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03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螃蟹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包括外箱、安装块、内箱、拨动杆、拨动板和污垢收集机构,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外箱内底壁的中部,所述内箱固定连接在安装块的顶部,所述拨动板固定连接在拨动杆的顶部,所述拨动板的底部放置在内箱的内底壁,所述拨动杆搭接在内箱的内壁,所述内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漏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拨动杆可以使得拨动板对内箱内底壁的污垢进行移动,使得污垢从漏槽掉落在收集盒中,将侧板打开,通过拉杆使得收集盒从内箱的底部退出,向上拉动拉杆,即可将收集盒从外箱的内部拿出,方便对内箱中的污垢进行清理,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对螃蟹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螃蟹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螃蟹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常见的螃蟹有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和中华绒螯蟹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海鲜的供应量在不断上升,这大大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螃蟹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备受人们的欢迎,螃蟹养殖盒是人工养殖螃蟹的一种工具,借助于此工具能大大提高螃蟹的产值和螃蟹的质量,螃蟹养殖盒在长时间的使用后,螃蟹的排泄物会堆积在养殖盒的内部,现在每次排污一般是将螃蟹捞出进行排污,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且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被弄伤螃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具备便于排污的优点,解决了现在每次排污一般是将螃蟹捞出进行排污,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且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被弄伤螃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包括外箱、安装块、内箱、拨动杆、拨动板和污垢收集机构,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外箱内底壁的中部,所述内箱固定连接在安装块的顶部,所述拨动板固定连接在拨动杆的顶部,所述拨动板的底部放置在内箱的内底壁,所述拨动杆搭接在内箱的内壁,所述内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漏槽,所述污垢收集机构放置在外箱内底壁的两侧。r>所述污垢收集机构包括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收集盒位于漏槽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盒顶部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竖杆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与内箱的外侧接触,两个竖杆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进一步地,所述内箱内壁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固定框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顶部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条形槽,所述拨动杆的外表面与条形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箱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外箱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底部的一侧搭接在内箱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外箱的中部镶嵌有观测窗。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通过外箱、安装块、内箱、拨动杆、拨动板和污垢收集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拨动杆可以使得拨动板对内箱内底壁的污垢进行移动,使得污垢从漏槽掉落在收集盒中,将侧板打开,通过拉杆使得收集盒从内箱的底部退出,向上拉动拉杆,即可将收集盒从外箱的内部拿出,方便对内箱中的污垢进行清理,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对螃蟹造成伤害。2、该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通过过滤机构的设置,过滤网可以将螃蟹与内箱底部的污垢隔离开,且螃蟹的排泄物会从过滤网的网孔落入至内箱的内底壁,隔板上的条形槽方便了拨动杆的移动,同时,防止拨动板对螃蟹造成伤害。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污垢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箱;2、安装块;3、内箱;4、拨动杆;5、拨动板;6、漏槽;7、污垢收集机构;701、收集盒;702、竖杆;703、拉杆;704、加固杆;8、过滤机构;801、固定框;802、隔板;803、过滤网;804、条形槽;9、盖板;10、透气孔;11、侧板;12、观测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包括外箱1、安装块2、内箱3、拨动杆4、拨动板5和污垢收集机构7,安装块2固定连接在外箱1内底壁的中部,内箱3固定连接在安装块2的顶部,拨动板5固定连接在拨动杆4的顶部,拨动板5的底部放置在内箱3的内底壁,拨动杆4搭接在内箱3的内壁,内箱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漏槽6,污垢收集机构7放置在外箱1内底壁的两侧。污垢收集机构7包括有收集盒701,收集盒701的顶部呈开口状,收集盒701位于漏槽6的正下方,收集盒701顶部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702,两个竖杆70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703,竖杆702与内箱3的外侧接触,两个竖杆702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704,通过外箱1、安装块2、内箱3、拨动杆4、拨动板5和污垢收集机构7的配合使用,通过拨动杆4可以使得拨动板5对内箱3内底壁的污垢进行移动,使得污垢从漏槽6掉落在收集盒701中,将侧板11打开,通过拉杆703使得收集盒701从内箱3的底部退出,向上拉动拉杆703,即可将收集盒701从外箱1的内部拿出,方便对内箱3中的污垢进行清理,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对螃蟹造成伤害。内箱3内壁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8,过滤机构8包括有固定框801,固定框801内壁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802,隔板802与固定框80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03,隔板802顶部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条形槽804,通过过滤机构8的设置,过滤网803可以将螃蟹与内箱3底部的污垢隔离开,且螃蟹的排泄物会从过滤网803的网孔落入至内箱3的内底壁,隔板802上的条形槽804方便了拨动杆4的移动,同时,防止拨动板5对螃蟹造成伤害,拨动杆4的外表面与条形槽80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内箱3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9,盖板9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透气孔10,外箱1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侧板11,侧板11底部的一侧搭接在内箱3的顶部,外箱1的中部镶嵌有观测窗12。在排污时,操作人员通过拨动杆4可以使得拨动板5对内箱3内底壁的污垢进行移动,隔板802上的条形槽804方便了拨动杆4的移动,同时,防止拨动板5对螃蟹造成伤害,使得污垢从漏槽6掉落在收集盒701中,将侧板11打开,通过拉杆703使得收集盒701从内箱3的底部退出,向上拉动拉杆703,即可将收集盒701从外箱1的内部拿出,方便对内箱3中的污垢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对螃蟹造成伤害。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包括外箱(1)、安装块(2)、内箱(3)、拨动杆(4)、拨动板(5)和污垢收集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固定连接在外箱(1)内底壁的中部,所述内箱(3)固定连接在安装块(2)的顶部,所述拨动板(5)固定连接在拨动杆(4)的顶部,所述拨动板(5)的底部放置在内箱(3)的内底壁,所述拨动杆(4)搭接在内箱(3)的内壁,所述内箱(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漏槽(6),所述污垢收集机构(7)放置在外箱(1)内底壁的两侧;/n所述污垢收集机构(7)包括有收集盒(701),所述收集盒(701)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收集盒(701)位于漏槽(6)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盒(701)顶部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702),两个竖杆(70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7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包括外箱(1)、安装块(2)、内箱(3)、拨动杆(4)、拨动板(5)和污垢收集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固定连接在外箱(1)内底壁的中部,所述内箱(3)固定连接在安装块(2)的顶部,所述拨动板(5)固定连接在拨动杆(4)的顶部,所述拨动板(5)的底部放置在内箱(3)的内底壁,所述拨动杆(4)搭接在内箱(3)的内壁,所述内箱(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漏槽(6),所述污垢收集机构(7)放置在外箱(1)内底壁的两侧;
所述污垢收集机构(7)包括有收集盒(701),所述收集盒(701)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收集盒(701)位于漏槽(6)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盒(701)顶部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702),两个竖杆(70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螃蟹养殖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702)与内箱(3)的外侧接触,两个竖杆(702)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7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螃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用李建余健王海云余承波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