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21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5
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底座上固定四根支柱,支柱上端固定矩形桌框,矩形桌框上方固定矩形顶框,摆动框设在矩形桌框内部,摆动框内部固定平板,平板四周与摆动框之间留有下料间隔,摆动框下表面固定排料斗,排料斗下方放置存储槽,矩形桌框左侧端固定电机,电机固定圆盘,圆盘设有偏心轴与第一横杆铰接,第一横杆与摆动框左侧端固定,矩形桌框右侧端转动安装套筒,第二横杆与摆动框右侧端固定并滑动插装在套筒内,漏斗固定在矩形顶框中心位置,电热管分为两组设置固定在漏斗两侧,两个鼓风机与两组电热管对应设置。控制摆动框在水平方向画圆摆动,使大豆在平板上反复滚动,能够对大豆进行全面的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是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种植区域广泛,是我国重要的储备粮,它不仅可以加工制作成水豆腐、干豆腐、豆芽等常用食材,还能够压榨豆油,酿造酱油,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求。大豆无论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还是在存粮储备前都需要进行烘干作业,以满足后期加工或延长存放时间。目前的烘干装置一般都是通过传送带将大豆连续的运送经过热风设备,大豆底部无法被热风有效作用到,存在烘干不到的死角,烘干效果不佳。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大豆进行全面有效烘干的烘干装置,避免大豆烘干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它控制摆动框在水平方向画圆摆动,使大豆在平板上反复滚动,能够对大豆进行全面的烘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摆动框、平板、电机、圆盘、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套筒、漏斗、两个鼓风机以及多根电热管,所述底座上表面呈矩形固定四根支柱,所述四根支柱上端水平固定矩形桌框,所述矩形桌框上方水平设有矩形顶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摆动框(2)、平板(3)、电机(4)、圆盘(5)、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套筒(8)、漏斗(9)、两个鼓风机(11)以及多根电热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呈矩形固定四根支柱(1-1),所述四根支柱(1-1)上端水平固定矩形桌框(1-2),所述矩形桌框(1-2)上方水平设有矩形顶框(1-5),所述矩形顶框(1-5)通过四根支架杆(1-4)与矩形桌框(1-2)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框(2)水平设置在矩形桌框(1-2)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摆动框(2)内部中心位置通过多个连杆(2-2)固定平板(3),所述平板(3)四周与摆动框(2)之间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处理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摆动框(2)、平板(3)、电机(4)、圆盘(5)、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套筒(8)、漏斗(9)、两个鼓风机(11)以及多根电热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呈矩形固定四根支柱(1-1),所述四根支柱(1-1)上端水平固定矩形桌框(1-2),所述矩形桌框(1-2)上方水平设有矩形顶框(1-5),所述矩形顶框(1-5)通过四根支架杆(1-4)与矩形桌框(1-2)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框(2)水平设置在矩形桌框(1-2)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摆动框(2)内部中心位置通过多个连杆(2-2)固定平板(3),所述平板(3)四周与摆动框(2)之间留有下料间隔,摆动框(2)下表面固定排料斗(2-3),底座(1)位于所述排料斗(2-3)下方放置存储槽(1-6),矩形桌框(1-2)左侧端中间位置下方设有安装部并竖向固定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朝上并同轴固定圆盘(5),所述圆盘(5)上表面一体设有偏心轴并与第一横杆(6)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横杆(6)另一端与摆动框(2)左侧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秀军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九阳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