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74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此装置包括有一连接接口、一处理单元、总线控制器与存储器,并于其中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上设置总线控制器连接多个主机设备,而该连接接口可连接多个外围设备(如随身盘、外接式储存装置等),借其中处理单元与存储器的数据交换处理使所连接的主机设备相互连结传输数据,并可存取该多个外围设备,以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向传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存储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使所连接的主机设备相互连结传输数据,并存取外围设备,实现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愈来愈复杂的现在,已用的软盘(floppy disk)已经不够一般文件的存取使用,再加上容易毁损造成数据遗失的问题,计算机设备商即寻找最新的可携式又可重复读写的技术,这样可携式又要有大容量的装置,更必须搭配一个方便且普遍实施的传输协议与接口。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USP6148354所述的闪存(flash memory)装置10就因应而生,此闪存装置10借助一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端11连接计算机主机的USB接口,装置内设置有连接至USB连接端11的连接接口13,再连接一存储器控制器15与负责储存数据的闪存区块17。其中连接接口13为符合通用串行总线定义的传输协议的接口,还包含有转译电子信号的逻辑接口(logic interface)131与传送USB功能指令的功能接口(function interface)133;而存储器控制器15中有接收逻辑信号的数据提取器(application packetextractor)151、接收功能指令的指令编译器(application command interpreter)153与其它如数据地址解析、数据处理与存储器驱动的功能。而已用技术图2中国台湾专利564349号所示为外接装置与计算机系统20连接示意图,其中计算机系统20上设置有多个如USB等规格的外接端口201,此计算机系统20借其上的第一连接端203连接至第一外接装置21,此第一外接装置21可为如USB随身盘的存储器装置或可为USB硬盘等外接储存装置。图2所示的第一外接装置21借一传输接口控制装置211与驱动电路215连接于存储器装置219即核心模块217,其中传输接口控制装置211中有一桥接电路212,借以连接计算机系统20中传输接口的格式(如USB)转为第一外接装置21传输接口的格式(如ATA);而驱动电路215接受一些信号指令、数据来控制核心模块217的操作与控制其中存储器装置219的存取动作。此外,计算机系统20的外接端口201亦可借第二连接端205连接其它多个外接装置,如图标的第二外接装置22。再请参阅图3所示的美国专利5602987号闪存与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存储器系统(Flash EEPROM System)装置示意图,图中所示为一计算机系统,其中包括一微处理器231,并借系统总线233连接一系统最主要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235,再连接如键盘、鼠标、屏幕等输出入装置237端,另外计算机系统再借系统总线233连接存取装置,如磁盘或随身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239,此非易失性存储器239,可为一闪存,由一控制器239a与由EEPROM芯片等存储器阵列239b组成,其中数据信号传递与连结即由控制器239a与计算机系统沟通。但上述已用技术的存储装置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为单独存取数据的装置,只能作为数据存入与读取的功能,若作为两部计算机的数据交换,必须由一部计算机先将数据存入该存储装置(可为USB接口的装置),再移至另一部计算机做读取的动作。本专利技术鉴于已用借USB存储装置交换数据动作复杂的缺陷,在不增加硬件设备与成本的条件下,设计一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来达到简化计算机间传递数据程序与共享外接设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所连接一存储器装置的主机设备可相互连结传输数据,并共享与存取外围设备等多向传输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使多个主机设备相互连结与存取外围设备,该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总线控制器以连接多个主机设备;一连接接口连接一或多个外围设备;一寄存器连接该总线控制器与该连接接口,为一交换数据的存储器;一处理单元;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为该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固件;及连接总线控制器、寄存器、连接接口、处理单元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系统总线控制器。附图说明图1为已用技术的闪存装置示意图;图2为已用技术的外接装置与计算机系统连接示意图;图3为已用技术的闪存与电可编程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闪存装置 11USB连接端13连接接口 131逻辑接口133功能接口 15存储器控制器151数据提取器153指令编译器17闪存区块 20计算机系统21第一外接装置 22第二外接装置201外接端口 203第一连接端211传输接口控制装置 212桥接电路205第二连接端215驱动电路217核心模块 219存储器装置231微处理器 233系统总线235随机存取存储器237输出入装置239非易失性存储器239a控制器239b存储器阵列 30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1第一主机 32第二主机33外围设备 301连接端子302连接接口 303第一总线控制器304第二总线控制器305寄存器306系统总线控制器307存储器309处理单元 331第一外接装置332第二外接装置 333第三外接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借一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使所连接的一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的主机设备可相互连结传输数据,达到共享与存取外围设备等多向传输的功能。请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连接示意图,其中本专利技术主体为USB接口的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此为一非易失性(non-volatile)的存储器或一储存介质装置,设置有连接如第一主机31与第二主机32等一或多个计算机主机的连接端子301,此连接方式以通用串行总线(USB)的传输方式实施。此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另设置USB连接接口302,借以连接一或多个外围设备33,其连接方式亦为通用串行总线实施。本专利技术借图4所示的装置实现第一主机31与第二主机32等多个主机设备借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达到相互连接并传输数据的目的,且此多个主机设备亦能共享该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的存储数据,而第一主机31与第二主机32亦可单纯经此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做数据交换,不需由第一主机31存入此存储装置再由第二主机32读出,反之亦然,或更进一步借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连接存取外围设备33。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的各部分连接与结构请参阅图5。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为一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可使多个主机设备(如第一主机31与第二主机32)相互连结,并共享该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的存储空间,或两主机可直接数据交换,更可借以存取所连接的外围设备33,此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各部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个总线控制器(如第一总线控制器303、第二总线控制器304等)、一连接接口302、一寄存器305、一处理单元309、一存储器307与连接各组件的系统总线控制器306。本专利技术的主体为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此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30于本实施例为一USB接口的存取装置,借至少一个总线控制器通过一连接端子301连接多个主机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向传输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一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为一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一连接端子,设置于该数据链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上,借该连接端子连接一或多个主机设备;以及一连接接口,设置于该数据链 路与存储器存取控制器上,借该连接接口连接一或多个可携式的外围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怀忠李嘉珊吴富政
申请(专利权)人:迅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