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51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前端的上侧设有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的上端设有人脸摄像头,触摸显示屏的下端设有读卡天线,壳体上位于所述读卡天线的下端向内凹入设有采集区,采集区内设有手掌检测传感器和测温模块,壳体内位于采集区的下端设有红外摄像头模组,壳体上位于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前侧设有测距传感器,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通过红外摄像头模组可快捷地同时获取高质量的整个手掌静脉图像,进而进行用户身份识别认证,保证了静脉线条的完整性,提高了静脉识别精度,手掌无需与设备接触,简便易用、安全卫生、即时高效,并具有高安全性和防伪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特征识别
,目前运用的技术包括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耳廓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及步态识别等;指纹识别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便利性,且技术成熟、采集简便和成本比较低等特点,在生物特征识别的市场占比最大,并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快捷支付等各方面;但是,指纹识别和大多数采用表面特征识别的技术一样,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容易被窃取、复制或干扰,并且指纹识别需要按压接触,存在不卫生的情况。静脉特征属人体内部活体生物特征,静脉识别是通过人体内静脉血液吸收红外光源,呈现出与掌表皮肤及表层组织较暗的内部纹理特征,由红外摄像头采集静脉图像,经计算机处理进而获得掌静脉特征图像,再进行比对识别。静脉识别需活体采集静脉特征图像,不可复制和伪造,其作为内部特征,不易受表面干扰,准确率高,安全性能高,且使用方便。目前静脉识别主要包括指静脉识别和掌静脉识别。这两种静脉识别都是通过截取感兴趣的局部静脉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指静脉识别只利用其中一只手指进行识别,掌心静脉识别只提取手掌中心特定小块区域,没有充分发挥手掌静脉识别的优势。另外,静脉是线条网状型结构,这种强制性的截取感兴趣的区域,必然会破坏静脉的完整性,影响静脉识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通过红外摄像头模组可快捷地同时获取高质量的整个手掌静脉图像,进而通过融合更多的手静脉特征进行用户体身份识别认证,手掌无需与设备接触,简便易用、安全卫生、即时高效,并具有高安全性和防伪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上端设有人脸摄像头,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下端设有读卡天线,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读卡天线的下端向内凹入设有采集区,所述采集区内设有手掌检测传感器和测温模块,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采集区的下端设有红外摄像头模组,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前侧设有测距传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显示屏、人脸摄像头、读卡天线、手掌检测传感器、测温模块、红外摄像头模组和测距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前端并用于盖设所述人脸摄像头、触摸显示屏和读卡天线的上壳面板、用于盖设所述采集区的C字形的中壳面板、用于盖设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和测距传感器的下壳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后端的用于盖设所述控制模块的后壳面板。进一步的,所述上壳面板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主体框架内位于所述上壳面板的后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触摸显示屏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人脸摄像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内。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内位于所述上壳面板的后方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读卡主板,所述读卡天线设于所述上壳面板的下端并与所述读卡主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内并位于所述中壳面板的后方的测温主板以及与所述测温主板电连接的测温探头和测温传感器,所述测温主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掌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中壳面板的上端,所述中壳面板的下端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三开口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内并位于所述下壳面板的后方的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红外摄像头、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端的红外灯板、设于所述红外灯板上端的柔光板以及设于所述柔光板上端的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向上伸至所述第三开口内。进一步的,所述下壳面板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内设有测距透光件,所述测距透光件的后端设有第二支架,所述测距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内并位于所述后壳面板前端的主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交换机以及设于所述主板前端的散热片。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的右侧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电源模块的右侧集成设有开关并向右伸至所述第四开口内。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利用人脸摄像头采集注册用户的人脸图像,同时也可用于人脸识别,作为手静脉特征识别的辅助认证,增强识别认证的准确性和防伪性,读卡天线能够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信息进行读取,从而能够完成用户身份识别或者实名注册认证,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设备前端是否有用户靠近,当测距传感器检测到有用户靠近设备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指令,控制模块便会触发设备由待机状态进入到工作状态,手掌检测传感器能够对采集区内的手掌进行感应检测,当手掌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手掌进入采集区内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指令,控制模块便会触发红外摄像头模组对用户的手静脉图像进行采集获取,通过红外摄像头模组可快捷地同时获取高质量的整个手掌静脉图像,进而通过融合更多的手静脉特征进行活体身份识别认证,身份认证完成后,测温模块便能够实现对用户体温的测量,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便会获得授权,不在正常范围内就不会获得授权,简化了手静脉图像采集和识别流程,无需手掌与设备接触,简便易用、安全卫生、即时高效,并具有高安全性和防伪性。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中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内部的侧视图。图3为手静脉、指静脉和掌静脉识别有效区域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正文中如有“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前端的上侧设有触摸显示屏21,触摸显示屏21的上端设有人脸摄像头22,触摸显示屏21的下端设有读卡天线23,在壳体上位于读卡天线23的下端向内凹入设有采集区10,在采集区10内设有手掌检测传感器31和测温模块,在壳体内位于采集区10的下端设有红外摄像头模组,在壳体上位于红外摄像头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上端设有人脸摄像头,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下端设有读卡天线,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读卡天线的下端向内凹入设有采集区,所述采集区内设有手掌检测传感器和测温模块,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采集区的下端设有红外摄像头模组,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前侧设有测距传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显示屏、人脸摄像头、读卡天线、手掌检测传感器、测温模块、红外摄像头模组和测距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上端设有人脸摄像头,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下端设有读卡天线,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读卡天线的下端向内凹入设有采集区,所述采集区内设有手掌检测传感器和测温模块,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采集区的下端设有红外摄像头模组,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的前侧设有测距传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显示屏、人脸摄像头、读卡天线、手掌检测传感器、测温模块、红外摄像头模组和测距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前端并用于盖设所述人脸摄像头、触摸显示屏和读卡天线的上壳面板、用于盖设所述采集区的C字形的中壳面板、用于盖设所述红外摄像头模组和测距传感器的下壳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后端的用于盖设所述控制模块的后壳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面板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主体框架内位于所述上壳面板的后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触摸显示屏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人脸摄像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非接触式手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位于所述上壳面板的后方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读卡主板,所述读卡天线设于所述上壳面板的下端并与所述读卡主板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清禄余孟春伍尚南李太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麦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