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09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LED灯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包括基板,红色LED发光管、蓝色LED发光管和绿色LED发光管,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且所有安装槽均按照环形路径等距排列,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红色LED发光管、蓝色LED发光管和绿色LED发光管的数量均为三十七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三种LED发光管按照红、蓝、绿的排列方式沿环形路径排列,使得相邻路径上的三色灯管配合统一,避免混光存在色偏,保证了混光的均匀性,同时用三个调节旋钮分别连接三种LED发光管的总线,分开调节其电流,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节所需的混光颜色,以及白色混光的色温,提高了灯板的功能性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混光LED灯板
本技术属于LED灯板
,具体涉及一种可混光LED灯板。
技术介绍
LED光源作为一种新光源,有着节能、环保、小尺寸、长寿命等显著特点,是近年来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
之一。日光是七色光,在光谱上是连续的,而单一LED发出的是单一波峰、谱宽在几十纳米范围的光,发光光谱是窄光谱。因此要形成照明白光,必须通过混光来合成,一般可以采用红、绿、蓝三色LED发出的光混合得白光LED。目前的LED混光灯板上的三基色LED发光管排列方式不能很好体现三基色发光管的配合效果,排列较为分散,外圈的发光管与相邻内圈的灯管之间的配合效果不统一,导致最终混合成的白光产生色偏,控制旋钮仅设置一个,发出的光始终为一种,不能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调节混光的颜色以及白光的色温,功能性及实用性较低,且LED发光管产生的热量聚集在灯板上,导致灯板温度越来越高,电路的安全性能较低,此外,发光管混光后,部分光被灯板吸收,导致发光管的原本亮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混光LED灯板,以解决现有的可混光LED灯板存在色偏,无法调节色温,灯板散热较差以及发光亮度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包括基板,红色LED发光管、蓝色LED发光管和绿色LED发光管,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且所有安装槽均按照环形路径等距排列,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红色LED发光管、蓝色LED发光管和绿色LED发光管的数量均为三十七个,且每个红色LED发光管,蓝色LED发光管和绿色LED发光管均嵌设于一个安装槽内,并按照红、蓝、绿的排列顺序依次排列,所有所述红色LED发光管均连接至红色总线上,所有蓝色LED发光管均连接至蓝色总线上,所有绿色LED发光管均连接至绿色总线上,所述基板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弧形的透气口,且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等距分布有三个透气口,所述基板的底部粘接有导热硅片。优选的,所述基板的顶部粘接有反光膜,且每个红色LED发光管、蓝色LED发光管和绿色LED发光管均穿过反光膜。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红光调节旋钮,且红光调节旋钮与红色总线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还设置有蓝光调节旋钮,且蓝光调节旋钮与蓝色总线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还设置有绿光调节旋钮,且绿光调节旋钮与绿色总线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三种LED发光管按照红、蓝、绿的排列方式沿环形路径排列,使得相邻路径上的三色灯管配合统一,避免混光存在色偏,保证了混光的均匀性,同时用三个调节旋钮分别连接三种LED发光管的总线,分开调节其电流,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节所需的混光颜色,以及白色混光的色温,提高了灯板的功能性及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在基板底部粘接导热硅片,并在基板上开设有弧形的透气口,从而提高了灯板的透气性和散热性,避免所有发光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基板上,导致基板温度越来越高,保障了电路的安全性能。(3)本技术通过在基板顶部粘接反光膜,能够将几乎所有发光管发出的光线反射出去,最大程度地避免发光管混光后亮度降低,保证了发光管的发光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中:基板-1、透气口-2、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绿色LED发光管-5、控制器-6、导热硅片-7、反光膜-8、红光调节旋钮-9、蓝光调节旋钮-10、绿光调节旋钮-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包括基板1,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基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且所有安装槽均按照环形路径等距排列,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的距离均相同,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的数量均为三十七个,且每个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均嵌设于一个安装槽内,并按照红、蓝、绿的排列顺序依次排列,使得相邻路径上的三色灯管配合统一,避免混光存在色偏,所有红色LED发光管3均连接至红色总线上,所有蓝色LED发光管4均连接至蓝色总线上,所有绿色LED发光管5均连接至绿色总线上,基板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进一步的,基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弧形的透气口2,且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等距分布有三个透气口2,基板1的底部粘接有导热硅片7,提高了灯板的透气性和散热性,避免所有发光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基板上,导致基板温度越来越高,保障了电路的安全性能。更进一步的,基板1的顶部粘接有反光膜8,且每个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均穿过反光膜8,能够将几乎所有发光管发出的光线反射出去,保证了发光管的发光性能。具体的,控制器6上设置有红光调节旋钮9,且红光调节旋钮9与红色总线连接,调节红光调节旋钮9可调节流经所有红色LED发光管3上的电流大小。值得说明的是,控制器6上还设置有蓝光调节旋钮10,且蓝光调节旋钮10与蓝色总线连接,调节蓝光调节旋钮10可调节流经所有蓝色LED发光管4上的电流大小。进一步的,控制器6上还设置有绿光调节旋钮11,且绿光调节旋钮11与绿色总线连接,调节绿光调节旋钮11可调节流经所有绿色LED发光管5上的电流大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技术时,工作人员首先给基板1通电,可根据需求调节三个调节旋钮,例如,当需要黄色混光时,旋拧红光调节旋钮9和绿光调节旋钮11,令红色LED发光管3和绿色LED发光管5通电,从而产生黄色混光,当需要白色光时,则同时旋拧三个调节旋钮,给三个发光管通电,即可形成白色混光,相邻环形路径上的三色灯管配合统一,避免混光存在色偏,保证了混光的均匀性;且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调节白光的色温,例如,需要暖白光时,调节红光调节旋钮9和绿光调节旋钮11增大流经红色LED发光管3和绿色LED发光管5的电流,调节蓝光调节旋钮10减小流经蓝色LED发光管4的电流,即可形成暖白光,当需要冷白光时,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方式调节,增大流经蓝色LED发光管4的电流,减小流经红色LED发光管3和绿色LED发光管5的电流即可,提高了灯板的功能性及实用性;在使用时,基板1底部粘接的导热硅片7和基板1上的弧形透气口2增加了灯板的透气性和散热性,避免所有发光管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包括基板(1)、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且所有安装槽均按照环形路径等距排列,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的数量均为三十七个,且每个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均嵌设于一个安装槽内,并按照红、蓝、绿的排列顺序依次排列,所有所述红色LED发光管(3)均连接至红色总线上,所有蓝色LED发光管(4)均连接至蓝色总线上,所有绿色LED发光管(5)均连接至绿色总线上,所述基板(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包括基板(1)、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且所有安装槽均按照环形路径等距排列,每相邻两个环形路径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的数量均为三十七个,且每个红色LED发光管(3),蓝色LED发光管(4)和绿色LED发光管(5)均嵌设于一个安装槽内,并按照红、蓝、绿的排列顺序依次排列,所有所述红色LED发光管(3)均连接至红色总线上,所有蓝色LED发光管(4)均连接至蓝色总线上,所有绿色LED发光管(5)均连接至绿色总线上,所述基板(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混光LED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若干个弧形的透气口(2),且每相邻两个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龙黄信波邵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特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