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23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管状,外壳体套合于内壳体外侧,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呈环形封闭空间,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为相变腔,所述相变腔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变相腔内设置有微孔板,所述微孔板贴合于外壳体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散热器导热速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散热器的散热原理大多是用导热率高的金属与发热体导热贴合增加散热面积,从而提高发热体的散热效果。但是这种散热形式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发热体发热较快,散热器导热速率小于发热体的发热速率,发热体会积攒大量热能,严重时会损伤发热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散热器导热速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管状,外壳体套合于内壳体外侧,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呈环形封闭空间,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为相变腔,所述相变腔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变相腔内设置有微孔板,所述微孔板贴合于外壳体内壁。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安装段和散热段,所述安装段外侧与发热体贴合,所述微孔板导热贴合于安装段内侧。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散热段外侧和内壳体内侧均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呈薄板状,散热翅片一端与散热段外侧或内壳体内侧导热贴合、另一端向外或向内延伸。优选的,所述相变腔内部为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优选的,所述易挥发液体为丙酮液体。优选的,所述微孔板为蜂窝铝或发泡铝制成的板状体。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的长度值小于变相腔的高度值,微孔板位于变相腔下部,微孔板下端与变相腔底面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呈管状,散热器本体的外侧和内侧均设置有散热翅片,有效提高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有相变腔,变相腔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易挥发液体受热沸腾,从液相转变为气相,相变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传导至散热器本体的散热翅片,不仅散热效果好,还极大的提升了导热速率,避免大量热能积累在发热体处。本技术的相变腔内设置有微孔板,通过虹吸原理将易挥发液体吸附在微孔板的表面,形成易挥发液体薄膜,增加易挥发液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易挥发液体的相变率,使散热器受热时易挥发液体能更快、更多的发生相变,进一步提高了导热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其中:1-外壳体;2-内壳体;3-相变腔;4-微孔板;5-散热翅片;101-安装段;102-散热段。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外壳体1和内壳体2均呈管状,外壳体1套合于内壳体2外侧,外壳体1内壁与内壳体2外壁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呈环形封闭空间,环形封闭空间为相变腔3,相变腔3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变相腔内设置有微孔板4,微孔板4贴合于外壳体1内壁,微孔板4为蜂窝铝或发泡铝制成的板状体,微孔板4的长度值小于变相腔的高度值,微孔板4位于变相腔下部,微孔板4下端与变相腔底面贴合。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包括安装段101和散热段102,安装段101外侧与发热体贴合,微孔板4导热贴合于安装段101内侧;本实施例中,安装段101呈平板状,散热段102呈圆弧状。为了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外壳体1的散热段102外侧和内壳体2内侧均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5,散热翅片5呈薄板状,散热翅片5一端与散热段102外侧或内壳体2内侧导热贴合、另一端向外或向内延伸。为了降低易挥发液体的沸点,相变腔3内部为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易挥发液体为丙酮液体。本技术呈管状,散热器本体的外侧和内侧均设置有散热翅片5,有效提高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相变腔3,变相腔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易挥发液体受热沸腾,从液相转变为气相,相变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传导至散热器本体的散热翅片5,不仅散热效果好,还极大的提升了导热速率,避免大量热能积累在发热体处。本技术的相变腔3内设置有微孔板4,通过虹吸原理将易挥发液体吸附在微孔板4的表面,形成易挥发液体薄膜,增加易挥发液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易挥发液体的相变率,使散热器受热时易挥发液体能更快、更多的发生相变,进一步提高了导热速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均呈管状,外壳体(1)套合于内壳体(2)外侧,外壳体(1)内壁与内壳体(2)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呈环形封闭空间,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为相变腔(3),所述相变腔(3)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变相腔内设置有微孔板(4),所述微孔板(4)贴合于外壳体(1)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均呈管状,外壳体(1)套合于内壳体(2)外侧,外壳体(1)内壁与内壳体(2)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呈环形封闭空间,所述环形封闭空间为相变腔(3),所述相变腔(3)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变相腔内设置有微孔板(4),所述微孔板(4)贴合于外壳体(1)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安装段(101)和散热段(102),所述安装段(101)外侧与发热体贴合,所述微孔板(4)导热贴合于安装段(10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散热段(102)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尚玉坤邢江涛尚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瀚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