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电路和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79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压电路和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通过直流输入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感L1、升压器、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直流输出端组成且相互电连接配合,实现由5‑12V的输入电压升压至12.5V,以供后续电路设计使用。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升压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便于实施。将升压电路应用于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中,能够在启动马达启动运行时,解决控制器模块跟步进电机工作电压过低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压电路和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压电路和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直流升压就是将提供的较低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然而,现有的升压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压电路和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升压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感L1、升压器、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和电感L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感L1另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一引脚、直流输入端的负极、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负极均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升压器的型号为MH9006。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直流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升压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包括步进电机、控制器模块、启动开关、点火控制模块、点火线圈、ATS器件、ATS开关、飞轮、化油器电池阀、蓄电池和上述的升压电路;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启动开关和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出端与启动开关电连接,所述启动开关分别与ATS开关、蓄电池、点火控制模块和ATS器件电连接,所述ATS开关通过二极管D3与ATS器件电连接,所述ATS开关与化油器电池阀电连接,所述点火控制模块与点火线圈电连接,所述ATS器件与飞轮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点火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机油液位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升压电路,通过直流输入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感L1、升压器、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直流输出端组成且相互电连接配合,实现由5-12V的输入电压升压至12.5V,以供后续电路设计使用。其中,本技术提供的升压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便于实施。将升压电路应用于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中,能够在启动马达启动运行时,解决控制器模块跟步进电机工作电压过低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升压电路的连接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的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的启动开关的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的部分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压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感L1、升压器、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直流输出端;升压器的型号为MH9006。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VIN+)分别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VIN、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和电感L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三引脚SW分别与电感L1另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正极(OUT+)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五引脚FB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一引脚GND、直流输入端的负极(VIN-)、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负极(OUT-)均接地。所述升压器的第二引脚EN为使能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直流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电连接。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升压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容C1的规格为100μF/50V,电容C2和电容C3的型号为105,电容C4的规格为220μF/50V;电感L1的规格为47μH/5A,电阻R1的阻值为1KΩ,电阻R2的阻值为9.1KΩ,电阻R3的阻值为150KΩ,二极管D1的型号为M7,二极管D2的型号为SS34。MH9006的引脚定义为:GND-接地端;EN-使能端;SW-电源开关输出端;VIN-电源电压输入端,工作电压DC5V至15V直流电压;FB-反馈端,通过外围电阻分压检测,对输出电压进行相应调整,该反馈基准值电压为1.25V。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1、直流正电压经二极管D1,在电容C1、C2消除杂波后,一路接电感L1,一路接MH9006升压器4脚输入端提供电源电压开始工作。2、MH9006升压器2脚为使能端,悬空。3、MH9006升压器3脚输出方波信号,作为开关,当3脚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D2截止,电感L1作为储能元件储能电压,电容C3、C4与电阻R1、R2、R3组成一个回路防电,使输出电压下降。4、当MH9006升压器3脚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D2导通,电感L1经二极管D2向两个电容C3、C4两端充电,使输出电压升高。5、电阻R1与电阻R2、R3分压是MH9006内部组成的电压放大器,作为反馈稳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高低取决电阻R1与电阻R2、R3控制电压放大倍数。6、二极管D1是防止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接错,保护后面电路。二极管D2是防止直流输出端电压反向影响输入端,在本电路起到续流作用。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包括步进电机、控制器模块、启动开关、点火控制模块、点火线圈、ATS器件、ATS开关、飞轮、化油器电池阀、蓄电池和上述的升压电路;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启动开关和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直流输出端与启动开关电连接,所述启动开关分别与ATS开关、蓄电池、点火控制模块和ATS器件电连接,所述ATS开关通过二极管D3与ATS器件电连接,所述ATS开关与化油器电池阀电连接,所述点火控制模块与点火线圈电连接,所述ATS器件与飞轮电连接。上述的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点火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机油液位点。上述的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继电器(J1)、启动马达(M)和继电器K1,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启动开关SWITCH的状态设置如图3所示。上述的汽油发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断路器、LED灯、熔断器(FU)、电阻(2.2KΩ1/2W)、整流器和发电机绕组(GEN),具体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油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感L1、升压器、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直流输出端;/n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和电感L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感L1另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一引脚、直流输入端的负极、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负极均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感L1、升压器、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直流输出端;
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和电感L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感L1另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一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器的第一引脚、直流输入端的负极、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1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和直流输出端的负极均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器的型号为MH90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直流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升压器的第四引脚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廖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