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81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包括软水供应单元、除气单元和泵站,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和除气单元的进水口均与二次管路的回水管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靠近二次管路的循环泵,所述除气单元的进水口远离该循环泵,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出水口、除气单元的出水口和泵站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对二次管路补水又能对二次管路进水除气,防止气阻的产生,还可消除水泵气蚀,降低系统运行噪音。由于脱出水中的氧气,将降低的氧腐蚀,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由于二次管路的气体得到排除,因此换热器表面上不会附有气体气泡,提高了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站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
技术介绍
热交换站是热力集中和交换的地方,在热交换站的供热系统中,一次管路将热源的热量通过交换传递到二次管路,二次管路将用户和热交换站相连接,热水在二次管路内通过循环泵循环,并将热量传送到用户,为用户供暖。由于二次网系统管路长,管路结构复杂,并且管路不严密,经常会发生漏水现象,并引起二次管路内的压力波动。为了保持二次管路内压力恒定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需要设置补水系统,而在补水时大多为人工根据二次管路回水管压力进行手动补水。同时,二次管路循环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会存有一些空气,其来源是二次管路补水或管网泄漏。因而,二次管路循环系统在补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一部分气体混入。这部分气体在二次管路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气体以气团的形式积聚于系统中的高点或局部高点,如管线拐角处,换热器顶部等。二、气体以游离气泡形式随二次管路中水循环运动。三、气体溶解于水中,并随二次管路水循环运动。上述三种气体存在形式中第一、第二为游离性气体,第三种为溶解性气体,三者之间会不停相互转化。水中存在的空气会对二次管路循环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积聚的气体产生气阻,造成系统阻力不均衡,系统循环不畅,产生噪音、气蚀、气堵,这些问题会降低水泵的有效扬程和运行效率,降低设备及管网的使用寿命,换热器表面附有的气泡会降低其传热效率,系统气阻造成系统调试困难,且在运行期间经常需要人工排气。系统中的氧化会造成系统的氧腐蚀。腐蚀导致系统使用寿命降低,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包括软水供应单元、除气单元和泵站,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和除气单元的进水口均与二次管路的回水管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靠近二次管路的循环泵,所述除气单元的进水口远离该循环泵,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出水口、除气单元的出水口和泵站进水口相连于A。进一步的,所述软水供应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软水器、水箱、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丙,所述第一电磁阀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单向阀丙的出水口与A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除气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电磁阀、过滤器、除气罐、第三电磁阀以及设置在除气罐顶部的用于排气的的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的进水口与回水管相连,所述过滤器与除气罐的连接位置位于除气罐上部,所述第三电磁阀与除气罐的连接位置位于除气罐底部,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水口与A相连,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出口与大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除气罐内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水位电极甲和水位电极乙。进一步的,所述泵站包括主泵组和与主泵组并联的备用泵组,所述主泵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六电磁阀、水泵甲、第七电磁阀和单向阀甲,所述备用泵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九电磁阀、水泵乙、第十电磁阀以及单向阀乙;所述第六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水泵甲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九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水泵乙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六电磁阀的进水口和第九电磁阀的进水口均与A相连,所述单向阀甲的出水口和单向阀乙的出水口相连于B,所述B与回水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B与回水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八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B与回水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设有软水供应单元、除气单元和泵站,从而既能对二次管路补水又能对二次管路进水除气,防止气阻的产生,还可消除水泵气蚀,降低系统运行噪音。由于脱出水中的氧气,将降低的氧腐蚀,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由于二次管路的气体得到排除,因此换热器表面上不会附有气体气泡,提高了传热效率。2、软水供应单元设有软水器和水箱,使二次管路中补充的水得到软化,使二次管路不会因结垢而发生堵塞或流通不畅的现象。3、除气单元设有除气罐,除气罐内设有水位电极甲和水位电极乙,除气罐顶部设有第四电磁阀,二次管路的一部分水进入除气罐内,由于流速的降低以及压强的下降,气体逐渐析出并上升,使得除气罐内的液位下降。PLC控制器根据水位电极甲和水位电极乙的信号控制第四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除气罐的自动排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图;图中1、第一电磁阀;2、软水器;3、水箱进水管;4、水箱;5、水箱出水管;6、第三电磁阀;7、水位电极甲;8、除气罐;9、水位电极乙;10、排气管;11、第四电磁阀;12、过滤器;13、除气罐入水管;14、回水管;15、称重传感器;16、第二电磁阀;17、单向阀丙;18、除气罐出水管;19、第九电磁阀;20、水泵乙;21、第十电磁阀;22、单向阀乙;23、备用泵管路;24、第六电磁阀;25、水泵甲;26、第七电磁阀;27、单向阀甲;28、第八电磁阀;29、压力传感器;30、循环泵;31、第五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水流动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包括软水供应单元、除气单元和泵站,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和除气单元的进水口均与二次管路的回水管14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位于二次管路的循环泵30进水口一侧,所述除气单元的进水口位于泵站出水口上侧,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出水口、除气单元的出水口和泵站进水口相连接,连接的位置为A。本技术既能对二次管路进行补水又能对二次管路进行除气,防止气阻的产生,还可消除水泵气蚀,降低系统运行噪音。由于脱出水中的氧气,将降低的氧腐蚀,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由于二次管路的气体得到排除,因此换热器表面上不会附有气体气泡,提高了传热效率。所述软水供应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1、软水器2、矩形水箱4、第二电磁阀16和单向阀丙17,所述单向阀丙17的出水口与A相连。所述水箱4的进水口位于其上部左侧,该进水口左侧设有右端与其相连的水箱进水管3,所述水箱进水管3左端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和软水器2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水箱进水管3上。所述水箱4的出水口位于其下部右侧,该出水口右侧设有左端与其相连的水箱出水管5,所述水箱出水管5右端与A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16和单向阀丙17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水箱出水管5上。市政供水管网的水经过软水器2软化后存放在水箱4内,由泵站输入回水管14,为二次管路补水,对二次管路损失的水进行补充。软化后的水不会结垢,使二次管路不会因结垢而发生堵塞或流通不畅的现象。所述水箱4安装在设有称重传感器15的平台上。本技术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15、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16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15用于对水箱4内的水量进行检测,所述PLC控制器根据称重传感器15检测到的水量数据控制第一电磁阀1的开启和关闭,使水箱4的水量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水供应单元、除气单元和泵站,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和除气单元的进水口均与二次管路的回水管(14)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靠近二次管路的循环泵(30),所述除气单元的进水口远离该循环泵(30),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出水口、除气单元的出水口和泵站进水口相连于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水供应单元、除气单元和泵站,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和除气单元的进水口均与二次管路的回水管(14)相连,所述泵站的出水口靠近二次管路的循环泵(30),所述除气单元的进水口远离该循环泵(30),所述软水供应单元的出水口、除气单元的出水口和泵站进水口相连于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供应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1)、软水器(2)、水箱(4)、第二电磁阀(16)和单向阀丙(17),所述第一电磁阀(1)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所述单向阀丙(17)的出水口与A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站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电磁阀(31)、过滤器(12)、除气罐(8)、第三电磁阀(6)以及设置在除气罐(8)顶部的用于排气的第四电磁阀(11);所述第五电磁阀(31)的进水口与回水管(14)相连,所述过滤器(12)与除气罐(8)的连接位置位于除气罐(8)上部,所述第三电磁阀(6)与除气罐(8)的连接位置位于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胜张家行王金贺李卷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健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