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和一种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09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和一种车灯,所述车灯用光导组件包括光导和光导支架,基于所述光导的部分外壁与光导支架的大部分内壁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的光导组件进行优化,在既不影响光导安装强度的前提下,使光导式的位置灯效果连贯,也可以提高光导效率,减少或避免亮斑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和一种车灯
本技术涉及车灯
,尤其涉及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和一种车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光导通常通过光导卡扣与光导支架进行卡接,在卡接位置,光导卡扣与光导支架配合形成光导与支架的牢固连接。基于光导发光的特殊原理,只要在光导正圆的切面上存在伸出的结构,就会导致光线折射进而形成亮斑,尤其对于采用光导结合散射式内配的发光形式的位置灯,亮斑在散射内配的扩散下被放得更大,影响车灯的点灯效果。常规的光导卡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光导卡扣会存在2处暗区,按照每隔40mm分布一个卡扣计算,对于160mm的长眉毛光导(所谓眉毛光导可以指发光时形状又细又长、位于灯具上侧的光导),则至少产生8处暗区,从而非常影响整体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和一种车灯,能够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包括光导和光导支架,基于所述光导的部分外壁与光导支架的大部分内壁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光导支架的内壁呈凸字形凹槽结构,所述光导的外壁呈弧状,所述光导支架基于凸字形的内壁与光导的弧状外壁进行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在卡接的情况下,光导和光导支架相对位置的卡接处为贴合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在卡接的情况下,沿光导和光导支架贴合的过渡位置设置两处相对于光导对称的空隙。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灯,包括车灯壳体、散射内配系统和光导组件,所述光导组件包括光导和光导支架,基于所述光导的部分外壁与光导支架的大部分内壁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光导结合散射内配形成眉毛式位置灯,作为目前最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的位置灯进行实施的情况,由于位置灯狭长需要大量的卡扣进行卡接固定,从而产生大量的亮斑,会给整体的点灯效果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的光导组件进行优化,在既不影响光导安装强度的前提下,使光导式的位置灯效果连贯,也可以提高光导效率,减少或避免亮斑的产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导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光导组件的A-A截面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光导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光导组件的B-B截面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光导支架的剖面图;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光导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光导,11-外壁,2-光导支架,21-内壁,3-空隙,4-亮斑,5-卡扣,6-现有的光导支架,7-现有的光导。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先对现有技术的光导结构进行描述,请参考图1-图2。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光导7通常通过光导卡扣5与光导支架6进行卡接,在卡接位置,光导卡扣5与光导支架6配合形成光导7与支架6的牢固连接。基于光导发光的特殊原理,只要在光导正圆的切面上存在伸出的结构,就会导致光线折射进而形成亮斑4,尤其对于采用光导结合散射式内配的发光形式的位置灯,亮斑4在散射内配的扩散下被放得更大,影响车灯的点灯效果。接下来请参考图3-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该光导组件可以用于车辆的前灯或/和尾灯或/和其他位置的灯,尤其用于车辆的贯穿式尾灯。所谓贯穿式尾灯,其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由灯体、配光镜等连接后形成的密闭腔室的灯结构,从而能够满足尾灯的造型要求和多重功能模块的搭载需求。如图3-图6所示,所述光导组件包括光导1和光导支架2,基于所述光导1的部分外壁11与光导支架2的大部分内壁21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1和光导支架2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其中,所述光导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为了加强光导组件的卡接强度,使得光导1和光导支架2进行更稳固地卡接,基于多次实践,对光导1和光导支架2的形状进行了优化。所述光导支架2的内壁21呈凸字形凹槽结构,所述光导1的外壁11呈弧状,所述光导支架2基于凸字形的内壁21与光导1的弧状外壁11进行卡接。可选地,所述光导1和光导支架2在卡接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加强光导组件的卡接强度,光导1和光导支架2相对位置的卡接处为无缝贴合状态。可选地,所述光导1和光导支架2在卡接的情况下,为了既保证卡接强度,又能保证良好的发光效果,沿光导1和光导支架2贴合的过渡位置设置两处相对于光导对称的空隙3,所述空隙3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设置。基于本技术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还提供了一种车灯,所述车灯包括车灯壳体、散射内配系统和光导组件,所述光导组件包括光导和光导支架,基于所述光导的部分外壁与光导支架的大部分内壁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其中,所述散射内配系统可以包括一片或多片内配光镜,通过设置在车灯内诸如LED光源的附近而形成透光区域或/和不透光的散射区域,从而实现较强的立体发光感。所述车灯壳体、散射内配系统和光导组件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等可以采用或参考现有的适用于本技术的车灯结构来实现。可选地,所述车灯为贯穿式尾灯。可选地,所述光导支架的内壁呈凸字形凹槽结构,所述光导的外壁呈弧状,所述光导支架基于凸字形的内壁与光导的弧状外壁进行卡接。可选地,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在卡接的情况下,光导和光导支架相对位置的卡接处为贴合状态。可选地,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在卡接的情况下,沿光导和光导支架贴合的过渡位置设置两处相对于光导对称的空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车灯的结构的描述仅是示例,并不是对车灯所有部件的全部列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车灯还可以包括诸如光源部件(例如LED发光元件)、饰圈等其他组件。另外,图3到图6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合理预测说明书给出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都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的,也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对光导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避免了采用凸出的卡扣结构对光导和光导支架进行卡接而引起的亮斑,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包括光导和光导支架,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光导的部分外壁与光导支架的大部分内壁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其中,所述光导支架的内壁呈凸字形凹槽结构,所述光导的外壁呈弧状,所述光导支架基于凸字形的内壁与光导的弧状外壁进行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用光导组件,包括光导和光导支架,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光导的部分外壁与光导支架的大部分内壁在形状上的配合,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接结构;其中,所述光导支架的内壁呈凸字形凹槽结构,所述光导的外壁呈弧状,所述光导支架基于凸字形的内壁与光导的弧状外壁进行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用光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在卡接的情况下,光导和光导支架相对位置的卡接处为贴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用光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和光导支架在卡接的情况下,沿光导和光导支架贴合的过渡位置设置两处相对于光导对称的空隙。


4.一种车灯,包括车灯壳体、散射内配系统和光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韩晨光孙蕾潘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东光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