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97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食用菌种植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上层支撑架对下层支撑架起遮挡作用,存在不方便浇水,采收困难及挡光的问题,包括种植大棚本体,所述种植大棚本体内设置有多个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所述种植机构包括竖向左右对称的支架,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多层种植筐,每层所述种植筐两侧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种植筐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条,所述种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喷水机构。本申请除了上层种植筐外,下层种植筐可以沿滑槽拉开,使上层种植筐和下层种植筐错开,方便浇水、有利于光照、方便采收。

A kind of edible fungus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
,具体涉及食用菌种植设备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的种植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的,主要包括:温度,子实体阶段温度较低一点,菌丝体阶段温度较高一点;水分,培养料最佳含水量为65%;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最佳湿度为75%,子实体生长阶段最佳湿度为90-95%;光照,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适当补光可诱导子实体分化;空气,菌丝体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低,子实体生长阶段必须有较流畅的空气,可通风。申请号CN201710594683.1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塑料大棚、种植房,储水池、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换热器和风机,塑料大棚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本体(27),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本体(27)内设置有多个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隙(9),每个所述种植机构包括竖向左右对称的支架(1),所述支架(1)之间设置有多层种植筐(2),每层所述种植筐(2)两侧的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滑槽(4),所述种植筐(2)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4)相配合的滑条(3),所述种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喷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本体(27),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本体(27)内设置有多个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隙(9),每个所述种植机构包括竖向左右对称的支架(1),所述支架(1)之间设置有多层种植筐(2),每层所述种植筐(2)两侧的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滑槽(4),所述种植筐(2)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4)相配合的滑条(3),所述种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喷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底板(20),位于所述底板(20)下部的多个万向轮(22),位于所述底板(20)上部的水箱(19),与所述水箱(19)连通且依次连接的供水硬管(18)、供水软管(16)和喷水管(14),位于所述供水硬管(18)上的水泵(17),位于所述喷水管(14)上部的第二伸缩杆(12),位于所述第二伸缩杆(12)的顶部的第二电机(13)及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3)的固定杆(11),所述喷水管(14)的下部连通有多个喷头(15),所述固定杆(11)固定在所述底板(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筐(2)设置有三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种植筐(2)的底部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种植筐(2)底部至少两个第一电机(24),位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机(24)底部的第一伸缩杆(25)及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琴姚平善
申请(专利权)人:民乐县恒瑞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