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8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一种食用菌培育箱,涉及培育箱装置领域,包括箱体和隔板,隔板将箱体分成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箱体的下侧空腔内设置有进气口、紫外灯、进气管、气泵、出气管、集污槽、水泵、水槽、微喷头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箱体上,进气口连接进气管的一侧,进气管的另一侧连接气泵,气泵上还连接有出气管的一侧,出气管的另一侧和设置在隔板上的出气口连接,确保了培育箱内的食用菌菌株不易受到杂菌污染,保证了菌株的正常生理活动,避免了菌株的生长发育不良设置死亡的情况发生,并且设备的安全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育箱
本技术涉及培育箱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箱。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目前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伴随着食用菌栽培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失败情况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食用菌栽培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没有适用的设备。现有的培育箱中,往往采用直接对食用菌的菌种中间进行喷水加湿,这样往往会在培养基的表面产生水滴,而水滴的存在极易造成菌株的大面积溃烂,不利于菌株的生长,并且,菌株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新鲜的空气,需要对培育箱进行通风,然而,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杂菌,这就会使培养基上滋生大量的杂菌,造成染菌,产生了经济损失,在进行通风操作时,会使培养基出现干裂的现象,特别是靠近通风口处的培养基,从而使培养基上长不出菌株,不利于菌株的扩大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育箱,确保了培育箱内的食用菌菌株不易受到杂菌污染,保证了菌株的正常生理活动,避免了菌株的生长发育不良设置死亡的情况发生,并且设备的安全有保障。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包括箱体和隔板,隔板将箱体分成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箱体的下侧空腔内设置有进气口、紫外灯、进气管、气泵、出气管、集污槽、水泵、水槽、微喷头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箱体上,进气口连接进气管的一侧,进气管的另一侧连接气泵,气泵上还连接有出气管的一侧,出气管的另一侧和设置在隔板上的出气口连接。进一步的,紫外灯固定设置在进气管内上侧。进一步的,集污槽设置在出气管的下侧。进一步的,微喷头设置在出气管内。进一步的,水槽放置在箱体空腔内,水槽内还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微喷头。进一步的,箱体上分别设置有契合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的第一开门和第二开门,第一开门和第二开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合页。进一步的,第二开门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器。进一步的,控制器控制连接紫外灯、气泵和水泵。进一步的,箱体的上侧空腔内设置有排气口、层板和固定块,排气口设置在箱体上侧,固定块固定在箱体的上侧空腔内,层板放置在固定块上。进一步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上设有过滤网。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气泵抽取进气管内的空气,配合进气管内的紫外灯,一方面增强了对空气消毒杀菌的效率,确保了培育箱内的食用菌菌株不易受到杂菌污染,另一方面保护了设备的正常运行。2、气泵配合出气管内设置的微喷头,使食用菌菌株长时间受风吹也不会出现培养基过干,保证了菌株的正常生理活动。3、紫外灯一方面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了食用菌培育箱内的食用菌菌株受到杂菌污染,造成染菌,另一方面对空气进行加热,提供了了菌株生长所需的温度。4、集污槽用于收集水滴和空气中的杂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5、微喷头有利于对食用菌菌株的加湿,避免了气泵吹干风,造成菌株的生长发育不良设置死亡的情况发生。6、出气口的设置避免了上侧空腔内放置的食用菌菌株等杂质落入出气口内,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面板放大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箱体,2-第一开门,3-第二开门,4-进气口,5-控制面板,6-合页,7-排气口,8-控制器,9-紫外灯,10-进气管,11-气泵,12-出气管,13-集污槽,14-水泵,15-水槽,16-微喷头,17-出气口,18-层板,19-固定块,20-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包括箱体1和隔板20,隔板20将箱体1分成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下侧空腔内设置有进气口4、紫外灯9、进气管10、气泵11、出气管12、集污槽13、水泵14、水槽15、微喷头16和出气口17,进气口4设置在箱体1上,进气口4上设置有契合进气口4大小的过滤网,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进气口4连接进气管10的一侧。参见图1,上述装置中,进气管10的另一侧连接气泵11,气泵11上还连接有出气管12的一侧,气泵6通过抽取进气管10内的空气,使进气管10内的空气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配合紫外灯9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紫外灯9温度过高,保护了紫外灯9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紫外灯9和气泵6相互配合增强了对空气消毒杀菌的效率,确保了培育箱内的食用菌菌株不易受到杂菌污染,紫外灯9的电源线穿过进气管10上的小孔,并且进行密封处理;气泵6排出的空气流入出气管12,气泵6配合出气管12内设置的微喷头16,使微喷出的水雾均匀的流入上侧空腔,从而食用菌菌株长时间受风吹也不会出现培养基过干,保证了菌株的正常生理活动。参见图1,上述装置中,出气管12的内部设置有微喷头16,水槽15放置在箱体1空腔内,水槽15内还放置有水泵14,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微喷头16,出气管12上契合水管的开口,开口穿过水管并且边缘密封处理,水泵14抽取放置在水槽15内的纯净水,使微喷头16进行出水,经过微喷头16喷出的水呈雾状,有利于对上侧空腔内的食用菌菌株进行加湿,避免了气泵吹干风,造成菌株的生长发育不良设置死亡的情况发生。参见图1,上述装置中,出气管12的内部下侧还设置有集污槽13,在微喷头16工作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形成部分水滴,而水滴过多会导致逆流到气泵11中,造成气泵11的损害,集污槽13用于收集水滴和空气中的杂质,集污槽13可拆卸,需要定期清理,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参见图1,上述装置中,出气管12的另一侧和设置在隔板20上的出气口17连接,出气口17上设有过滤网,并且出气口17的水平高度高于隔板20的高度,避免了上侧空腔内放置的食用菌菌株等杂质落入出气口17内,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参见图1,上述装置中,进气管10内部上侧固定设置有紫外灯9,紫外灯9一方面对从进气口4中进入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了食用菌培育箱内的食用菌菌株受到杂菌污染,造成染菌,另一方面对从进气口4中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提供了了菌株生长所需的温度。参见图2,上述装置中,箱体1上分别设置有契合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的第一开门2和第二开门3,第一开门2和第二开门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合页6,实现了第一开门2和第二开门3的开合。参见图2和图4,上述装置中,第二开门3上设有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上设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控制连接紫外灯9、气泵11和水泵14的电源线,控制紫外灯9、气泵11和水泵14的闭合以及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包括箱体(1)和隔板(20),隔板(20)将箱体(1)分成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侧空腔内设置有进气口(4)、紫外灯(9)、进气管(10)、气泵(11)、出气管(12)、集污槽(13)、水泵(14)、水槽(15)、微喷头(16)和出气口(17),所述进气口(4)设置在箱体(1)上,进气口(4)连接进气管(10)的一侧,进气管(10)的另一侧连接气泵(11),气泵(11)上还连接有出气管(12)的一侧,出气管(12)的另一侧和设置在隔板(20)上的出气口(1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包括箱体(1)和隔板(20),隔板(20)将箱体(1)分成上侧空腔和下侧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侧空腔内设置有进气口(4)、紫外灯(9)、进气管(10)、气泵(11)、出气管(12)、集污槽(13)、水泵(14)、水槽(15)、微喷头(16)和出气口(17),所述进气口(4)设置在箱体(1)上,进气口(4)连接进气管(10)的一侧,进气管(10)的另一侧连接气泵(11),气泵(11)上还连接有出气管(12)的一侧,出气管(12)的另一侧和设置在隔板(20)上的出气口(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9)固定设置在进气管(10)内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槽(13)设置在出气管(12)的内部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头(16)设置在出气管(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5)放置在箱体(1)空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自成姚平善
申请(专利权)人:民乐县恒瑞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