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73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混凝土输送管对接的端管,端管上设有阀门机构,端管上方设有用于与输送管连接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内侧通过支杆设有第一夹紧块,支杆对侧的环形架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夹紧块对称设置且能够靠近所述第一夹紧块移动的第二夹紧块,所述夹紧机构通过挂架与端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可通过夹紧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输送管端口,使混凝土端口处构成一可控制的阀门,不仅可以快速截断混凝土输出,以便移动输送管位置,且装置自身结构为输送管的端部提供可握持部分,便于输送管前端的把控扶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
本技术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混凝土泵车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前端延伸至浇筑位置上方,建筑施工人员手扶输送管以对混凝土浇筑位置进行调整。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前端直径较大,不便于扶持,通常需要依靠建筑施工人员搂抱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且控制操作过程极为消耗体力。而且对于现场混凝土浇筑,人们关注的都是混凝土的含砂率,塌落度,振捣程度等但对于如何减少混凝土漏浆率,提高浇筑效率等重视不足。尤其在钢结构施工中,不同立柱位置之间的距离较大,输送管在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时,需要将泵车的阀门关闭,但是因为输送管的长度较大,关闭阀门后仍然有大量留存于输送管中的混凝土自端口流出,此部分流出的混凝土不仅会在输送管移动位置时污染建筑环境,且造成了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操作便捷,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包括与混凝土输送管对接的端管,端管上设有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端管上方设有用于与输送管连接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内侧通过支杆设有第一夹紧块,支杆对侧的环形架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夹紧块对称设置且能够靠近所述第一夹紧块移动的第二夹紧块,所述夹紧机构通过挂架与端管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包括与混凝土输送管对接的端管,端管上设有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端管上方设有用于与输送管连接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内侧通过支杆设有第一夹紧块,支杆对侧的环形架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夹紧块对称设置且能够靠近所述第一夹紧块移动的第二夹紧块,所述夹紧机构通过挂架与端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挂装组件,所述挂装组件包括横杆、套管、吊杆、竖向螺杆,所述横杆一端与端管相连,横杆上套装套管,套管与吊杆的底部相连,所述吊杆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竖向螺杆下端设置在通孔中,所述竖向螺杆的下端设有凸缘部,所述竖向螺杆的上部通过螺纹配装在所述环形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车浇筑用出口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下端固定有轴线与所述横杆轴线垂直的钩杆,所述套管上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通孔,所述吊耳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钩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方郎永岩马乾天王留河闫文龙王佳伟王惠包振玲达世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