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换热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11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换热站,包括2n台型号和功率相同的换热机组,每两台换热机组并联;所述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循环泵、除污器及补水装置,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接二次供水管道,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接一次供水管道,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接二次回水管道;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接一次回水管道;循环泵设置在二次回水管道上,除污器的出口接循环泵的入口,循环泵的出口接换热器二次侧入口,一次供水管道和二次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补水装置出水口接循环泵的入口;有利于设备采购及安装,减少采购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统一机组设备、阀门和管件,便于维护保养及设备管件替换;能根据用户用热率的多少调整模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换热站
本技术属于集中供热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换热站。
技术介绍
换热机组主要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目前换热机组的生产无统一国家标准可查,不同厂家的机组设备布置方式及阀门管件的安装等各不相同,造成设备型式多样性,不同机组设备、阀门管件等无法替代使用。同时,对于用热率较低的地区,供热前期单台机组的应用可能造成较大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换热站,主要用来解决换热机组设备、阀门管件统一,同时解决当地新入网小区用热率过低的现象,用户前期可以根据用热率大小安装适用机组模块,用热率提升到设定水平后并联安装另一台模块机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换热站,包括2n台型号和功率相同的换热机组,每两台换热机组并联;所述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循环泵、除污器及补水装置,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接二次供水管道,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接一次供水管道,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接二次回水管道;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接一次回水管道;循环泵设置在二次回水管道上,除污器的出口接循环泵的入口,循环泵的出口接换热器二次侧入口,两台换热机组的二次侧出口连接同一个二次供水管道,两台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连接同一个一次供水管道,一次供水管道和二次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补水装置出水口接循环泵的入口。所述换热机组的功率大于等于换热站设计功率的1/n,n为1、2、3或4。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以及补水泵,补水泵设置有两组,两组补水泵并联,补水装置的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补水泵的进水口连通补水箱,补水泵的出口接循环泵的入口。补水箱的有效容积满足0.5-1.0h的正常补水量。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单台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不大于150片,板片厚度不低于0.6mm。板式换热器的框架能力板片扩容数为≥20%,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额定面积的130%。循环泵总流量为二级网循环水量的105%-110%;循环泵采用采用变频调速式水泵。换热器一次侧关断阀门采用球阀或蝶阀,换热器二次侧管段阀门采用球阀或蝶阀;循环泵的出口和入口均设置蝶阀。采用地暖机组和/或暖气片机组。采用PLC控制器集中控制,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均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循环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换热机组模块化建设,有利于设备采购及安装,能减少采购周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能实现有效统一机组设备、阀门、管件标准,便于维护保养及设备管件替换;能根据用户用热率的多少调整模块使用,有利于能耗降低;模块化机组可灵活组装使用,部分模块可作为应急设备使用到急需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实施的换热机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实施的换热机组及控制方式示意图。图3为某工程实施的一期补水模块平面示意图。附图中,1-换热器,2-循环泵,3-除污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模块化机组的应用,主要用来解决供热机组设备、阀门管件统一的问题,同时解决当地新入网小区用热率过低的现象,前期根据用热率大小安装适用机组模块,用热率提升到设定水平后并联安装另一台模块机组。同时,前期使用超过15年以上的供热机组设备,继续更换,备用机组模块可以暂时作为应急使用。模块化机组方案,是将机组功率参数按规范编制成序列,对机组设备型式、尺寸大小以及安装要求等统一制定,新建换热站按两组同型号模块机组设计,前期先建设一组,用户用热率超过一组模块供热能力时,建设第二套模块机组。换热机组模块化建设,有利于设备采购及安装,能减少采购周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均有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非常有利于设备管理维护。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模块化换热站,包括2n台型号和功率相同的换热机组,每两台换热机组并联;所述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1、循环泵2、除污器3及补水装置,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接二次供水管道,换热器1的一次侧入口接一次供水管道,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接二次回水管道;换热器1的一次侧出口接一次回水管道;循环泵2设置在二次回水管道上,除污器3的出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循环泵2的出口接换热器二次侧入口,两台换热机组的二次侧出口连接同一个二次供水管道,两台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连接同一个一次供水管道,一次供水管道和二次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补水装置出水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所述换热机组的功率大于等于换热站设计功率的1/n,n为1、2、3或4机组模块化,首先设备参数要制定模块化序列,机组可以采用地暖机组和/或暖气片机组;换热器的所有介质出口和入口均设置有蝶阀和压力变送器。从换热器的二次供水出口的二次供水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蝶阀、流量计、压力和温度变送器以及球阀;进入换热器的一次供水管道沿着介质流向依次设置有球阀、温度和压力变送器、排污器、一次侧热量计以及蝶阀,排污器的出口处还设置压力变送器;接换热器出口的一次回水管道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电动阀、温度和压力变送器;电动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进入换热器2的二次回水管道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除污器和循环泵,除污器出口设置有两个旁路管道,第一旁路管道连通循环泵入口;除污器的入口处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球阀、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除污器的出口设置有蝶阀,所述蝶阀的出口连通循环泵入口,所述蝶阀出口还设置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安全阀;循环泵入口的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蝶阀和压力变送器;循环泵出口的管道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设置压力变送器、止回阀和蝶阀。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均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流量计和一次侧热量计均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换热机组设备建设原则:换热站内设备选用模块化机组,根据用户用热率情况,按两期选择机组模块,前期用热率低时安装一期,用热率提高后安装二期。换热站模块化机组包括换热器、管道阀门、安全阀、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以及补水装置。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符合GB/T16049中的规定;密封材质:一次水侧和二次水侧为三元乙丙橡胶,框架材质:Q235-A,环氧煤沥青漆或环氧富锌漆防腐,压紧板采用整体材料,框架能力板片扩容数为≥20%;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应为需求的130%,换热效率90%以上,传热系数K=3000-6000W/m2·℃;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压紧板、螺柱、法兰、接管、垫片等所用的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须具备材料质量证明书;单台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不大于150片;板换板片的材质要求不低于不锈钢304L,板片厚度:≥0.6mm;板式换热器应有打压试验合格证明;每台板式换热器必须有介质进、出口标记;每台板式换热器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MPa)、设计温度(℃)、换热器换热有效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2n台型号和功率相同的换热机组,每两台换热机组并联;所述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1)、循环泵(2)、除污器(3)及补水装置,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接二次供水管道,换热器(1)的一次侧入口接一次供水管道,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接二次回水管道;换热器(1)的一次侧出口接一次回水管道;循环泵(2)设置在二次回水管道上,除污器(3)的出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循环泵(2)的出口接换热器二次侧入口,两台换热机组的二次侧出口连接同一个二次供水管道,两台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连接同一个一次供水管道,一次供水管道和二次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补水装置出水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2n台型号和功率相同的换热机组,每两台换热机组并联;所述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1)、循环泵(2)、除污器(3)及补水装置,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接二次供水管道,换热器(1)的一次侧入口接一次供水管道,换热器二次侧入口接二次回水管道;换热器(1)的一次侧出口接一次回水管道;循环泵(2)设置在二次回水管道上,除污器(3)的出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循环泵(2)的出口接换热器二次侧入口,两台换热机组的二次侧出口连接同一个二次供水管道,两台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连接同一个一次供水管道,一次供水管道和二次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补水装置出水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组的功率大于等于换热站设计功率的1/n,n为1、2、3或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换热站,其特征在于,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4)以及补水泵(5),补水泵设置有两组,两组补水泵并联,补水装置的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补水泵(5)的进水口连通补水箱(4),补水泵(5)的出口接循环泵(2)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灵李树江梁作伟迟令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