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组件及穿戴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63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6
一种按键组件,组装于一设有通孔的壳体上,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设有键帽与按压杆的键体、套设于所述按压杆上的弹簧及卡簧,所述键帽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按压杆穿越所述通孔且所述按压杆的自由端被所述卡簧限位于所述通孔的内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键帽的底面与所述通孔内,所述键帽位于所述按压杆的两侧分别贯穿形成有贯穿孔,所述按压体包括贴合于所述键帽外侧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并穿越所述贯穿孔的支柱,所述支柱的自由端抵持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支柱是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键帽底面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在所述弹簧与支柱的弹性支撑下形成有间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本申请可简化组装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组件及穿戴式设备
本技术涉及穿戴式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穿戴式设备。
技术介绍
可穿戴式设备上一般需要设置物理按键组件用于开关机或用于其他功能调节,如图1所示,现有可穿戴式设备包括壳体11、安装于所述壳体11内的电子元件及组装于所述壳体11上的按键组件。所述壳体11包括贯穿形成的按键组件槽,所述按键组件槽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11外壁面上的外槽112、自所述外槽112表面内外贯穿形成的通孔(未标号)及开设于所述通孔两侧的盲孔111。所述按键组件包括键体13、支撑于所述键体13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若干弹簧141,142,防水圈16、垫片17及卡簧15。所述键体13包括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外槽112内的键帽131及自所述键帽131中间一体延伸形成的穿越所述通孔的按压杆132,所述按压杆13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41,所述盲孔111与所述键帽131之间夹持有两个第二弹簧142。所述按压杆132位于所述第一弹簧141下方套设有垫片17及防水圈16,所述按压杆132的端部穿越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壳体11内侧并在内侧被所述卡簧15所限位。在组装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组件,组装于一设有通孔的壳体上,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设有键帽与按压杆的键体、套设于所述按压杆上的弹簧及卡簧,所述键帽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按压杆穿越所述通孔且所述按压杆的自由端被所述卡簧限位于所述通孔的内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键帽的底面与所述通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位于所述按压杆的两侧分别贯穿形成有贯穿孔,按压体包括贴合于所述键帽外侧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并穿越所述贯穿孔的支柱,所述支柱的自由端抵持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支柱是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键帽底面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在所述弹簧与支柱的弹性支撑下形成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组件,组装于一设有通孔的壳体上,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设有键帽与按压杆的键体、套设于所述按压杆上的弹簧及卡簧,所述键帽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按压杆穿越所述通孔且所述按压杆的自由端被所述卡簧限位于所述通孔的内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键帽的底面与所述通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位于所述按压杆的两侧分别贯穿形成有贯穿孔,按压体包括贴合于所述键帽外侧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并穿越所述贯穿孔的支柱,所述支柱的自由端抵持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支柱是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键帽底面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在所述弹簧与支柱的弹性支撑下形成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包括支柱体、自所述支柱体向内延伸形成的扣持部及自所述扣持部向内延伸形成的支撑端部,所述支柱体穿越所述贯穿孔,所述扣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所述扣持部抵持于所述贯穿孔内侧周缘,所述支撑端部抵持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内侧外周形成有斜面环,所述斜面环有助于所述扣持部穿越所述贯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外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按压体的主体部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部及位于中间部两侧继续凹陷形成的限位槽,所述贯穿孔是自贯穿所述限位槽处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两侧底部延伸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凸部,所述支柱是自所述限位凸部继续向内延伸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梅新李荣辉陈裕华吴坤鹏李山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茶山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