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67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上分别设有串联的镍带,所述镍带分别均匀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电芯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镍带之间通过连接带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塑胶片,其不仅操作简单,工序简便,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安装方便快捷,且有装配防呆的作用,电池壳体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对于产线十分便捷和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新能源助力自行车、电动车以及数码3C市场发展迅速,其锂离子电池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对电池尺寸有具体要求时,采用电池壳体自带模组固定的形式对电池进行装配,可以大大提高电池壳体的空间利用率和有效的保障电池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市场上锂离子电池在运用双模组串联的时候,基本上采取多个单模组用铜排拧螺丝固定方式,或者是用连接线的方式进行串联。为了使两个模组串联组装在一起,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模组缺乏防呆设计,操作不当引起电池短路,严重的还会造成锂离子电池组的起火爆炸,而且物料增加使工序变得复杂,给大批量生产带来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安全无风险,所需成本低的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上分别设有串联的镍带,所述镍带分别均匀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电芯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镍带之间通过连接带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塑胶片。进一步的,所述塑胶片的底部设有粘接层,所述塑胶片分别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上下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塑胶片上分别均匀分布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塑胶片为树脂塑胶片。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连接杆和螺母,所述固定连接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并经所述螺母进行固定组装。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连接杆为M4螺杆。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为M4锁紧螺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其将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通过镍带和其上的连接带连接,在完成翻折动作后,即可以使用固定连接杆进行紧固,可以有效的起到将两组电池模组定位和固定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工序简便,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同时,在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之间设有塑胶片,做好绝缘处理之后也大大降低了两电池模组间短路的风险,安装方便快捷,且有装配防呆的作用,电池壳体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对于产线十分便捷和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的翻折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固定连接示意图;其中,1、第一电池模组,2、第二电池模组,3、镍带,4、连接带,5、塑胶片,6、凹槽,7、粘接层,8、固定连接杆,9、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1和第二电池模组2,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上分别设有串联的镍带3,所述镍带3分别均匀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电芯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镍带3之间通过连接带4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塑胶片5。其中,所述塑胶片5的底部设有粘接层7,所述塑胶片5分别通过所述粘接层7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上下两端。其中,所述塑胶片5上分别均匀分布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凹槽6。其中,所述塑胶片5为树脂塑胶片。其中,还包括固定连接杆8和螺母9,所述固定连接杆8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并经所述螺母9进行固定组装。其中,所述固定连接杆8为M4螺杆。其中,所述螺母9为M4锁紧螺母。综上所述,本技术其将第一电池模组1和第二电池模组2通过镍带3和其上的连接带4连接,在完成翻折动作后,即可以使用固定连接杆8配合螺母9进行紧固,可以有效的起到将两组电池模组定位和固定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工序简便,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同时,在第一电池模组1和第二电池模组2之间设有塑胶片5,做好绝缘处理之后也大大降低了两电池模组间短路的风险,安装方便快捷,且有装配防呆的作用,电池壳体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对于产线十分便捷和有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1)和第二电池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上分别设有串联的镍带(3),所述镍带(3)分别均匀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电芯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镍带(3)之间通过连接带(4)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塑胶片(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1)和第二电池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上分别设有串联的镍带(3),所述镍带(3)分别均匀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电芯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镍带(3)之间通过连接带(4)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塑胶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双模组镍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片(5)的底部设有粘接层(7),所述塑胶片(5)分别通过所述粘接层(7)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的上下两端。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积斌张丽伟丁佳力张金法许利强李明钧周建中毛鸥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