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复合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59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复合线,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壁一侧设置有导体A,所述导体A外表面紧密包裹有绝缘A层,所述绝缘A层外侧表面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外侧紧密包裹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侧上方和外护套内壁上方贴合,所述内护套外侧下方和外护套内壁下方之间设有两根导体B,两个所述导体B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B层,两个所述绝缘B层紧密贴合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本实用性中,导体通过超细镀锡铜丝和防弹丝绞合而成,配合绝缘A层、编织层、填充层和聚酯带,增加线材的折弯性能和抗拉性能,保证线材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且外护套由聚氨酯弹性材料制成,保证了线材具有较好的耐磨和耐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复合线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线材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复合线。
技术介绍
医疗线材主要指用于病人手术,治疗,监护用途的医疗设备或救护用线。根据使用的医疗等级可分为:输血输液级,有创手术,无创监护,医疗设备内部用途等,不同的使用等级对线材有不同要求。医疗线材通常对信号传输要求较高,且部分医疗线材在给患者做检查项目时需要拖拉移动,容易磨损,导致线材加速老化,影响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复合线,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壁一侧设置有导体A,所述导体A外表面紧密包裹有绝缘A层,所述绝缘A层外侧表面包裹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外侧紧密包裹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侧上方和外护套内壁上方贴合,所述内护套外侧下方和外护套内壁下方之间设有两根导体B,两个所述导体B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B层,两个所述绝缘B层紧密贴合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较佳的,所述内护套外侧下方和外护套内壁下方之间的间隙中还填充有若干填充层,若干所述填充层均匀分布在两个绝缘B层外侧。较佳的,所述外护套内壁还设置有聚酯带,所述内护套、填充层和绝缘B层均紧密接触在聚酯带内壁上。较佳的,所述导体A和导体B均是由镀锡铜丝和防弹丝绞合而成,所述导体A和导体B的单丝直径为0.047mm-0.053mm,且防弹丝为500D。较佳的,所述绝缘A层是低密度聚四氟乙烯材料层。较佳的,所述绝缘B层是热塑性弹性材料层。较佳的,所述编织层由双面铝箔纵包和超细镀锡铜导体编织而成。较佳的,所述内护套是辐照交联乙丙橡胶套。较佳的,所述外护套是无卤聚氨酯弹性材料套。较佳的,所述填充层由防弹丝绞合而成,防弹丝规格为1000D。本技术的优点为:1、本技术的导体采用超细镀锡导体和防弹丝绞合而成,保证了线材具有良好的折弯性能和抗拉性能;2、本技术将绝缘A层选用介电常数较小大的低密度聚四氟乙烯材料层,保证线材优良的型号传输性能,减少信号衰减,保证医疗器械顺畅接受信息;将绝缘B层选用热塑性弹性材料层,保证了优良电气性能的同时,线材又达到了高柔性能,提高了线材的耐弯折、耐磨能力。3、本技术在导体A和导体B外侧增加编织层,编织层由双面铝箔纵包和超细镀锡铜导体编织成,有效的保证了信号传输不被干扰;而在编织层外侧增加内护套,保证线材圆整的同时,增加成品线材的弹性,使线材经过多次弯折后不容易变形,保证了线材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的外护套是无卤聚氨酯弹性材料套,满足了线材的优异的耐磨和耐油性能,很好的满足了医疗设备频繁弯折和移动等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最主要包含以下元件符号:外护套-1、导体A-2、绝缘A层-3、编织层-4、内护套-5、导体B-6、绝缘B层-7、填充层-8、聚酯带-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一种医疗用复合线,包括外护套1,所述外护套1内壁一侧设置有导体A2,所述导体A2外表面紧密包裹有绝缘A层3,所述绝缘A层3外侧表面包裹有编织层4,所述编织层4外侧紧密包裹有内护套5,所述内护套5外侧上方和外护套1内壁上方贴合,所述内护套5外侧下方和外护套1内壁下方之间设有两根导体B6,两个所述导体B6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B层7,两个所述绝缘B层7紧密贴合在内护套5和外护套1之间。所述内护套5外侧下方和外护套1内壁下方之间的间隙中还填充有若干填充层8,若干所述填充层8均匀分布在两个绝缘B层7外侧;所述外护套1内壁还设置有聚酯带9,所述内护套5、填充层8和绝缘B层7均紧密接触在聚酯带9内壁上。所述导体A2和导体B6均是由镀锡铜丝和防弹丝绞合而成,所述导体A2和导体B6的单丝直径为0.047mm-0.053mm,且防弹丝为500D。所述绝缘A层3是低密度聚四氟乙烯材料层;所述绝缘B层7是热塑性弹性材料层;所述编织层4由双面铝箔纵包和超细镀锡铜导体编织而成;所述内护套5是辐照交联乙丙橡胶套;所述外护套1是无卤聚氨酯弹性材料套;所述填充层8由防弹丝绞合而成,防弹丝规格为1000D。本线材中,采用超细镀锡导体和防弹丝绞合而成的导体A2和导体B6能够保证线材具有良好的折弯性能和抗拉性能;在导体A2外侧增加绝缘A层3,绝缘A层3选用介电常数较小大的低密度聚四氟乙烯材料层,保证线材优良的型号传输性能,减少信号衰减,保证医疗器械顺畅接受信息;在导体B6外侧增加绝缘B层7,将绝缘B层7选用热塑性弹性材料层,保证了优良电气性能的同时,线材又达到了高柔性能,提高了线材的耐弯折、耐磨能力;在两种导线外侧增加编织层4,编织层4由双面铝箔纵包和超细镀锡铜导体编织成,有效的保证了信号传输不被干扰;而在编织层4外侧增加内护套5,保证线材圆整的同时,增加成品线材的弹性,使线材经过多次弯折后不容易变形,保证了线材的使用寿命;最后设置外护套1是无卤聚氨酯弹性材料套,满足了线材的优异的耐磨和耐油性能,很好的满足了医疗设备频繁弯折和移动等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复合线,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壁一侧设置有导体A(2),所述导体A(2)外表面紧密包裹有绝缘A层(3),所述绝缘A层(3)外侧表面包裹有编织层(4),所述编织层(4)外侧紧密包裹有内护套(5),所述内护套(5)外侧上方和外护套(1)内壁上方贴合,所述内护套(5)外侧下方和外护套(1)内壁下方之间设有两根导体B(6),两个所述导体B(6)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B层(7),两个所述绝缘B层(7)紧密贴合在内护套(5)和外护套(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复合线,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壁一侧设置有导体A(2),所述导体A(2)外表面紧密包裹有绝缘A层(3),所述绝缘A层(3)外侧表面包裹有编织层(4),所述编织层(4)外侧紧密包裹有内护套(5),所述内护套(5)外侧上方和外护套(1)内壁上方贴合,所述内护套(5)外侧下方和外护套(1)内壁下方之间设有两根导体B(6),两个所述导体B(6)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B层(7),两个所述绝缘B层(7)紧密贴合在内护套(5)和外护套(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5)外侧下方和外护套(1)内壁下方之间的间隙中还填充有若干填充层(8),若干所述填充层(8)均匀分布在两个绝缘B层(7)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壁还设置有聚酯带(9),所述内护套(5)、填充层(8)和绝缘B层(7)均紧密接触在聚酯带(9)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黄善锐宋权伟安富涛张惠娟教明章
申请(专利权)人: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