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8950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包括栽培槽制作、栽培基质配制和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消毒、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步骤,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步骤,所述水分管理具体为:在辣椒苗期、初花期、初果期、盛果期,使基质质量含水量分别保持在基质饱和含水量的70%~80%、50%~60%、60%~70%、70%~80%。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中栽培辣椒,能够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还能有效防治果实脐腐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戈壁农业是甘肃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基层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创举。甘肃是中国几个主要大的沙漠和沙地之一,面积达2.9亿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地区,具有发展戈壁农业广袤的土地资源。近年来,戈壁农业发展迅速,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全省戈壁农业面积已达2.3万亩。目前,戈壁温室蔬菜已发展成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辣椒是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茄果类蔬菜。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的基质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长期在河西走廊地区开展戈壁温室蔬菜生态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调查分析不同消毒方法对辣椒病害发生时间、发病程度和病害种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基质槽栽培辣椒的温室和基质消毒方法;通过对基质槽栽培辣椒抗逆性、产量、品质及主要性状方面的分析,筛选出适宜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栽培和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优良辣椒品种;通过水肥对基质槽栽培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基质槽栽培辣椒喷施的钙肥浓度和灌溉指标,并结合生产实际,集成提出了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包括栽培槽制作、栽培基质配制和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消毒、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步骤,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步骤,所述水分管理具体为:在辣椒苗期、初花期、初果期、盛果期,使基质质量含水量分别保持在基质饱和含水量的70%~80%、50%~60%、60%~70%、70%~80%。作为优选,所述养分管理包括:于门椒花蕾期至满天星椒膨大期叶面喷施氯化钙,喷施浓度2~8g/L,每10d喷施1次;优选喷施氯化钙浓度4g/L。作为优选,所述养分管理包括:门椒现蕾开始追肥,每10d滴灌追肥1次,初花期N-P2O5-K2O=1.01~1.12-0.14~0.16-0.88~0.98kg/亩,初果期N-P2O5-K2O=2.02~2.24-0.28~0.31-1.76~1.95kg/亩,盛果期N-P2O5-K2O=3.02~3.36-0.42~0.47-2.63~2.93kg/亩。作为优选,所述品种具体选择陇椒11号和陇椒10号。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槽呈“U”型,槽口宽50~55cm,槽底宽45~50cm,槽间距70~75cm,槽自北向南倾斜5°;槽建好后,在槽底部铺一层塑料薄膜,膜上铺一层厚4~6cm鹅卵石,上铺一层编织袋,最后在槽中填充20~24cm厚的栽培基质。作为优选,所述栽培基质为当地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配置的复合基质,原料包括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炉渣,配置体积比为: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炉渣=2.5:2:2.5:3。作为优选,所述茬口安排包括早春茬、秋冬茬和越冬茬;所述早春茬在11月上中旬育苗,翌年1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上市,6月中旬拉秧;所述秋冬茬在7月中旬育苗,8月底或9月初定植,11月中旬上市,翌年2月上中旬拉秧;所述越冬茬在9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12月下旬上市,翌年6月中旬拉秧。作为优选,所述育苗包括辣椒种子处理和苗期管理步骤;所述辣椒种子处理具体为:将辣椒温水浸泡后,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然后进行催芽;所述苗期管理具体为:播种后出苗前,昼温28~30℃,夜温不低于20℃;待80%种子出苗后揭去薄膜,将昼温降至20~25℃,夜温降至15~18℃;基质湿度保持在70%以上,基质表面保持湿润,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播种后20d,清水中加0.2%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叶面喷施,每5d喷1次,共喷施2次;定植前7~10d进行炼苗。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包括基质消毒和温室消毒,所述基质消毒具体为:定植前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200g/亩滴灌处理基质;所述温室消毒具体为:将硫磺、敌敌畏和锯末混合物混合后放在温室内,点燃后封闭温室进行闷棚;所述硫磺、敌敌畏和锯末混合物具体为:每立方米空间3.0~5.0g硫磺粉+0.1~0.2g80%敌敌畏乳油+3.0~5.0g锯末+0.5~1.0ml酒精。作为优选,所述定植具体为:当秧苗在6~7片真叶时定植在栽培槽,定植前一天将基质浇透水,同时每亩随水施用农用微生物菌剂1kg,按每槽两行调角扒坑定植,定植后浇透水,以后每天浇1次水,至秧苗成活。作为优选,所述田间管理还包括温度管理和光照管理,所述温度管理具体为:定植后闭棚升温进行缓苗,白天室温28~30℃,夜间18~20℃;缓苗后开始放风,以白天24~25℃,夜间14~16℃为宜;进入结果期采用“四段变温管理”,即上午见光后使温度迅速提高,维持在25~30℃,不超过30℃不放风;下午13:00以后,将温度降至20~23℃;前半夜使温度维持在18~20℃;后半夜使温度维持在14~16℃;所述光照管理具体为:定植后1~2d中午要遮光,12月至次年2月室内光照强度不足时,在栽培畦北侧张挂反光幕;在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夏、秋季光照过强则适当用遮阳网遮光。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中利用基质栽培辣椒,能够促进植株生长,有效防治果实脐腐病,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节约水肥资源。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基质槽辣椒种植模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购自常规生化试剂公司。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的基质槽培方法,包括:栽培槽制作、栽培基质配制和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消毒、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步骤的辣椒栽培技术。1、栽培槽制作以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沙化土壤为例。制作栽培槽前5d,将温室内地面用水均匀浇透(至少深30cm)。等水渗下后,将地面碾压平整,在地上沿南北向直接下挖槽口宽50~55cm,槽底宽45~50cm、深28~30cm、槽间距70~75cm的“U”型栽培槽,槽自北向南倾斜5°。槽建好后,在槽底部铺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膜上铺一层厚4~6cm的鹅卵石,然后在鹅卵石上铺编织袋,最后在槽中填充20~24cm厚的栽培基质。2、栽培基质配制就地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包括栽培槽制作、栽培基质配制和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消毒、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步骤,所述水分管理具体为:在辣椒苗期、初花期、初果期、盛果期,使基质质量含水量分别保持在基质饱和含水量的70%~80%、50%~60%、60%~70%、70%~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包括栽培槽制作、栽培基质配制和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消毒、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步骤,所述水分管理具体为:在辣椒苗期、初花期、初果期、盛果期,使基质质量含水量分别保持在基质饱和含水量的70%~80%、50%~60%、60%~70%、7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分管理包括:于门椒花蕾期至满天星椒膨大期叶面喷施氯化钙,喷施浓度2~8g/L,每10d喷施1次;优选喷施氯化钙浓度4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分管理包括:门椒现蕾开始追肥,每10d滴灌追肥1次,初花期N-P2O5-K2O=1.01~1.12-0.14~0.16-0.88~0.98kg/亩,初果期N-P2O5-K2O=2.02~2.24-0.28~0.31-1.76~1.95kg/亩,盛果期N-P2O5-K2O=3.02~3.36-0.42~0.47-2.63~2.93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品种具体选择陇椒11号和陇椒10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呈“U”型,槽口宽50~55cm,槽底宽45~50cm,槽间距70~75cm,槽自北向南倾斜5°;槽建好后,在槽底部铺一层塑料薄膜,膜上铺一层厚4~6cm鹅卵石,上铺一层编织袋,最后在槽中填充20~24cm厚栽培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为当地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配置的复合基质,原料包括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炉渣,配置体积比为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炉渣=2.5:2:2.5: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基质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茬口安排包括早春茬、秋冬茬和越冬茬;所述早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彦霞王晓巍张玉鑫蒯佳琳康恩祥张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