13、倾斜过渡段;14、拨转凸起;15、径向错开距离;20、输入机构;30、输出机构;40、板链单元;401、第一板链单元;402、第二板链单元;403、空隙;404、第一连接位;405、第二连接位;406、活动连接扣;407、偏转角度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部分食品食材在某些步骤是需要延续一定时间进行处理的,例如烘焙类食品——面包、汉堡、甜甜圈、蛋糕、点心之类的发酵,又例如是肉食类食材的解冻等情形。都需要利用到塔笼这类蜿蜒且缓慢输送的设备在密室里实现,然而,由于设备盘转的直径是单一的,加上外部进入的板链单元进入塔笼时,由于偏转会形成局部张力集中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消除或者减缓这些张力,会使得板链单元之间的连接件过渡被拉扯,影响使用寿命,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板链单元翻卷起来,造成意外。不妨参见图5,当板链单元不断地进入螺旋轨迹的设备时,就必然存在一定的角度倾斜,由于连接件与两边的板链单元之间有空隙、间隙的存在,使得板链单元可以顺利蜿蜒螺旋沿着塔笼,从靠近输入机构的位置缓慢移动到靠近输出机构的位置。此处,输入机构的设置位置可以是上方(或下方)和输出机构的设置位置可以是下方(或上方)。即板链单元在塔笼里运动的方向可以是从上蜿蜒移动至下方,也可以是,因应需要,调整位从下蜿蜒移动至上方。如图1至5所示,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呈圆周阵列的立杆,每个立杆具有第一直杆段、第二直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直杆段和第二直杆段之间的过渡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所述第二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其中第一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第二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为了驱动板链单元绕塔笼转动上升或下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立杆靠近外部板链单元的一侧具有沿立杆延伸的拨转凸起,所述拨转凸起用于伸入板链单元之间的空隙,带动板链单元从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的位置蜿蜒移动至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的位置。拨转凸起的作用是,有异于以往的摩擦驱动方式,使用卡扣驱动,使得带动效率更高,也避免打滑的情况发生。为了使得轨迹变化时能顺畅一些,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过渡倾斜段与第一直杆段之间、所述过渡倾斜段与第二直杆段之间均设置有迂回部。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塔笼,其应用了上述实施例中所记载的任意一种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所述塔笼其还包括:动力装置、驱动组件、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多个板链单元;所述驱动组件架设于所述塔笼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塔笼做旋转运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为驱动组件提供旋转动力;所述输入机构用于将板链单元逐一地输送至所述塔笼,所述输出机构用于将所述板链单元逐一送离所述塔笼。参见图4、图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板链单元首尾相接形成输送带,并且,相邻的板链单元之间包括活动连接扣,每个板链单元位于输送方向的两侧边缘均开设有连接位,所述活动连接扣活动地串接相邻的两板链单元。为了方便送入和送离板链单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输入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塔笼的外周呈相切形态,所述输出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塔笼的外周呈相切的形态。参见图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塔笼具有呈螺旋轨迹分布且均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多个托杆,所述托杆用于承托板链单元螺旋地运动。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圆周阵列的立杆,每个立杆具有第一直杆段、第二直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直杆段和第二直杆段之间的过渡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所述第二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其中第一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第二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圆周阵列的立杆,每个立杆具有第一直杆段、第二直杆段和位于所述第一直杆段和第二直杆段之间的过渡倾斜段;所述第一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一直径圆轨迹投影,所述第二直杆段围绕所形成第二直径圆轨迹投影;其中第一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第二直杆段在高度方向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靠近外部板链单元的一侧具有沿立杆延伸的拨转凸起,所述拨转凸起用于伸入板链单元之间的空隙,带动板链单元从靠近外部的输入机构的位置蜿蜒移动至靠近外部的输出机构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工序延时塔笼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倾斜段与第一直杆段之间、所述过渡倾斜段与第二直杆段之间均设置有迂回部。


4.一种塔笼,应用了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工序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奎马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启幸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