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31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包括有外壳体和密封单元;外壳体:上端内通过转轴转动有上转盖,其左侧活动穿过有外接管,其前侧穿过有玻璃窗,其下端固定有外接固定杆,其内部固定有外插圈,所述外插圈内直线阵列排布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的内部固定有内接管,所述内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变送器,所述外接管的右端活动穿插在变送器的压力探测端内,通过减震圈对内接管进行减震,进而使内接管对变送器进行减震。本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首先可进行抗震和散热,降低变送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可在散热后进行密封,避免外界的潮湿环境降低变送器的使用寿命,以此提高变送器的抗干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
本技术涉及单晶硅压力变送器
,具体为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
技术介绍
单晶硅压力变送器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液位、密度、压力,然后将其转变成4-20mAHART电流信号输出,也可与HART375或BSTModem相互通信,通过他们进行参数设定、过程控制,与传统压力变送器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是纳米单晶硅作为传感器材料;在变送器进行封装时,往往忽略的是它的机架,然而这一点在以后的使用中会逐渐暴露其缺点,其密封性、散热性、抗震性等均是影响使用的重要因素,不重视这些因素往往会对变送器产生干扰,影响变送器的检测数据,降低变送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首先可进行抗震和散热,降低变送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可在散热后进行密封,避免外界的潮湿环境降低变送器的使用寿命,以此提高变送器的抗干扰性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包括有外壳体和密封单元;外壳体:上端内通过转轴转动有上转盖,其左侧活动穿过有外接管,其前侧穿过有玻璃窗,其下端固定有外接固定杆,其内部固定有外插圈,所述外插圈内直线阵列排布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的内部固定有内接管,所述内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变送器,所述外接管的右端活动穿插在变送器的压力探测端内,通过减震圈对内接管进行减震,进而使内接管对变送器进行减震;密封单元:包括有附着板、电磁铁、弹簧、吸引板、外拉杆、外插管和密封板,所述密封单元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外壳体的左右侧,两个外插管分别穿过外壳体的左右侧,两个附着板分别固定在外壳体的左右侧后端,所述附着板的前侧固定有电磁铁和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引板,所述电磁铁与吸引板前后磁性吸引,所述吸引板的前侧固定有外拉杆,所述外拉杆的前端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活动穿过外插管的后半部侧面,通过密封单元可本设备处于潮湿等环境内时,可对外壳体内的零件进行密封,避免降低变送器的使用寿命,并在本设备处于适宜环境下而变送器发热时,对外壳体的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变送器检测不准确,以此提高本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固定在外壳体的前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的输入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过滤网,固定在左边的外插管的左端内,通过过滤网过滤进入外壳体的空气中的杂质。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风扇,其进风端固定在右边的外插管的右端,其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风扇可对外壳体内进行强制通风,提高空气流通速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橡胶减震块,其上侧固定在上转盖的下侧,其下侧抵触在变送器的上端,通过橡胶减震块向下抵压变送器,保证变送器的稳定性的同时对变送器进行减震。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密封橡胶套,固定在密封板的前半部侧面,通过密封橡胶套提高密封板和外插管之间的密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减震圈对内接管进行减震,进而使内接管对变送器进行减震,通过密封单元可本设备处于潮湿等环境内时,可对外壳体内的零件进行密封,避免降低变送器的使用寿命,并在本设备处于适宜环境下而变送器发热时,对外壳体的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变送器检测不准确,以此提高本设备的抗干扰性能。2、通过过滤网过滤进入外壳体的空气中的杂质,通过风扇可对外壳体内进行强制通风,提高空气流通速度,通过橡胶减震块向下抵压变送器,保证变送器的稳定性的同时对变送器进行减震,通过密封橡胶套提高密封板和外插管之间的密封性。3、本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首先可进行抗震和散热,降低变送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可在散热后进行密封,避免外界的潮湿环境降低变送器的使用寿命,以此提高变送器的抗干扰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B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转盖、2外接管、3外壳体、4密封单元、41附着板、42电磁铁、43弹簧、44吸引板、45外拉杆、46外插管、47密封板、5过滤网、6外接固定杆、7单片机、8风扇、9玻璃窗、10密封橡胶套、11内接管、12减震圈、13外插圈、14橡胶减震块、15变送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包括有外壳体3和密封单元4;外壳体3:上端内通过转轴转动有上转盖1,其左侧活动穿过有外接管2,其前侧穿过有玻璃窗9,其下端固定有外接固定杆6,其内部固定有外插圈13,外插圈13内直线阵列排布有减震圈12,减震圈12的内部固定有内接管11,内接管1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变送器15,外接管2的右端活动穿插在变送器15的压力探测端内,通过减震圈12对内接管11进行减震,进而使内接管11对变送器15进行减震,还包括有橡胶减震块14,其上侧固定在上转盖1的下侧,其下侧抵触在变送器15的上端,通过橡胶减震块14向下抵压变送器15,保证变送器15的稳定性的同时对变送器15进行减震;密封单元4:包括有附着板41、电磁铁42、弹簧43、吸引板44、外拉杆45、外插管46和密封板47,密封单元4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外壳体3的左右侧,两个外插管46分别穿过外壳体3的左右侧,两个附着板41分别固定在外壳体3的左右侧后端,附着板41的前侧固定有电磁铁42和弹簧43,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引板44,电磁铁42与吸引板44前后磁性吸引,吸引板44的前侧固定有外拉杆45,外拉杆45的前端固定有密封板47,密封板47活动穿过外插管46的后半部侧面,通过密封单元4可本设备处于潮湿等环境内时,可对外壳体3内的零件进行密封,避免降低变送器15的使用寿命,并在本设备处于适宜环境下而变送器15发热时,对外壳体3的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变送器15检测不准确,以此提高本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还包括有过滤网5,固定在左边的外插管46的左端内,通过过滤网5过滤进入外壳体3的空气中的杂质,还包括有风扇8,其进风端固定在右边的外插管46的右端,其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7的输出端,通过风扇8可对外壳体3内进行强制通风,提高空气流通速度,还包括有密封橡胶套10,固定在密封板47的前半部侧面,通过密封橡胶套10提高密封板47和外插管46之间的密封性;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7,固定在外壳体3的前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42的输入端。在使用时:将变送器15转入内接管11内,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3)和密封单元(4);/n外壳体(3):上端内通过转轴转动有上转盖(1),其左侧活动穿过有外接管(2),其前侧穿过有玻璃窗(9),其下端固定有外接固定杆(6),其内部固定有外插圈(13),所述外插圈(13)内直线阵列排布有减震圈(12),所述减震圈(12)的内部固定有内接管(11),所述内接管(1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变送器(15),所述外接管(2)的右端活动穿插在变送器(15)的压力探测端内;/n密封单元(4):包括有附着板(41)、电磁铁(42)、弹簧(43)、吸引板(44)、外拉杆(45)、外插管(46)和密封板(47),所述密封单元(4)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外壳体(3)的左右侧,两个外插管(46)分别穿过外壳体(3)的左右侧,两个附着板(41)分别固定在外壳体(3)的左右侧后端,所述附着板(41)的前侧固定有电磁铁(42)和弹簧(43),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引板(44),所述电磁铁(42)与吸引板(44)前后磁性吸引,所述吸引板(44)的前侧固定有外拉杆(45),所述外拉杆(45)的前端固定有密封板(47),所述密封板(47)活动穿过外插管(46)的后半部侧面;/n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7),固定在外壳体(3)的前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42)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3)和密封单元(4);
外壳体(3):上端内通过转轴转动有上转盖(1),其左侧活动穿过有外接管(2),其前侧穿过有玻璃窗(9),其下端固定有外接固定杆(6),其内部固定有外插圈(13),所述外插圈(13)内直线阵列排布有减震圈(12),所述减震圈(12)的内部固定有内接管(11),所述内接管(1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变送器(15),所述外接管(2)的右端活动穿插在变送器(15)的压力探测端内;
密封单元(4):包括有附着板(41)、电磁铁(42)、弹簧(43)、吸引板(44)、外拉杆(45)、外插管(46)和密封板(47),所述密封单元(4)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外壳体(3)的左右侧,两个外插管(46)分别穿过外壳体(3)的左右侧,两个附着板(41)分别固定在外壳体(3)的左右侧后端,所述附着板(41)的前侧固定有电磁铁(42)和弹簧(43),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引板(44),所述电磁铁(42)与吸引板(44)前后磁性吸引,所述吸引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亚
申请(专利权)人:科星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