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898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不同深度的土地进行分层次的灌溉,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与灌溉水源相连通的水箱,所述水箱通过输送泵连通有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上设有若干个多层灌溉系统,每个多层灌溉系统均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所述多层灌溉系统通过控制阀与灌溉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灌溉管路上连通有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的多层灌溉系统,针对性的满足不同深度土地对水分的需求,从而进提高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
本技术属于植物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现有技术中的灌溉方式大都采用对土地表面进行浇灌或滴灌的方式,灌溉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无法针对不同深度的土地进行分层次的灌溉,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节水灌溉系统[申请号:201610315875.X],该技术专利包括输送装置、微喷装置以及滴灌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水泵、主管以及多根支管,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水源连通,所述主管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多根支管分别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微喷装置包括多个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入水管和三个出水管,所述入水管与所述支管连通,所述滴灌装置包括多根毛管,所述毛管一端与支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滴头。该技术采用微喷装置和滴灌装置结合的方式进行灌溉,但仍存在上述无法在不同深度上进行分层次灌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灌溉效果好,水资源利用率高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与灌溉水源相连通的水箱,所述水箱通过输送泵连通有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上设有若干个多层灌溉系统,每个多层灌溉系统均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所述多层灌溉系统通过控制阀与灌溉管路相连通。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相邻两层灌溉层通过主管路相连通,所述主管路与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灌溉层包括与主管路相连通的支管路,节水滴头与支管路远离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节水滴头与支管路一一对应设置。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每层灌溉层包括至少两个节水滴头,所述节水滴头以主管路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所述节水滴头包括螺纹连接的滴头本体和盖体,所述滴头本体内具有出水空腔,所述盖体上具有贯通盖体且与出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呈中空管状结构的出水管固定连接在滴头本体上,出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空腔相连通,还包括位于滴头本体与盖体之间的开度调节件,转动盖体时,开度调节件改变出水管与出水空腔的连通面积。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所述开度调节件包括与盖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表面凸出有调节凸台,转动盖体可使调节凸台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管内,所述调节凸台的横截面积由远离安装台的一端向靠近安装台的一端逐渐变大。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所述安装台呈圆形,且安装台的直径大于出水管的内径,转动盖体可使安装台压设在出水管一端使得出水管与出水空腔相隔离,所述安装台由弹性材料制得。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所述盖体和滴头本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侧压设在盖体内表面,另一侧压设在滴头本体外侧面。在上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中,还包括若干个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与水箱相连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灌溉管路上连通有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的多层灌溉系统,可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地分层灌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深度土地对水分的需求,从而进提高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2、本技术的节水滴头仅需通过转动盖体即可实现对出水量的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节水滴头的立体图;图3是节水滴头的剖视图;图4是节水滴头的爆炸图;图中:灌溉水源1、水箱2、输送泵3、灌溉管路4、多层灌溉系统5、灌溉层6、控制阀7、主管路8、集水容器9、支管路61、节水滴头62、滴头本体63、盖体64、出水管65、开度调节件66、出水空腔67、安装台661、调节凸台6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与灌溉水源1相连通的水箱2,所述水箱2通过输送泵3连通有灌溉管路4,所述灌溉管路4上设有若干个多层灌溉系统5,每个多层灌溉系统5均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6,灌溉时,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6位于不同深度的土壤内,所述多层灌溉系统5通过控制阀7与灌溉管路4相连通。本技术,使用时,灌溉水源1将灌溉用水输送至水箱2中,水箱2中的水由输送泵3输送至灌溉管路4,根据灌溉需要,打开或闭合控制阀7,使得不同位置的多层灌溉系统5与灌溉管路4相连通,从而实现灌溉区域的选择,同时,多层灌溉系统5所包括的在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6位于不同深度的土壤内,从而实现不同深度土壤的分别灌溉。故本技术的灌溉管路4上连通有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6的多层灌溉系统5,可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地分层灌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深度土地对水分的需求,从而进提高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如图1所示,相邻两层灌溉层6通过主管路8相连通,所述主管路8与控制阀7相连通,所述灌溉层6包括与主管路8相连通的支管路61,节水滴头62与支管路61远离主管路8的一端连通,所述节水滴头62与支管路61一一对应设置。利用节水滴头62进行滴灌,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水增产效果。优选地,每层灌溉层6包括至少两个节水滴头62,所述节水滴头62以主管路8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保证水在土壤中分布均匀。结合图2-4所示,所述节水滴头62包括螺纹连接的滴头本体63和盖体64,所述滴头本体63内具有出水空腔67,所述盖体64上具有贯通盖体64且与出水空腔67相连通的进水口68,支管路61与进水口68相连通,呈中空管状结构的出水管65固定连接在滴头本体63上,出水管65的一端与出水空腔67相连通,还包括位于滴头本体63与盖体64之间的开度调节件66,转动盖体64时,开度调节件66改变出水管65与出水空腔67的连通面积。使用时,支管路61将灌溉用水通过进水口68灌入出水空腔67内,出水空腔67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出水管65溢出至土壤内,转动盖体64以增大或减小出水管65与出水空腔67的连通面积,从而控制出水管65的出水速率,从而控制灌溉水量。故本技术的节水滴头62仅需通过转动盖体64即可实现对出水量的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其中,开度调节件66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阀门结构,但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与灌溉水源(1)相连通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通过输送泵(3)连通有灌溉管路(4),所述灌溉管路(4)上设有若干个多层灌溉系统(5),每个多层灌溉系统(5)均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6),所述多层灌溉系统(5)通过控制阀(7)与灌溉管路(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与灌溉水源(1)相连通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通过输送泵(3)连通有灌溉管路(4),所述灌溉管路(4)上设有若干个多层灌溉系统(5),每个多层灌溉系统(5)均具有至少两个竖直方向上高度不同的灌溉层(6),所述多层灌溉系统(5)通过控制阀(7)与灌溉管路(4)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灌溉层(6)通过主管路(8)相连通,所述主管路(8)与控制阀(7)相连通,所述灌溉层(6)包括与主管路(8)相连通的支管路(61),节水滴头(62)与支管路(61)远离主管路(8)的一端连通,所述节水滴头(62)与支管路(61)一一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灌溉层(6)包括至少两个节水滴头(62),所述节水滴头(62)以主管路(8)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木类植物上下分层式生态节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水滴头(62)包括螺纹连接的滴头本体(63)和盖体(64),所述滴头本体(63)内具有出水空腔(67),所述盖体(64)上具有贯通盖体(64)且与出水空腔(67)相连通的进水口(68),呈中空管状结构的出水管(65)固定连接在滴头本体(63)上,出水管(65)的一端与出水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嘉骏赵艳华苏园园许宏达戴佳亮许生军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