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68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7
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第一馈源,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40mm;第二馈源,所述第二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10mm;其中,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分布在第二焦点的两侧,且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与第二焦点共线。采用独立的两个双馈源设计,且双馈源是偏馈设置,不仅能够解决组合馈源的隔离度问题,同时配合环焦天线,能够保证天线增益和波束宽带均能满足指标要求,通过外引导数据,控制伺服转台驱动天线转动,保证天线在窄波束宽度下能稳定照射被干扰目标对象,实现对现有设备有效辐射功率的提升,满足试验及训练任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
:本技术属于雷达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
技术介绍
:试验训练任务中,S波段或C波段雷达干扰设备通常采用中小功率发射机以提高机动性,采用宽波束以满足区域覆盖干扰。实际应用中,该雷达干扰设备由于波束较宽,辐射的距离有限,难以模拟远距离释放的大功率雷达干扰源,装备模拟S、C波段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应用于S、C波段雷达干扰设备有效辐射功率的提升,满足试验训练中远距离构建S、C频段复杂电磁信号环境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包括一主反射面,所述主反射面具有中轴线AN,所述主反射面由弧线BP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一副反射面,所述副反射面由椭圆弧TM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且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弧线BP的焦点重合,形成第一焦点,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第二焦点;一第一馈源,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40mm;一第二馈源,所述第二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10mm;其中,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分布在第二焦点的两侧,且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与第二焦点共线。所述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均为加脊喇叭天线。所述第一馈源为低频段S馈源,低频段S馈源的频段为2GHz-4GHz。所述第二馈源为高频段C馈源,高频段C馈源的频段为4GHz-8GHz。所述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的尾部均设有馈源极化关节,使天线的极化方式在水平、垂直和斜极化间切换。所述主反射面的底座设有方位、俯仰伺服关节。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采用独立的两个双馈源设计,且双馈源是偏馈设置,不仅能够解决组合馈源的隔离度问题,同时配合环焦天线,能够保证天线增益和波束宽带均能满足指标要求,通过外引导数据,控制伺服转台驱动天线转动,保证天线在窄波束宽度下能稳定照射被干扰目标对象,实现对现有设备有效辐射功率的提升,满足试验及训练任务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S馈源为2GHz,C馈源为8GHz,phi=0°时的天线方向图;图3是S馈源为2GHz,C馈源为8GHz,phi=90°时的天线方向图;图中:1、主反射面;2、第一馈源;3、第二馈源;4、副反射面;5、第一焦点;6、第二焦点。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所述的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包括主反射面1,所述主反射面1具有中轴线AN,所述主反射面1由弧线BP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副反射面4,所述副反射面4由椭圆弧TM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且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弧线BP的焦点重合,形成第一焦点5,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第二焦点6;实际上主反射面1和副反射面4形成了环焦天线,图1显示的只是截面图,所以显示的第一焦点5只有一个,如果将第一焦点5按照中轴线AN旋转一周,那么其轨迹就会围成一个圆环;第一馈源2,所述第一馈源2为低频段S馈源,低频段S馈源的频段为2GHz-4GHz,所述第一馈源2的焦点O1与所述第二焦点6的距离为40mm;第二馈源3,所述第二馈源3为高频段C馈源,高频段C馈源的频段为4GHz-8GHz,所述第二馈源3的焦点O2与所述第二焦点6的距离为10mm;其中,所述第一馈源3的焦点O1与第二馈源4的焦点O2分布在第二焦点6的两侧,且第一馈源2的焦点O1与第二馈源3的焦点O2与第二焦点6共线。所述第一馈源2和第二馈源3均为加脊喇叭天线,能保证天线的高增益。本系统采用偏馈设计,以4.5米口径抛物面天线为例,低频段S馈源设定2GHz辐射频率,高频段C馈源设定8GHz辐射频率仿真。根据图2和3所示,本技术采用独立的低频段S馈源与高频段C馈源,双频组合馈源解决了端口隔离度问题,将两路馈源按照上述设计方式,即低频段S馈源焦点O1与所述第二焦点6的距离为40mm;高频段C馈源的焦点O2与所述第二焦点6的距离为10mm,此时低频天线增益为36.26dB,高频天线增益为48.08dB,两者均大于天线增益的最低要求36dB,所以能够满足天线设计要求。所述第一馈源2和第二馈源3的尾部均设有馈源极化关节,使天线的极化方式在水平、垂直和斜极化间切换。所述主反射面1的底座设有方位、俯仰伺服关节。获取网络交换机发送的雷达外引导数据,并比照天线自身GPS和轴角编码器发送的位置、方位角和天线姿态等信息,控制俯仰伺服关节的方位关节和俯仰关节转动,使天线精确指向目标位置并实时跟踪。根据任务需要;控制馈源极化关节,使天线的极化方式在水平、垂直和斜极化间任意切换。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主反射面,所述主反射面具有中轴线AN,所述主反射面由弧线BP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n一副反射面,所述副反射面由椭圆弧TM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且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弧线BP的焦点重合,形成第一焦点,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第二焦点;/n一第一馈源,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40mm;/n一第二馈源,所述第二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10mm;/n其中,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分布在第二焦点的两侧,且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与第二焦点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反射面,所述主反射面具有中轴线AN,所述主反射面由弧线BP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
一副反射面,所述副反射面由椭圆弧TM绕中轴线AN旋转一周构成,且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弧线BP的焦点重合,形成第一焦点,所述椭圆弧TM所在的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第二焦点;
一第一馈源,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40mm;
一第二馈源,所述第二馈源的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的距离为10mm;
其中,所述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分布在第二焦点的两侧,且第一馈源的焦点与第二馈源的焦点与第二焦点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波段双频雷达干扰机天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涛张雯朱战飞徐海峰苏沛伦李显龙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八九六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